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三农”现实依据及路径*

2012-10-16高素玲宁永红杨冬梅马丽萍孙芳芳

关键词:三农农民科技

高素玲,宁永红,杨冬梅,马丽萍,孙芳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a.财务处,b.职教研究所,河北 秦皇岛066004)

高等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办学定位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如今,高校办学定位在承担教学、科研两大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其社会服务职能。如果地方高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可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会加速和提升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寻找地方高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形成有效对接机制达到双方共赢、互动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科技的支撑

(一)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最有影响的主要有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知识决定论等[1]。以河北省为例,总土地面积187 693km2,其中,山地占了37.4%,平原占30.49%,剩下的就是丘陵、洼地、高原,耕地面积5 901.4千hm2,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56万kW,自然资源的有限供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应改变依托土地和劳动力这两种原始性的资源的增长方式,依靠资本投入、技术含量、信息传递、现代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并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才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断减少,从2004年的17.35%降低到2008年的13.30%(见表1),非农产值不断增加,原有粗放经营逐步向集约经营转变。因此,为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增强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以此实现规模经营和区域优势提出了现实需求。

表1 河北省2004~2008年农村社会总产值

(二)科技兴农的需要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重点强调了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提出了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这充分说明,从国家层面为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更需要科技的注入。也就是说,只有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又能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依然很低,既是农业大国,又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农业生产50%以上是依靠传统农业技术支撑,科技贡献率不到40%,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准还差20%以上,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左右。因此,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依靠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地方高校作为国家和地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具备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

(三)农民科技水平提高的需要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08年河北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已从2004年的46.7%增加到55.3%,在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龙头经营组织1 230个,其中龙头企业集团1 016个,专业批发市场127个,中介服务组织87个,龙头经营组织带动农户691.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6.8%。农产品生产基地 505个,联系农户758.3 万户[2]442-449。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数不断减少,2008年仅为1 478.23万人,比2006年减少122.2万人,见表2。

表2 河北省2004~2008年乡村从业人员情况

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快,更多的青壮年、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从事非农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大多是“3899”部队,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家庭每百名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59.81人,大专及以上人员仅有1.61人,乡村从业人员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49.2%,大专及以上人员只占0.9%(见表3),在5 901.44千hm2的耕地面积上,农业科技人员仅8.6万人,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58%,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占总耕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 83.27%、69.07%、32.67%,现代化生产工具操作使用能力欠佳。因此,高校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更应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利用人才、科技等优势,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使他们能够更新农业生产的观念,提高获取信息,增强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表3 河北省农民家庭每百名劳动力中文化程度 人

二、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三农”的优势

(一)人才优势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农村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调整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地方高校拥有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运用和使用科技手段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地方高校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人才,主要是由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等人员组成,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相对较合理,如河北省涉农高校拥有教学、科研人员5 100多人,为服务“三农”提供足够的人员保障,可以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

(二)科技优势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地方高等院校作为科技项目研发、成果推广、科技信息传播的源头,是科技兴农(农业、农民、农村)的重要力量。首先,地方高校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高校学科门类较多,又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基地,仪器和实验设备比较齐全,具有多种技术测试和开发平台,承担了大量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每年产出大量的科技成果。据统计,我国每年大概取得7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其中有近80%出自高等农业院校,这些科研成果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具有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系统科技服务的能力。其次,地方高校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辐射源一直在科技兴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地方高校拥有科技特派员、科技推广队伍、科研基地等,实施科技推广,可以通过宣传、技术咨询、推介服务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等方式与地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科技信息;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实验取得第一手农业基础资料和农业生产经验,并将农业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建立农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蔬菜品种资源数据库、畜禽诊断及防治数据库、主要粮食和果树病虫害资源数据库、土壤资源数据库、土地资源数据库、市场信息库等,指导和推动所在区域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三)教育优势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学科,专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并且朝着多学科交叉和综合化发展,师资力量雄厚,设施齐全,能够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育的基础功能,可以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师资和技术指导,为所在地农村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培训服务,如针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培训农民,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如2009~2011年,河北省涉农高校(这里主要指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北方学院,以下数据同)向社会输送农科类毕业生17 519人,同时,针对农村劳动者素质偏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情况,为其进行短期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农民骨干、农村实用人才等88 589人,通过成人学历教育的人数达15 111人,大学生暑假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人数达24 040人,为农民送去科技文化知识,在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基础上,疏通农业高校人才通向农业生产第一线。

三、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三农”问题与对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众多地方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专家、企业、农户相结合,不断探索科技服务“三农”问题解决的新模式。主要有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专家大院”、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湖南农业大学的“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等几种典型模式。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强调科技下乡,切实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技术问题,服务农民致富,增强高校科技服务能力,培养和锻炼师生服务农村的意识,使高校与农村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但依然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高校科技服务三农的渠道不畅通、科技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科技服务对象现实需求不足、科技服务的范围有限等诸多问题,鉴于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科技服务“三农”问题解决的新路经。

(一)创新体制与机制

目前,由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农业、科技、教育分属不同部门,三者相互脱离,在科技服务能力上相对较弱,缺乏有利于科研、推广、应用的成果转化市场机制,急需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在三者之间设立一个中介机构为其沟通搭建平台,突破行业的壁垒,组建一个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多元科技服务主体的有机整合。如,官办性质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与民办、商办、学办科技服务组织整合在一起,各高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建立科技园区,提高科技服务“三农”问题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高校与推广机构合作编写适合农民学习的教材,总之,多方力量的整合使科研项目要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科技推广延伸科研链,通过教育培养农业科技所需人才,使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等多部门的利益关系得以平衡和理顺,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起各部门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把分散在不同科研服务机构的技术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的科技服务网络。

(二)创新教育培育模式

1.在高校举办固定课堂,培养农民带头人

地方高校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对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文化基础相对较高的人员、乡村干部、农业专业户等,可以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其进行系统的农业生产专业知识培训和操作实践培训。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还必须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来组织和管理。

2.开辟空中课堂,对农民进行网络化培训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网络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没有时间学习的农民,特别是农村的妇女实施网络化培训。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开发妇女的智力资源,对其进行网络化培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设备,将农作物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农产品保鲜技术、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等等制作教学录像分发到农村,或者利用学校的网络设施,构建农业科技互联网,利用网上进行远程教学,这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农民学习特点,也能够使学校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是大规模培训农民的有效途径。

3.开办移动课堂,同农业企业或专业协会联合开展科技培训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农村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农业企业或专业协会联合,针对一些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编写具体的实用技术教材,对其从业人员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科技培训,以提高从业者素质。

4.开辟田间课堂,专家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培训

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差异性,在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往往各不相同。农业专家根据农时及时地深入学校示范基地或者农民的田间地头,就具体生产问题进行培训,并接受农民的咨询。这种培训形式,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要求较低,群众喜闻乐见,操作性强,形式灵活,效果明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专家的科研活动,是当前农业教育机构进行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示范引领,推广带动

鉴于目前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需求不足,不愿意承担应用新技术产生的风险,存在着观望、跟从等心理,只有看到实际效益后才敢于尝试的情况。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充分分析当地的区域特点、生态条件和产业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先进实用、便于操作的技术,选择合适的村组和农户作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政府和科技人员的支持下,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提高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为示范户、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适时培训,引导农民学习、应用新技术,使基地发挥科技成果展示、示范、转化的作用,取得一定的效益后,逐步向周边辐射,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北戴河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在青龙县试点,依托青龙县职教中心,在多个学生家里设点,形成了“一个家就是一个科研和实践基地,一个村就是一个新技术推广基地”的新型模式,把示范基地办成科教部门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形成科技兴农网络和通道,示范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散地”,在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条件具备市场化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的运作。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的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对地方经济也起到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农业与技术的结合,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强化农业科研攻关,促进涉农企业发展

涉农企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与基础,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就地转移,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如,2008年,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77 154个,从业人员1 391 305人,主导产业联系农产品加工基地208个,联系农户数4 697 296 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4.5%[2]444,也就是承担农村经济主要力量的涉农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水平不高,科研开发的力量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升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是涉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多年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具有这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有针对性地与涉农企业实施科技合作,或接受涉农企业的委托,或者深入企业了解对科技需求以及生产工艺、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争取申请科技立项,利用其优势资源,集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销售于一体,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减少技术研发的成本投入,为高校提供成果应用场所;高校也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注入活力,高校的科研人员深入企业还能够不断开拓合作领域,增强高校服务农村的能力,这样,高校不仅能有力地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都可以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目标。

(五)深入农村调研,参与农村发展规划

农村经济要发展,规划应先行。我国村、镇的数量众多,据统计,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村庄313.7万个,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55.98%,全国村镇总人口 9.38 亿人[4]。农村的发展受到了多方的重视,但各地区农村数量较多,个体的规模相对较小,发展水平层次不齐,有经济条件很好的华西村、南街村、韩村河,也有刚刚解决温饱的村落。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大多数村以水稻、小麦、果树等传统农业为主,也有的农村发展了生态农业;农民的生产水平低水平重复发展,村容村貌不一,等等,这些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村都不一样,也缺乏整体的发展规划意识。地方高校在农村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智囊团功能及引领作用,依据各高校的自身特色,分派不同的科技人员走出校园、走进农村、走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各村的土地、人力等方面的资源、生态和环境情况,积极参与农村的发展规划,着力解决制约农村经济一些问题。如农业的发展应重点放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上,调整农业产业的布局、生产技术选择、管理方法的优化等,使农业成为高效高值、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主要任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依托农业科技市场,推广农业科研成果、发布产品信息

农业科技市场是依托拥有农业技术、信息、人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市场,也是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交易的桥梁和纽带,主要是进行农业物资的经营、科技成果转让、开展信息咨询服务、良种苗木、农副产品交易的市场,也是能够提高多方售后服务的市场。农业科技市场的建立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农民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技术和产品,使科研成果由生产转化为销售,让科学技术、农资、农副产品、农业信息商品化,提高农民使用技术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也能够加速农业技术和农资产品更新换代,专家学者还可以针对农业生产问题,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向农民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还可以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为涉农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还能够为其合理选择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

[1]李月.有效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中国(1978-2007年)有效经济增长过程的理论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9.

[2]河北省统计局.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杨征,陈淳,孙雄松,等.影响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3):67-69.

[4]万旭东.我国农村规划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启发[J].北京规划建设,2010(1):31-34.

[5]刘冬梅.试论我国农业科技市场的发展[J].江西农业经济,2000(3):41-42.

[6]乐美旺.创新客机服务“三农”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1-73.

猜你喜欢

三农农民科技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