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2012-10-20天津市港口医院300456周广杰
天津市港口医院(300456)周广杰
绝经后子宫出血(PMB)是指绝经一年后出现的子宫出血[1]。它已成为妇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但其病因复杂[2]。绝经后阴道流血是老年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一个危险信号。据报道,20%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由恶性病变引起[3],以往可以通过B超及分段诊刮协助诊断,但刮宫属于盲刮,无法准确地判断宫腔内病变位置、大小及程度,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阳性率较高,成为PMB常用检查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96例PMB患者的资料分析,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96例,年龄48~73岁,平均53.54岁。绝经年限1~25年,平均5.54年。绝经均为自然绝经。在96例患者中,有79例为不规则阴道少量出血,8例为阴道少量出血伴排液,9例出血似月经量。以上病例均排除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并除外宫内节育器、老年性阴道炎及宫颈疾病造成的出血。术前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0.2~1.7cm。
1.2方法 术前73例均行静脉麻醉下进行,23例因进食或恐惧未行麻醉,对于宫颈组织坚硬者,术前给予阴道后穹窿填塞米索前列醇400μg,用以软化宫颈,采用WOLF直径6mm的硬管型宫腔镜,选用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作为膨宫介质。膨宫压力为80~95mmHg,流速250mL/min;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双合诊确定子宫位置及大小。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探查宫腔深度,扩宫器扩张宫口至6.5号。直视下缓慢从宫颈外口依次观察宫颈管、子宫前后壁、宫底、宫角及双侧输卵管开口、子宫内膜情况。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对可疑病变部位定位取活检,如子宫内膜较薄,未刮出组织者,行宫腔涂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给予缩宫素10U宫颈注射,用以促进子宫收缩。
1.3宫腔镜诊断标准 以夏恩兰提出的镜下各种病变特征为标准[4],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镜下诊断有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
2 结果
2.1宫腔镜检查结果 依据96例宫腔镜检查结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癌。宫腔内病变阳性检出率为96.87%,见附表1。
2.2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比较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87例(90.62%),子宫恶性肿瘤6例(6.25%),其中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炎26例,经病理证实23例,其余3例中,有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1例为子宫内膜癌。在子宫内膜息肉2例和子宫内膜增生1例中,取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癌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阳性预测值为96.55%(84/87),子宫恶性肿瘤阳性预测值为83.33%(5/6)。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84例(87.5%),子宫恶性肿瘤9例(9.37%)。以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标准,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0.04%,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见附表2。
附表1 9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结果
附表2 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3 结论
宫腔镜检查术是明确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的最可靠的方法,之前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常规检查通常是行诊断性刮宫。据报道,诊断性刮宫的假阴性率为2%~3%[5],因此,诊断性刮宫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且对微小病灶及宫角处的病变极易发生遗漏。相反,宫腔镜却能直观、清晰全面地观察整个宫腔,可直视宫腔形态、有无占位、赘生物的大小、形态,了解子宫内膜厚度、色泽、血管情况,特别是在诊断形态学上有特征性表现的疾病,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均可有效地弥补诊断性刮宫的不足。
宫腔镜检查术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本文宫腔镜检查术和病理学符合率高达90.04%。因此,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能使诊断更加完善和准确。
综上所述,宫腔镜检查在形态学诊断上有较大优势,具有直观性、全面性及准确性,结合病理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因此,宫腔镜检查可作为门诊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