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社区民众
——记辽宁省『学郭明义先进集体』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党支部
2012-10-18白华鲜
文/本刊记者 白华鲜
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社区民众
——记辽宁省『学郭明义先进集体』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党支部
文/本刊记者 白华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这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物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其他相关方面一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运而生 建宜居城区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成立于1996年,下设两个物业公司,管理住宅小区110个,占开原市物业管理面积的80%,同时,担负着全市98万平方米弃管楼院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房产物业管理处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开原市的城市环境和开原市民的安居生活。
成立物业公司之前,房产物业管理处员工大都是以前负责公房管理和维修的工作人员,房改后,他们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员工队伍很不稳定,有的员工甚至出现在上访的队伍中。而开原市旧有小区大都处于弃管状态,新建小区也常常发生开发商在物业管理上没有诚信的现象。为了让开原市民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城市建设更加亮丽,开原市委、市政府面对新的形势,于1996年及时成立了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当时该处只负责4个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为了服务全市物业管理发展的大局,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积极实施弃管楼院改造这项全市重点民生工程,拆除违章建筑,更新改造楼院的基础配套设施设备,解决了有些楼房没有供暖的问题,使房屋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弃管楼的业主们送来了“改善人居环境心系百姓、实施民心工程执政为民”的锦旗表达感谢之情。随着弃管楼改造工程的进展,该处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开原市的物业管理逐渐走上了正轨,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笃行诚信 用行动创造感动
多年来,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党支部一班人以“业主满意为第一宗旨”,将“用行动创造感动”作为物业服务的理念,全心全意服务小区业主。他们的管理和服务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和广大小区业主的认可。2010年,获得辽宁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经营创新贡献奖”,2011年,被辽宁省房地产行业协会授予“行业突出贡献奖”,连续多年被铁岭市住建委(房产局)评为物业管理优胜单位。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实行公开承诺服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他们在物业小区和弃管楼内,采取拆硬补绿,见缝插针的方式,栽植乔灌木3.2万余棵,改造草坪3万余平方米,种植和购进花卉3.4万余株,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极大地美化了环境,使业主充分体会到了“家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居住品位。
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使管理和服务上一个新台阶,该党支部把工作的起点放到虚心学习上,组织物业管理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详细了解先进地区物业管理的成功做法,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他们将物业处的4个物业公司合并组建成2个公司,细化各部门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新型物业管理模式。公司运营成本明显降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每天客服助理都把小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上来,然后派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他们制作了公示牌,详细公示各种费用的收费标准,实行透明化管理。每个管理人员都掌握物业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收费标准。他们积极引导业主参与小区管理,按照物业管理的要求,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成立业主委员会,上门征求业主的意见并征集他们的签字。制作发放房产物业服务卡3000张,标明供水、供电、供热等与业主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部门联系方式。加强秩序维护工作,物业小区配备了专职守卫人员,实行全天候守卫,在小区内安装监控系统,配备秩序维护人员履行巡检的职责,确保安全巡视无死角,为小区业主享受安宁、祥和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倾情服务 任重道远
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党支部一班人把丰富小区文化生活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举办太极拳培训班,成立老年秧歌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举办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业主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物业服务的亲和力,拓宽了加强与业主联系的渠道,在与业主的交流中,找出服务的盲点和弱点。
为了适应新型物业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员工素质,他们积极开展管理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制定实施《物业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办法》,细化量化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形成了物业处、物业公司检查和小区业主电话、网上投诉监督的“二检查、一监督”长效机制,有效提高了管理服务标准。
开原市房产物业管理处党支部多年来的工作成果,让人们看到了物业管理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清污、美化环境、治安管理,物业管理虽然是对物的管理,更要体现出人性化的内涵。物业管理服务越深入,功能越强,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就会越充分显现。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一样,在建设和谐社会,营造安居环境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