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功能完备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2012-10-14王云峰

前线 2012年8期
关键词:环渤海通州新城

王云峰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高度重視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提出要进一步落实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这是市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事关首都长远发展、事关首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关于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几点认识

优化首都城市空间布局,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举措。北京经过长期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城市病严重,极大影响首都功能的实现,制约了首都的可持续发展。而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疏散首都中心城功能,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可以有效破解北京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迫切需要。世界城市如东京、伦敦、巴黎等为了缓解城市中心区承担过多职能所产生的超额负荷,都通过建设一个或者几个城市副中心,以适应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的迫切需要。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未来应该不止一个城市副中心,但是,当前要集中力量建设好通州这个城市副中心。

首都参与环渤海区域发展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北京是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城市,从远期来看,环渤海区域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环京津唐城市群为依托,经济职能互补、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我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通州属于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桥头堡。把通州建设成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对于北京加强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参与环渤海发展,构筑面向区域综合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首都推进重点新城建设的积极探索。从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新城,到“聚焦通州,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再到“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以及“突出‘首都新区、历史名镇、北方水城特色,打造首都科学发展示范区”,一直到这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提升的过程。这是市委、市政府对通州新城功能定位不断思考和完善的过程,是一脉相承、不断深化的结果。实施重点发展、率先发展,把通州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先行区、实验区和示范区,对于破解首都新城建设困境,加快推进首都重点新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一定坚决贯彻落实好市委这一重大决策,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在疏解首都产业、人口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完善和优化首都城市功能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强化突出世界城市特色功能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发挥区域辐射带动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首都的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要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新城承载能力上下功夫。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求有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更加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此,我们要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带动,以生态、低碳、环保和节能为理念,加快智能化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水气电热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以“一核五区”建设为示范,大力推进新城核心区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水系景观建设,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城市副中心标志性建筑群,构建以水为魂,以绿为韵的“北方水城”景观。要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休闲等特色功能,发展新增城市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和汇聚各类高端资源,不断提升城市的档次与品位。从具体工作来看,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加快“一核五区”的开发建设。目前“一核五区”已经进入到从设计规划迈向实质建设、从地下开发延伸到地上建设、从一点启动走向多点建设的一个阶段。其他几个功能区的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要在加快产业聚集,发挥对中心城产业和人口转移的作用上下功夫。作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既要有城,更要有业,要有区别于首都中心城的更高端、更繁荣的产业体系作支撑,成为首都高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极。因此,我们要坚持“提升一产二产,积聚做强三产,加快产业融合,突出发展高端产业”的思路,加快推进高端产业的聚集,通过产业发展截留涌向中心城的流动人口,通过功能的完善转移中心城的富裕人口。从具体工作来看,重点就是要加快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建设。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是一个总体上的概念,主体是新城核心区,此外还有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北苑商务区、通州商务园等等。这些都是未来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承载高端商务功能与产业的重要功能区。例如,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桥头堡”和战略性节点,未来建设成为服务于国家第三增长极的高端商务区,重点吸引中心城区企业转移总部、全球500强企业开设地区总部,形成全国民营企业总部、侨务经济总部,集聚华北和环渤海地区大企业集团总部以及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职能性总部。同时,发展与总部经济共生互惠的金融、会计、法律、知识产权交易、咨询等专业服务业。

要在践行“两个率先”,在推动文化创新和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上下功夫。作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要在首都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经济、社会、文化、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管理等要实现与中心城的同步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城市副中心对高端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具体工作来看,一是要加快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区是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抓手。如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我们的思路是利用独特的原创艺术资源优势,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金融、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着力打造新城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新城的文化软实力。二是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以重点小城镇的特色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按照城市副中心的标准,构建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在加强民生和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上下功夫。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求我们的社会建设必须与中心城同步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达到首都中心城的水平。首先,要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步伐,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网络,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着力打造街道、乡村精品社区。其次,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优质医疗服务升级改造步伐。坚持多施惠民之策、多行惠民之举,以增加居民收入为支点,以提高居民保障为基础,更好满足人民民生需求。再有,要加快“平安通州”建设,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作者:中共通州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沈 聪

猜你喜欢

环渤海通州新城
京津冀与环渤海经济区的耦合发展
走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玉树新城
阴云笼罩新城控股
浣溪沙·春日单车走通州
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
长江新城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最有故事的通州楼市
通州过热的房市正在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