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方式,调结构”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

2012-10-09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顾洪玲

财经界(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财务人员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顾洪玲

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是,还应该清楚地看到,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依然是我们的主流,更多的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正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广大人民诉求的变化,正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党中央高瞻远瞩,及时做出了“转方式,调结构”重大决策。

一、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浅析

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转方式、调结构”,可以进一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和“调”是两个具有“活性”的动词,均包含了变化的意思,均包含了向好发展的期望。结合对其宏观的理解,“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要求我们要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要主动去改进、去配合。她考验的是应变能力,提升的是生存能力;“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要求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无论是表面的,还是潜在的,都要积极自我纠正、系统改善,考验的是识别能力,提升的是竞争实力。

综合以上论述,“转方式、调结构”可以理解为一件思想武器,一种工作方法。作为一件思想武器,一种工作方法,就不仅局限于其对宏观环境的指导,也同样适用于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甚至一名员工,它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和必要的实践意义。下面结合如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转方式、调结构”进行具体的阐述。

二、财务管理的“转方式,调结构”应用基础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转方式、调结构”,首先要做的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求我们从思想上接受“环境”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我们存在的不足。“态度决定一切”,思想转变了,做事的态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对“变化”的适应也就由被动适应变为主动适应,由“被拉动”变为“去推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从计划经济迈入了市场经济,所遵循的会计标准也由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转入企业会计准则,这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颁布以后,鼓励大中型企业率先执行。新准则与原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着较大差距,执行新准则意味着企业要对原会计科目体系、报表体系、会计要素的计量基础等等进行调整、转换,涉及每一个会计主体、每一名会计人员,工作量浩瀚且繁琐。经过周密组织与安排,2007年我公司成功实现了会计准则的“转轨”,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如此复杂的转换工作,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从思想上接受了新准则,认可了新准则对企业的指导作用。

三、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转方式,调结构”的措施

(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转方式、调结构”,要切实加强执行力

在践行中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达到“令必行,行必果”的效果。财务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在财务工作中需要特别强调执行力,以确保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每一项业务必须严格恪守既定的相关制度,否则就会出现“差异”,甚至误导经营决策。在公司每年一度的财务决算组织实施中,尽管有省财政厅和省国资委的具体指导要求,但在汇集决算数据过程中发现许多单位在理解上和执行上都存在着偏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了校正统一上,显现出执行力存在着欠缺。而后公司财务部依据上级指导,结合集团公司实际修订编写了具体要求和组织实施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决算数据质量明显改观,决算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转方式、调结构”,要转变广大财务人员的自我评价认识

要加强以专业胜任能力为核心,努力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技术派”,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其高度不仅体现在制度本身,也体现在对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上。新准则中大量运用了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等概念,采用了估值技术、统计方法等工具,这些都是传统财务从未涉及的,但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无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财务人员自身,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以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为目标的后续素质教育、自我“充电”都在持续、有效的进行中,取得的实效也日益明显。

(三)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转方式、调结构”,要重新审视目前的财务分工

在管理中要分清核算与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核算与管理相交织的局面。经过若干年以来的积淀,财务组织分工基本是某个部门既负责核算又负责管理,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影响工作效果。这种组织分工模式的成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基础会计核算工作量大;二是核算规则不标准,还存在“人为”因素;三是理念上还是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甚至ERP等信息系统的实施,以及企业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组织分工方式已落后于新变化的要求。

(四)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践行“转方式、调结构”,要加强对财务信息分析和报告的研究

通过进一步丰富财务信息分析和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加大管理力度。对于财务报告的研究,许多人都只是关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但这些报表仅仅能给我们一个比较笼统的企业信息,只反映了企业在一个时点、一个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果无法充分获取财务状况转劣或转好的具体成因是什么,盈利板块或亏损板块在哪里,也就无从谈起据此决策了。

“转方式、调结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还有许多方面,只要我们能够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加以灵活运用,必将显著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引领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财务人员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