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vens时间认知模型对时间认知的指导意义

2012-10-13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指导意义时间轴观察者

张 颖

Evens时间认知模型对时间认知的指导意义

张 颖

Evens时间认知模型包括时间在动、自我在动和时间序列。其中前两种模型包含观察者——“自我”,时间点为说话时间——现在。第三种模型是时间点和时间事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排列的时间坐标。对时间认知模型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时间,感知时间及正确使用时间副词。

时间认知模型;时间在动;自我在动;时间序列

近年来,时间认知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以Evens的时间认知模型最具代表性。对Evens提出的时间在动、自我在动和时间序列三种时间认知模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知时间,感知时间。以此模型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并进行对比,有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

一、Evens时间认知模型

Evens时间认知模型包括时间在动、自我在动和时间序列三种认知模式。其中每种模型对应汉语文化都可以找到实例,以此模型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对时间认知及跨文化交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时间在动模型

在这一时间认知模型中,首先要确定一个我们称为“自我”的静态时间观察者。他可能是隐性的,也可能被语言编码为“自我”。在此模型中,观察者是静止的。他目前的位置代表的是“现在”这个时间点。在水平时间轴上的时间点或者是时间事件被定义为运动着的实体,他们从未来走向观察者并经过观察者走向过去。在图中“将来”这个时间点没有固定的起始位置,因为在英语中观察者这个时间点被定义为站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迎向“未来”某个时间点。在图1中,小黑圆圈代表“时间”实体,箭头表示时间的走向。

图1 时间在动模型

例如:(1)Christmasisgetting closer.

(2)The deadline haspassed.

在这两个例子中,时间的流逝被认为是时间实体朝着观察者移动。在(1) 中“Christmas”正从未来走向观察者。(2) 中“deadline”已经经过观察者,向过去方向前进,属于过去。

在汉语中有许多“时间在动”的例子,如“去年”、“去岁”、“往年”、“往日”表示的是过去的时间,他们从静止的观察者身边经过,属于过去时间点。“将来”、“未来”、“来年”、“来日”表示的是未来时间点。是迎向观察者的即将到来的时间。“现在”、“当前”、“目前”、“眼前”、“眼下”、“目下”表示“现在”时间点,与观察者在同一位置。除了词汇层面,在句子层面也能找到相关语言证据。由于时间在运动,所以具有作用力,能对它所经过的观察者和环境产生冲击力,而给后者带来某种效果或变化,如“流逝的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一道道痕迹。”

(二)自我在动模型

在这个时间模型中,时间被视为不动的背景。观察者在以时间为背景的时间轴上移动。时间轴上存在着许多由时间点和时间事件构成的固定点。在图2中,小圆圈代表的是时间事件,“自我”正是朝着由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

图2 自我在动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时间被视为空间固定点或是有界限的区域。只有通过观察者的移动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观察者经过的地点代表“过去”,观察者所处的位置代表“现在”,观察者将要进入的地点代表“将来”。

例如:(1)We’re approaching my favorite part ofthe piece.

(2)We’ll have an answer within two weeks.

这一模型与汉语的很多词汇有着相似的使用方法。在汉语里像“前程”、“前途”、“前景”这样的词汇表达属于将来,正从未来迎向观察者。“历程”、“路程”或“前尘”等则意味着过去,是被运动中的观察者置于身后的时间实体。

(三)时间序列模型

这个时间模型与“较早”和“较晚”有关。与之前的两个时间认知模型不同,此模型中不存在静态观察者“自我”。只有一系列的时间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在时间轴上。小圆圈代表时间事件。如图3所示:

图3 时间序列模型

例如:(1)Monday precedesTuesday.

(2)Tuesday followsMonday.

在以上例子中,较晚发生的事情在较早之前。众所周知,“Monday”在时间轴上位于“Tuesday”之前。换而言之,对于静态的观察者“自我”来说,要先经历较晚的“Monday”,再经历相对较早的“Tuesday”。正如图3所示箭头由较晚的过去指向较早的未来。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的“上”这个空间副词来隐喻表示较早的时间,“下”表示较晚的时间。

二、Evens时间认知模型对时间认知的指导意义

Evens的时间认知模型理论另辟蹊径,没有从时间隐喻的角度来分析时间,而为我们了解时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时间序列模型中,时间被视为独立存在的实体。一系列的时间事件在时间轴上按顺序排列。在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时间模型中,观察者——“自我”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他可以是面对未来,也可以是面对过去。英语及大多数语系是属于面对未来这种模式的,而南美洲艾马拉人(Aymara) 则是面对过去,把将来放在身后的一种语系。

Evens的时间认知模型理论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时间认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英汉在时间认知模式上有很大差异。以时间在动模型为例,说英语的人在时间点的选择上往往习惯于以现在时间为时间点,面向未来,背靠过去。而汉语的人却不总是遵循这一原则,他们有时面向过去,有时迎向未来。这是因为中国是典型的过去时间取向为主的社会,而英语语系国家的人多为未来取向。在认知上的差别往往会造成翻译的错误。例如,英语“ahead”在“the monthsahead of us”中按照字面含义可以翻译为“前面的几个月”。但是根据Evens的时间认知模型我们知道前面指示的就是未来。所以我们应该翻译为“未来的几个月”。再看这个例子,“ago”和“before”在汉语中都翻译作“以前”,在汉语里二者似乎没有区别。但如果以英语时间认知方式来分析这两个词,其实存在很大差别。如果使用“ago”,那么说话时间是指现在,观察者的位置是固定的,它表达的是绝对时间。而使用“before”的话,说话时间指的是过去的某一时刻,这一时刻在将来会结束,表达相对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说“I met him two years ago”,而不可以说“I met him two years before”。

有这样一个通知:“Next Sunday’s appointment has been moved forward two days.”那么这个预约到底是什么时间呢?按照中国人的参照点选择方式——观察者位置固定,时间在动,那么开会时间应为在周六。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倾向于观察者沿着时间轴运动。这样的话关于开会时间就会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如果我们把此通知的时间选择放在时间轴上,那么按照认知理论对时间的理解就不难弄明白了。

时间序列中的若干时间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时间轴上的。“We must meet the deadline.”这句话中说话者与时间轴呈平行前进的趋势。说话者从过去的某一时间点与时间赛跑直到将来的某一时间点结束。英语中使用“上”(up)指示将来时间,“下”(down)指示的为过去时间。”如,“up to now”所指示的时间是从时间轴上的未来某一时间点到现在说话的时间的一个将来时间段,“down to recent times”指的是过去某一时间到最近一段时间的一个过去时间段。这与汉语截然相反。

时间是一种社会产物,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物。时间观念隐存于语言当中,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时时刻刻都在影响人们的行动和思维。以Evens时间认知模型为基础对英汉时间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时间的认知,从而促进人们更好的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际。

[1]Evans,Vyvyan&Green,Melanie.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2]Jackendoff,RayS.Languages of the Mind∶Essays on Mental Representation[M].Cambridge∶MIT Press,1996.

[3]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4]郑家芳.“时间就是空间”隐喻分析来自英语和汉语的证据[D].福建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郭一鹤

H31

B

1671-6531(2012)04-0082-02

吉林省教育厅 “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第154号

张颖/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吉林长春 130021)。

猜你喜欢

指导意义时间轴观察者
时间轴上二阶非线性非自治延迟动力系统的振动性
时间轴里的“共和国记忆”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时间轴上一类二阶动力系统的振动条件
术中快速冰冻对判断食管癌切缘范围的指导意义
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指导意义
血乳酸检测对引起呼吸衰竭常见疾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委托与事件在观察者模式中的应用*
火车匀速进站时鸣笛音调不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