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世界水平“三农”工作新局面

2012-10-14王孝东

前线 2012年8期
关键词:三农水平农民

王孝东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难点在“三农”,潜力在“三农”。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必须深入研究、统筹推进。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认真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提出了“发展世界水平的农业、建设世界水平的农村、培养世界水平的农民”的北京“新三农”发展目标。

发展世界水平的农业

纵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发展现状,农业的存在与发展是城市宜居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北京土地稀缺、资源有限、人力昂贵,传统农业没有出路,必须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向,瞄准“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定位,大力提升农业的质态和水平,深度挖掘农业的综合价值和功能,在创新实现方式上下功夫,在产业布局、结构、内涵上谋求新突破,实现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应急保障、生态休闲、科技示范等功能。

坚持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积极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抓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契机,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对接,加强农业的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生物技术为突破口,推动籽种农业再上新台阶,打造世界种业之都。以农业信息技术为重点,大力开发农业物联网技术,支撑北京数字农业继续领跑全国。借鉴国际经验,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区域性农业科技推广站(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加快会展农业、文化创意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在世界草莓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组织办好世界种子大会、世界葡萄大会、国际食用菌大会等世界顶级农业会展,积极引进农业高端技术和先进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开放度、国际化水平和示范带动功能。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努力把郊区旅游业培养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打造安全农业品牌。全力推进农业清洁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检疫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强化畜牧产业、动物产品和公共卫生三大安全保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持续加强农业品牌建设,鼓励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质量安全认证。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蔬菜”、“绿色瓜果”。

建设世界水平的农村

郊区农村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战略发展空间。建设世界水平的农村,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利用郊区空间资源,配合新城建设发展,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提高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形成与北京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口、资源、要素空间布局,把郊区农村建得城像城、小城镇像小城镇、村像村,真正建立有城有乡、城乡相映成趣的新型城乡关系。

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革发展。在50个重点村城市化改造成功的基础上,探索全面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造升级的路径模式,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推动、土地利用、融资服务等举措,破解城乡有别的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实现城乡统筹。

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小镇基金引导作用,加快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积极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居住就业的功能,有序促进人口城镇化,让农民带着资产和权利进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职能作用,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使小城镇建设统筹、协调、有序发展。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集中居住、集约用地、服务完善、管理科学”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市化新理念管理。搞好12个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高标准做好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转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村庄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模式,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农民的主体性,加强规范化建设。重视保持好田園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保留好农村历史文化符号,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体现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北京城市的独特魅力。

培养世界水平的农民

世界水平的农民,应当是职业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可以预见,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北京农民的发展趋势是数量持续减少、收入大幅提高、素质明显提升,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

培养世界水平的农民,要逐步减少农民数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农转非,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不因户籍、职业和居住地的改变而改变。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转非的后顾之忧。

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对农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经营水平、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加强“北京精神”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整合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用好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加强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培训实效。

要加快培育职业农民。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地流转,积极培养种养大户,探索培育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化农业。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农民职业化,和农民签合同,给上保险、发工资,实现农民在一产的规范就业。坚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为农民创业提供政策、资金、项目等全方位支持,培养更多的农民企业家,扩大农民在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

要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北京市已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下一步任务是在规范发展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乡村联动的产权制度改革办法,深入研究和借鉴日本、韩国,特别是我国台湾在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坚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着力解决合作社规模过小的问题,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构联合,实现合作社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切实强化农民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

没有农业的世界城市没有保障,没有农村的世界城市没有特色,没有农民的世界城市没有历史。我们坚信,北京郊区农村的发展水平达到世界水平之日,即是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成之时。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

责任编辑:戚本逊

猜你喜欢

三农水平农民
耕牛和农民
张水平作品
农民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35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