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治疗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2012-10-15郎晓莉
郎晓莉
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浙江 永康 321300
焦虑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焦虑与抑郁并病的发生率为27% ~85%[1]。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出现使病人的依从性降低,对生活的信心减低,影响其康复速度,因此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治疗显得尤其重要。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脑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5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65.4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2岁。两组从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P >0.05)。
1.2 诊断标准
①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CT证实脑梗塞病灶 (72小时出现影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除外,既往无脑卒中史;②脑梗塞发病后2周,意识清、无语言障碍;③参照《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标准[3]。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脑梗死基本治疗,包括营养脑细胞、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和早期的康复训练。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方药如下:柴胡10g、芍药15g、川芎15g、枳壳10g、陈皮10g、甘草6g、香附10g。随辨证加减:风痰阻络者加僵蚕、地鳖虫各10g;瘀血痹阻加桃仁、红花各10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20g;肝阳上亢加天麻10g、钩藤30g;风火上扰者加石决明30g、钩藤30g;痰热内闭者加天竺黄10g、黄芩10g;腑气不通者加火麻仁30g、大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口服,治疗3周为1疗程。
2.2 疗效观察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 (HAMA),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第8周各1次进行评分。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采用HAMA减分率判断标准。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100%。治愈:减分率大于75%;显效:减分率为50%~75%;有效:减分率为25%~49%;无效:减分率小于25%。
3.2 疗效和HAMA总分比较
祥见表1、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好于对照组 (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A总分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A总分比较 (s)
注: 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治疗组 19.7 ±3.8 12.8 ±3.2* 8.6 ±3.9△对照组19.4 ±3.7 15.6 ±4.6 13.5 ±3.6
表2结果表明,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组HAMA总分降低明显超过对照组 (P<0.05)。
4 讨论
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范畴,病位在脑,病机涉及五脏,五脏气血阴阳失和,心神失养,脑神不利。笔者认为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中风后脏腑功能失调,肝气郁滞,气血运行不畅,故表现焦虑、抑郁。故在治疗过程中注重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为疏肝解郁的代表方,柴胡疏肝解郁,枳壳行气消滞,二者合用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川芎、香附行血理气,通畅气血;陈皮醒脾和胃理气舒郁;芍药柔肝敛阴;甘草和中益气。诸药合用,升降同用,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共奏疏解肝郁、和中理气之功效。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与扩张脑血管、改善循环等西药合用,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状态,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并可避免抗焦虑抑郁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1]Chemerinski E,Robinson RG.The neuropsychiatry of stroke[J].Psychosomatics,2000,41(1):5-14.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