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新课标的师范生“三笔字”培养模式——以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本科为例

2012-10-10

河池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师范生写字书写

韦 芳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随着教师教育的提升转型,我国在1998年首次试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由于在课程设置上仿效中文、数学专业,追求专业知识的精深,对传统优秀的师范课程继承不够,如“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等课程弱化,致使师范性削弱,师范生普遍存在教师职业技能薄弱现象。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说的“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1]难怪“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的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1]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同年12月,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标准》和《语文新课标》的出台,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使高校教师教育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标准》和《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对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提出挑战

1994年,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明确将“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与“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并列为师范生应具备的四项教师职业技能。[2]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标准》树立了“实践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理念,坚持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学习领域”开列“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其中,再次指出了新时期师范生应学习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语言;书写技能等”。[3]《大纲》和《标准》始终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规范和引导了教师培养的实践导向。

这次《语文新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加强汉字教育。在识字写字教学“具体建议”中明确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在“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中也指出“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4]从小学第一学段至初中的第四学段,一以贯之地关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新增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以下简称《基本字表》和《常用字表》)为教材编写、识字写字教学和汉字教学的评估提供参考,并补充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与评价的建议,如明确提出,“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一”为依据”。[4]“字表”的出现,将推动识字写字教学科学有序实施,并将引领小学语文教师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提高书写技能。

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是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输送合格的师资,它决定了师范生角色的双重性,即是“学生”,又是“未来合格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三笔字”书写技能是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从师任教的看家本领,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基础。《标准》和《语文新课标》的出台,对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三笔字”书写技能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强化与提高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师范生的“三笔字”书写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必然要求。

二、师范生“三笔字”书写现状与分析

目前,由于电脑的普及,部分师范生存在提笔忘字、错字频出、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现象,相比过去的中师生,现在能写一手正确、规范、美观汉字的师范生比例在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缺失。“现今中小学生的写字现状令人堪忧:写字不规范、不端正、错字频出的大有人在,很多学生的作业信手乱涂,能写一手整洁、漂亮汉字的学生很少。究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的缺失”。[5]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写字教学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6],并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但写字时间还是得不到保证,占课时最多的阅读教学也因繁琐分析而忽视写字指导和书写训练。如今,语文课标(实验稿)已走过了十年,中小学生“三笔字”汉字基础知识和书写技能仍然较薄弱,这样的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给教师教育的“三笔字”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2.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三笔字”基本功正在弱化。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师们教案的手写和课堂上的板书已被电脑打字和课件所替代。尤其是作为写字启蒙的小学语文教师,有的写字基本功不够扎实,又缺乏对小学生规范书写训练的意识。因此,在教学中用课件演示生字在田字格里的起笔、运笔、收笔,引导学生观察,书空练习,就是没有亲自写范字,教师不写“下水字”,不体验写字的甘苦,因而对学生写字的难点缺乏有效指导,学生对教师的字师从无门,这也是造成写字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三笔字”在高校教育中的忽略。1992年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第十条明确规定书写“三笔字”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掌握3755个第一级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笔顺。熟练掌握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楷书或行书的书写技能”。[7]《大纲》将“三笔字”书写技能的训练目的定为:以提高硬笔楷书的书写技能为主,兼顾行书;提倡写好毛笔字。这里所指书写技能,不是书法艺术。为实现这一训练目标,不少高等院校从师范生入校就开设书法课或“三字一话”课。“一话”即普通话,有《普通话测试与训练》教材,有国家语委统一指导,有严格的普通话等级测试标准,一次考不过级,还可以再练再考。而三笔字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三笔字”课程安排在有限的两个学期,只有2学分,师范生书写技能很难收到实效。二是缺乏一本符合师范教育的专门教材,大多数教材没有考虑“师范性”和“三笔字”的教学特点,重毛笔轻硬笔与粉笔,且教材中有的毛笔范字是繁体字,有的是异体字,如毛笔字“德”中间少一横等,不符合现行规范字的要求。

三是没有建立健全分级考核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课程结束即考核,且考核都通过,致使师范生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训练,成效不显著。课程结束就考核也忽视了他们书写技能的可持续发展。在师范生的课程作业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有的书写笔顺不正确,有的书写正确但间架结构不够匀称美观。现今,写信用电邮,作业、论文靠打印、笔记靠复印已是屡见不鲜,师范生动笔书写汉字的机会比原来少了很多,提笔忘字的现象时有发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逐渐弱化。

梳理并正视这些主客观问题,有利于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师范生“三笔字”的培养模式,从而解决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基础问题。

三、重建师范生“三笔字”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一方面来自学校及校园环境等外在力量的推动,另一方面来自师范生自身内在力量的能动。“三笔字”书写技能的提高也不例外,它需要学校推动、教师引领的“外力”与师范生自觉训练的“内力”相结合。因此,根据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服务于小学语文教育、服务于小学生的特点,“三笔字”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是增加学分。正确分配“三笔字”的课时安排。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各占1学分。写字基本功需要反复历练,对于大多数写字基础并不好的师范生而言,增加学时无疑是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二是编好教材。以《基本字表》、《常用字表》为依据,编写“三笔字”写字教材。三是构建教学、实训、交流、管理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平时实训、竞赛组织、实践基地体验教学、考核管理通盘考虑,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共同致力于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的提高。

(一)构建实用的写字课教学模式,提高师范生书写技能

“三笔字”课程教师要根据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师范生的特点,一是合理安排“三笔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先学毛笔字,以楷书为主,毛笔字因楷体间架结构严谨,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起笔、运笔与收笔,为钢笔字与粉笔字打好基础;再学钢笔字,钢笔字教学是重点。“首先,钢笔是学生最常用的书写工具,其次,钢笔字的练习更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还有它的性能相近(就笔端来说都是硬笔),对写好粉笔字具有直接的帮助作用。”[8]二是教学中,注意“三笔字”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简约性,重在书写基本技法的传授与训练,切实提高师范生“三笔字”训练的实效性。三是积极探索“观察指导—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品评矫正—再练提高”的写字课教学模式。在“观察指导”环节,教师要严格训练师范生眼到、心到。“眼到”即要运用观察、分析与比较等多种方法引导他们观察汉字,重点观察把握汉字的上中下、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品字形等结构,把握汉字的向背、呼应、避让、穿插等组合规律。让他们在观察时有所悟,如“多横平行等距,只有一个长横”、“横短竖长,撇捺宜放”等基本笔画的组合变化规律。“心到”即对范字的用笔特征、字形结构和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教师示范”环节,要突出重点与细节。如指导师范生书写“中”字的竖和“木”字的竖,应有区别。“‘中’的竖叫‘悬针’,在写的时候,至收笔处轻轻提笔出锋;‘木’字的竖叫‘垂露’,写的时候,起笔、行笔与‘悬针’相同,但下半部分不要减力,至收笔处稍顿,再回锋收笔”。[9]“学生练习”环节,教师要巡回指导,看学生姿势是否端正,执笔与运笔是否得法,字的间架结构是否匀称美观。发现问题,及时示范纠正;并留心他们习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讲评指导做准备。“品评矫正”环节,教师要引导师范生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形式进行反馈矫正,在相互品评中取长补短。针对习字中难写字和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如覆、髓、寇、瓣、辨、辩等字(见《常用字表》字表一),再在全班示范指导,使他们师从有门。“再练提高”环节,针对结构复杂的字,让师范生再精练和多练,通过反复巩固,形成定势。教师可采用写字作品展示方式,将他们再练提高的字进行展示与交流,让其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其写好字的兴趣。

(二)构建丰富的实训模式,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结合

“三笔字”课堂教学的技法指导为师范生的书写打下基础,所谓“拳不离口,曲不离手”,院系应根据小学教育(语文)专业特点和师范生的实际需求,对实训进行统一规范和安排,建立“明确任务—同伴互助—自练自测—检查督促”的实训模式,保障实训活动顺利开展。一是明确任务。首先,将《基本字表》、《常用字表》下发给每位师范生。以“两个字表”为载体,让他们一进校就接触小学语文教师职业领域,了解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同时明确小学生汉字书写的内容序列。《基本字表》中的300个高频字,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先引导师范生练好这些字,扎实打好功底,由易到难,再练习《常用字表》的3500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一入学就给大一师范生人手配发一块半米见长的小黑板,方便他们随时随地练习粉笔字。二是同伴互助。将集体训练、小组训练与个人训练相结合,长短期任务要求相结合。选派“三笔字”课程教师或有敬业精神、书写基本功扎实的师范生担当辅导任务,利用每周两个晚自习的半小时集中对大一、大二师范生进行“三笔字”指导和引领。小组训练则每组10人,组建“三笔字学习共同体”,采用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以能者带平着,引导师范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互帮互学的实践操练。三是自练自测。要求大一、大二师范生每周至少练习完成2篇毛笔字和2篇钢笔字,毛笔字每篇不少于20字,钢笔字每篇不少于200字。粉笔字则坚持“每日一板”。四是检查督促。辅导员要按计划检查督促各班班干部开展好“每月测评”活动,上交20个毛笔字和200个钢笔字作业,每学期评奖一次,设立进步奖,以此检测他们的练字效果。寒暑假期间,系(院)也应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毛笔字和钢笔字”书写作业。各班级应建立“三笔字”训练登记表,记载师范生每周练习情况。各学科任教教师也要关注师范生课程作业的书写质量,要使他们把作业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从入学开始,三年不断线,坚持做到“后推前引中间练”,确保每个师范生的书写技能在原有的起点上练有进步,练有实效。

(三)构建鲜活的交流模式,创设师范生书写技能展示平台

近年来,人们热衷博客写作,原因在于博文写作有“发表”功能,有广大读者的跟帖交流,满足了写博者发表欲、交流欲。据此,我们得到启示,应构建“书法社团—竞赛促练—网络交流—体验教学”鲜活的交流模式,使师范生在互动交流中感受汉字的文化气息,培养其对祖国汉字文化的兴趣和情感。首先,鼓励书法爱好者,成立“三笔字”社团组织,举办师生书画展,同时协助系(院)定期举办“三笔字”、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的初赛和院系决赛的方式,以赛促教,以赛促练,营造氛围激发他们参与训练的热情。其次,学习浙江师范大学宝贵经验,开发书画研习网络平台,将师范生“三笔字”作品拍照记录,整理其三笔字书写成长记录袋,促使其自我评价与反思。“不管学生作品好坏都把它‘晒’出来,让学生纵向比较自己不同训练阶段的作品,横向对比周围同学的作品,在比较中进步”。[10]第三,请“三笔字”课程教师或板书设计、书写能力突出的师范生,担任小先生,“在线”为学生点评作品,在网上互动切磋“三笔字”技艺。积极创设营造人人热爱书写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与实践基地小学协调,让大二、大三师范生到小学去观摩写字课教学,有条件的可尝试给小学生上写字课,提供“三笔字”展示与汇报平台。“人的实践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实践是感性的活动,不是纯理性的思辨活动,对情境的依赖性,是由实践的本质决定的”。[11]因此,不能割断高校与小学实践的联系,教师要树立学以致用、学之善用的思想,要充分利用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引导师范生“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既可以汲取‘师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12]

(四)构建分级的管理模式,实现分层训练与分级考核结合

目前,部分高校“三笔字”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还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措施。构建分级管理模式的步骤可分为“制定制度—过程管理—质量监控”三部分。首先,应建立健全分级考核管理制度,从制度建设上保障师范生“三笔字”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目前,“除了普通话在语委的统一指导与考核下执行严格的标准以外,其它训练项目划分不够具体,考核的质量标准也不够健全”。[13]各系应根据各专业学生“三笔字”书写技能的要求,制定“三笔字”等级标准和“三级考核”制度。“三笔字”采用分项测试分项登记成绩方式,单项测试成绩等级标准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级。如编辑成《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师范生“三笔字”考核手册》(以下称《手册》)。该手册包括班级、学号、姓名、考核内容、考核时间、考核等级等内容。见下表。

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师范生三笔字(粉笔字)达标考核成绩表

考核工作分三级:一是课程考核,即“三笔字”课程结束考核。二是达标考核。每届师范生的首次达标考核由学校统一安排,要求师范生必须参加。每个学生在校期间“三笔字”达标考核有3次机会,如3次成绩不合格,则课程必须重修,在限定时间内可再参加达标考核补考。如考核不通过,则不具备参加教育实习资格。三是教育实习岗位考核。由实践基地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实习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进行考核。师范生通过达标考核和教育实习考核合格后,才能向学校申请办理教师资格证书。

其次,重视过程管理。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高培养成效,学校层面与系(院)层面应成立校、系两级师范生“三笔字”训练与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各级管理者,各尽职责,加强“三笔字”重要性的宣传,并督促检查师范生的“三笔字”训练工作;组织全校性或系(院)师范生“三笔字”基础知识测试与竞赛活动,积极营造人人爱写、乐写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重视质量监控。对师范生而言,学校的导向和教师的言行激励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我效能意识,这是他们实现专业发展的良方之一。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位师范生的“三笔字”书写情况,进行分组,实施分层教学与训练。对书写基础较好的师范生,严格训练,精益求精,使其书写质量达到良及优要求。特别是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学生,要求其努力达到良。对基础较差的,鼓励为主,培养兴趣,强化训练,布置的作业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引导师范生能者带平着,同伴互助,使其书写质量达到合格要求。

总之,写一手好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曾经说过:“教师的板书示范是最好的指导”。作为未来合格语文教师,只有自身“三笔字”基本功过硬,才能在小学生书写指导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因此,无论是从语文新课标写字教学的需要,还是从继承中华传统书法艺术的需要,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师范生都必须练好“三笔字”,这是提高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 -6.

[2]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Z].19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Z].2011-1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施燕红.如何落实写字的“10分钟”[J].小学语文教师,2012,(3):5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Z].1992.

[8]兰俏梅.“三笔字”教学初探[J].丽水师专学报,1998,(3):69.

[9]陈树民.让汉字教学成为开发学生观察智能的过程[J].小学语文教师,2006,(1):82.

[10]朱振岳,陈仁伟.找回师范生丢失的“动笔”时间[N].中国教育报2011-1-19(2).

[11]郭元祥.论实践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9.

[12]韦芳,罗之勇,石秋香.教学共同体视角下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的培养模式——以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11,(3):100.

[13]曹长德.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J].当代教师教育,2008,(3):17.

猜你喜欢

师范生写字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我学写字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学写字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