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望:终结糖尿病并发症
2012-10-20ERIKAGEBEL,易罗英
糖尿病并发症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不安或恐慌,其实大可不必。糖尿病并发症虽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的方法来战胜它们。
心血管并发症
现代医学强调:防病永远胜过治病。美国心脏病学会副会长、心脏病学家John Harold博士表示:“糖尿病人要想健康长寿,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最佳选择。加强对糖尿病人的心血管并发症预防,会让他们的结果好得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人只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胆固醇达标,并且不抽烟,就能够有效地从根本上杜绝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临床医生正在建立一套早期发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方法,一旦心血管疾病被早期发现,及时地进行干预也能有效防止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一些新方法,能够检查出还未成型的动脉粥样硬化。” Harold博士介绍说。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是由胆固醇、脂肪以及某些细胞碎片沉积而成的黄色物质,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常导致血栓形成、相应器官的供血障碍等,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发病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就发现它,并进行医学干预,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以来,心脏病发作后的心肌细胞恢复都是一个医学难题,而现在,干细胞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去年11月份发表于《柳叶刀》的一篇研究论文称,从心衰患者心脏组织中采集干细胞,在实验室环境中加以培育,然后再把它们注入到患者心脏中,可使患者心功能恢复约10%,这一研究成果相当令人瞩目。
关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另一大进展是在外科手术方面,研究的目标是使手术创伤尽可能地小。例如,现在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已经可以不用开胸手术,医生可通过腹股沟上的一个小切口将瓣膜放置到心脏中去。手术伤口尽可能的小和少,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本身就容易发生术后感染。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众多研究都表明,控制血糖和血压即可保护糖尿病人,使其免于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未获良好控制的糖尿病,可导致视网膜病变,这种并发症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患者警觉,但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出现视网膜的增殖性病变、黄斑水肿,从而使视觉丧失。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进行眼科检查,以防范这一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视网膜的增殖性病变呢?这是由于高血糖对视网膜产生损害之后,视网膜本身的自我修复过度造成的。“糖尿病人的视网膜毛细血管会出现部分阻塞,机体自我修复功能启动,形成更多的新生血管。”眼科学博士Stephen Schwartz如此解释道。这一过程不加抑制,则会对视力造成伤害,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新生血管比正常血管脆弱,很容易引起眼底出血,另一方面,黄斑部位的血管可能会有渗出,从而引起水肿,这些病变都会影响视力。
目前,公认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叫做光凝固法,就是用激光烧灼眼底的血管,减少其出血或渗出的机会。光凝固法可使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从16%降低到6%,使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从20%降到8%,从而使患者失明的风险大为降低。学者们一方面在继续努力提高光凝固法的疗效,另一方面也在试图开发保护视功能的药物。
这些药物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能够抑制人体内一种叫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质,从而抑制眼底血管的异常增生,这类药物可以统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目前的研究表明,它们可以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丧失,但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它们的疗效暂时还不如光凝固法那么稳定,学者们也正在致力于开发一些疗效更确切的药物。
类固醇激素药物注射曾被认为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眼病,但由于可能引起青光眼和白内障,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对其叫停。此外,尚有可植入眼球的缓释药物型装置正在研发中。随着科学家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认识的逐步深入,将会有更多的新型药物被研发出来以造福患者,其中会包括一些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的口服药。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人若想保障肾脏功能正常,就必须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达标,这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原则是一样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很高,大约20%~40%的糖尿病人可能会患上此病,它是导致尿毒症的最主要因素。一旦发展为尿毒症,患者就需要进行肾移植或者终身透析治疗,这是非常棘手的。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尿病人每年都要进行肾功能检查。假如发现肾脏有问题,则需要进行特殊的饮食和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需注意:蛋白质少而精(优质低蛋白)、低盐、少脂肪(主要采用植物油)、戒烟、戒酒等等。常用的药物当中包括两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s)。据肾病专家William Keane博士介绍,这两种药都能延缓肾病进程,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Keane博士指出,基因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可能是今后糖尿病领域的新热点。他表示,目前的研究表明,人体某些基因能“预言”患者可能对哪些药物更敏感,基因还会告诉我们,哪些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肾病。一旦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那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将会起到革命性的意义。
在对抗糖尿病肾病的口服药方面,目前有两种新药被业界普遍看好(盐酸吡多胺和 bardoxolone methyl,后者暂无中文译名),它们都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被认为可用于对抗糖尿病肾病。这两种药物现在都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相信不出意外的话,不久之后就将上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获批准后即可上市。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引起多种常见病症,如足部疼痛刺麻、胃或膀胱排空延迟等等。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现在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抗抑郁药(度洛西汀等)、抗焦虑药(加巴喷丁)和抗癫痫药(普瑞巴林)等。不过,对于已经遭受损坏的神经,要想完全修复它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正如东弗吉尼亚医学院教授Aaron Vinik所言:“这些药之所以能缓解神经疼痛,是因为它们影响了大脑对疼痛信号的反应,而不是修复了受损伤的神经。”
不过,研究者们正在积极寻求一些能对受损神经有修复作用的药物。Vinik教授表示:“有研究表明,一种叫托吡酯(商品名为妥泰)的抗癫痫药可使皮肤中的神经再生。”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托吡酯使2型糖尿病患者腿部和手臂的神经变得更长更粗。
此外,实验室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技术可使实验动物的神经组织再生。另外有些研究者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是由于体内缺乏某些神经生长因子,因此,他们提出新的治疗思路,那就是补充这些人体所缺失的神经生长因子。其中一种有代表性的神经生长因子恰好是对糖尿病眼病不利的,那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这就让学者们感到很棘手,Vinik教授说:“由于任何一种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我们都要求它对于患者整体有益,而不是只针对某些器官组织有益而对另一些器官组织有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情况确实让人头疼,但我相信随着我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这样的问题终会有解决的那一天。”
小贴士:
轻轻松松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或下肢组织破坏、溃疡,严重者截肢甚至死亡的一种病变。糖尿病足在世界范围内的防治现状不容乐观,以医疗水平较高的美国为例,大约3%的糖尿病人患有此病,50%非外伤性的截肢是由糖尿病足所致。
糖尿病足的预防除了控制血糖之外,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每天注意以下生活细节,将会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每天查看双脚是否有破损、水泡、溃疡等情况,对于自己观察不到的位置,必要时可以用镜子或请家人帮忙查看;
>每天用温度适宜的清水洗脚,并彻底地擦干;
>如果平时足底过于干燥,可以适当涂抹润滑剂(注意不要涂在脚趾间);
>养成穿袜子的习惯;
>穿合脚、柔软舒适的鞋子;
>定期(如每周)修剪脚趾甲。正确的修剪方法是将趾甲剪平,然后用指甲刀上的挫将趾甲两边挫钝,以免脂甲两边的尖锐突起将脚部划伤;
>千万不要过度修剪趾甲两侧,因为这时趾甲和侧面的甲皱(也就是趾甲旁边的侧肉)会产生空隙,趾甲的母细胞侦测到这种讯息,下次趾甲会往侧边生长多一点,而形成嵌甲症,容易导致皮肤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