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的二重奏

2012-10-20王翠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12年5期
关键词:降压药血压食物

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且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强的危害性。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增加2倍,同样糖尿病也可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增高2倍。凡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其危险分层均在“高危”之上。

糖尿病高血压

严格上说,糖尿病高血压不是一个疾病的名字,它指的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为了称呼方便,我们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简称为糖尿病高血压。

因为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经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两种疾病无论是病因、互相影响还是危害上都存在共通性,因此常常合并发作,形成糖尿病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的情况对身体损伤非常大。如糖尿病经常伴随眼底神经病变、动脉硬化及心脑肾的损害,而高血压也和这些病变关系密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损伤及硬化的几率是单纯高血压患者的两倍,心血管病变又是引发心肌梗塞及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由于二者都和血脂高、生活习惯不良、缺乏运动有关系,因此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还是单纯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甚至健康人群,都要注意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可从根本上改善和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一定要控制血压,即使血压仅下降很少,都能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危险的二重奏

危害高血压患者健康的一大因素就是动脉硬化。随着动脉硬化的恶化发展,血管壁逐渐丧失其自然的弹性,动脉血管内径明显减小。而这两个变化又会导致人体自身血压调节失衡及人体器官供血不足。如果出现血管梗塞,比如因骤然血压升高引起血液凝结产生血块,则会因持续缺氧导致对人体器官的损害,心肌梗塞及脑梗塞就是这种情况。而长期的供血不足也会损害人体器官。

肾脏也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受损靶器官。在糖尿病患者中,约三分之一的人可能会出现肾脏并发症,且常常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身上,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的首位原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眼底、肾脏、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又远远高于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且并发症的程度也严重得多。

总之,高血压伴糖尿病具有复杂的,多因素构成的病理生理变化,大血管与微血管均累及将会加速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其发展,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积极干预和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及死亡率,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治疗糖尿病高血压

降压 药的使用原则

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除考虑降压药的疗效、副作用、对代谢的影响等因素外,还要重点关注所用的降压药是否对糖尿病患者心、脑、肾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已将其作为降压药选择的首要原则。

2.目前主张当单一小剂量降压药效果不好时,应及早联合用药,但不主张超常规加量。

3.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以保证24小时内血压平稳并防止出现夜间低血压及清晨时的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脏病复发,猝死或脑卒中。

4.血压控制应达标,同时要兼顾对心、脑、肾等器官的保护作用。

降压 药物的联合应用

在临床上有时单一降压药常常难以将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因此联合采用降压药治疗已成为必然的选择。联合用药方案应充分利用各类降压药的优势,例如要考虑降压效果以及对心、脑、肾的保护作用等。

近年许多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均已表明,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及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可作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一线用药。因为该类降压药除降压作用外,对心、脑、肾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上述两种降压药可以联用,也可与/或分别与CCB(钙通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联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联用方案。

预防和康复

预防原则

1.保持经常性的适量的体育活动,保持理想体重及合理的生活起居习惯。

2.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精神刺激等不良情绪会造成血压的升高,使病情反复,不易控制。

3.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进行饮食控制,当合并有高血压时要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小于6克,肥胖及超重的患者要限制热量的摄入和戒烟戒酒。

饮食原则

1.热量摄入与消耗平衡。制订每天应摄取的总热量,科学计算,使摄入和消耗的热量达到平衡。

2.忌食糖果。这类患者应忌食蔗糖、葡萄糖、蜜糖及其制品。少食淀粉含量过高的蔬菜如土豆、白薯和山药等。

3.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少吃蛋黄、动物的皮和肝脏等高胆固醇食物。

4.选择优质蛋白。首先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血尿素氮升高者更需注意;其次,蛋白的来源应以牛奶、瘦肉、鸡蛋、海产品等优质的动物蛋白为主。

5.多食富含纤维食物。多吃纤维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食物纤维不被小肠消化吸收,但能带来饱食感,有助于减食,并能延缓糖和脂肪的吸收。可溶性食物纤维(谷物、麦片、豆类中含量较多)能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6.选择低糖水果。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能造成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过量丢失,因此需要补充新鲜的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如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通常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1小时食用,也可选在饥饿时或体力活动之后。为了避免餐后血糖增高,一般不建议正餐前后吃水果。

7.少吃葵花子、花生。很多女性喜欢吃瓜子、花生等零食,这类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碳水化合物,且脂肪含量高。

8.少食多餐。每顿少吃,多吃几顿,总量不变。这样的方法,可保证在餐后血糖不会升得太高。

9.注意晚餐时间。如果晚餐吃得太晚,饭后又缺乏适量的活动,那么食物中的热量来不及消耗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因此,最好把晚饭时间安排在下午6:30~7:30之间,这样就有时间在晚饭后进行适量的运动。

10.严格限盐。普通人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则最高不应超过3克。

猜你喜欢

降压药血压食物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稳住血压过好冬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