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对策

2012-10-19贾润红刘旭光闫茂华

关键词:食品卫生导向实训

贾润红,刘旭光,闫茂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连云港222006)

以就业为导向的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对策

贾润红,刘旭光,闫茂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连云港222006)

营养专业虽然越来越热门,但实际就业情况却并不理想。笔者分析了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构建灵活实用的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实训环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大师资力量等对策。经过实际应用,本方案是科学、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已不只停留在温饱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饮食的营养、食品的安全等问题,我校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也越来越受关注。高职院校办学的最终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精、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但从营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社会对营养专业的旺盛需求,一方面却是大量的营养专业毕业生难以从事本行业的工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

一、目前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全国高职院校营养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并走访了几家营养行业的用人单位做了问卷调查。经研究探讨后发现,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尚存在重要问题,即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而导致这一偏差存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具体问题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学校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由于缺乏营养相关行业的参与,技术进步、市场变化和行业需求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到学校教育中来,导致课程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学生职业素养较低,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目前,培养的毕业生只知道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极少,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手段上没有充分考虑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导致教学脱离实际。培养出的学生职业性不强,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部分课程虽设置了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但课时有限,而且学校走出去的机会较少,与营养行业联系也很少。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弱,对于学生就业、实习形成一定障碍。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目前的现状:营养行业缺乏营养专业的人才,而我们培养出来的营养专业毕业生又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这一矛盾的存在,更证明了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二、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国务院先后三次召开或批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02年和2005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1]。

“就业导向”意指高职学校为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及时就业,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要进行教育模式设置[2]。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3]。而目前,营养专业沿袭了普通高校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建立高职院校自身的专业设置特色,也就是没有建构起有效的基于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就业为导向来研究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问题,有利于积极探索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开发、设置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课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校企合作,从而使得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来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能提高该专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我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为进一步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培养出充分满足服务社会,服务经济需要的人才,注重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重点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就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对策:

(一)对全国各营养相关行业用人需求与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医疗卫生机构营养科、防保科,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俱乐部、美容院、社区、养老院、各类餐饮业等行业,要建立真正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本校学生、相关教师、企事业(用人单位)采用调查、谈话、问卷等形式,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现状作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开展《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教育情况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评价调查问卷》、《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就业观的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等活动,收集第一手材料;举办学生、学生家长和相关用人单位的座谈会,充分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情况、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性。

(二)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

1.逐步形成以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融合现代营养健康服务业的专业体系,专业建设围绕“专业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三方面进行。

2.立足本校实际,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系列课程。从单一学科素养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从单纯实习实训到与全面素养培养相融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多维度、全方位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构建就业导向型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即课程内容为学生进入未来就业市场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态度结构等,以使学生能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同时,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选择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注意各类课程(如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认证课、实践实训课、就业接口课等)相互协调、互补,并渗透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人格发展见图1。

图1 :就业导向型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学生校内外实训环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为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技术、技能提供保障。

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定位在:

1.构建符合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训大纲和实训教学体系,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才能在实习与就业是彰显专科生的优势。

2.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项目。鼓励学生以个体和团队形式参与学生、教师的实践创新项目、科研项目等,强化实践教学与实际项目的结合。通过此类活动,加强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的主动性,重视对学生个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要强调合作精神,通过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在教学中解决问题。

3.校内实践基地应加大营养配餐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努力抓好内涵发展,促进专业建设上规格、上层次。营养专业学生就业面向各个行业,但最终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营养配餐,建立营养配餐实训室,为全校师生进行不同人群的营养配餐,并且与校内食堂建立实践基地,对全校师生的饮食进行营养干预,是学生技能展示、实践能力锻炼的良好机会与平台。

4.建立营养专业网站和论坛,占领信息发布平台。建立《营养与健康》校内报刊,锻炼学生营养宣教的能力的同时,增加全校师生营养观念与健康知识。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更广阔的天地。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在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敬业精神等方面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建立医院营养科、健康管理中心、美容美体行业、机关学校食堂、营养学会、食品企业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保证学生前两年能够有工学交替的见习实习岗位,第三年有顶岗实习的合适岗位,而且这些实践基地最好能吸纳部分学生就业,使实习实践基地能够更好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以使学生尽早了解行业状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进而提高整体就业竞争实力,帮助学生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实训课程体系具体见图2。

图2 :以就业为导向营养专业实训课程体系

(四)改变陈旧的“狭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导向并不是“单纯狭隘的就业”,而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改变学生只想学点营养知识、混张文凭的思想。在校学习期间,培养学生寻求自身发展的能力,学会规划自己未来,组织营养社团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特殊人群等,让学生自己组织专业活动,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培养好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成功就业。

(五)打造实践强硬的师资队伍

营养专业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师资队伍的建设很关键。

1.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于高职高专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需要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领先、专业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定位为具有一批实践能力强、理论修养高的教师队伍上,强调教师应当既是专业教师又是职业营养师,不但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也是实践技能传授的能工巧匠,努力使“双师”型教师成为专业教师队伍的主体。

2.加大实训指导教师培训的力度,健全保障机制,建设一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高职教师队伍。可以采用 “置换培训”的方法,将校内专任教师与用人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置换培训,既培训了校内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学习到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操作技术,达到双赢的目的。

营养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面向企业、面向食品行业、面向大众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更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开展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营养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有必要性,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未来的高职院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工作。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No.2011278;2011年校重点教改项目 《以就业为导向,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1]宋春婷.关于就业导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前沿,2010,(7):252-253.

[2]金崇华.坚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71-72.

[3]李林会,李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5):83-84.

[4]朱晓慧,于润伟.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08,(3):80-81.

猜你喜欢

食品卫生导向实训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食品卫生档案科学管理方法分析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年某市铁路辖区动车配餐食品卫生安全现状
刍议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机制建立措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