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活动志愿者应急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2-09-29星黄培清霍良安方梅黄新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志愿者个体问卷

方 星黄培清霍良安方 梅黄新华

大型活动志愿者应急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方 星①黄培清②霍良安②方 梅③黄新华②

目的 研究大型活动志愿者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方式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4所高校的416名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志愿者自我和谐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t=-4.87,P<0.001)及自我的刻板性(t=13.06,P<0.001)比常模下降,自我的灵活性(t=5.75, P<0.001)上升。有效问卷的416志愿者中,342名的应对行为为成熟型(82.2%),不同行为类型的人员达标情况存在差异,应对行为类型和得分达标数情况相关(χ2=129.7,P<0.001)。对作用效应而言,自我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的缺乏等是影响应对方式的负性因素,社会支持、自我灵活性和志愿者经历等是正性因素。支持的利用度、自我经验的不和谐、活动前培训、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的影响较为普遍,其他则比较单一。结论 志愿者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总体成熟稳定,但具有个体差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针对志愿者人群开展干预训练,进一步提高其整体应对方式的成熟程度。

健康心理学;应对方式;大型活动;志愿者;突发事件;自我和谐

现代大型活动的举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简洁高效的组织服务机构,并有明确清晰的分工及协调配合,高效志愿者队伍的建立对于大型活动的顺利举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7万9千多名园区志愿者共分13批次向游客提供了129万班次1000万小时约4.6亿人次的志愿服务,若再加上园区外所有为世博服务的志愿者,志愿者总人数超过200万[1]。其中,大学生志愿者又占绝大多数,以其为代表的“小白菜”、“小蓝莓”们把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推向了高潮。志愿者作为大型活动现场的重要群体,对快速有效地处理活动现场的突发应急状况具有主要作用,但志愿者工作强度大、内容繁琐、突发状况多,其心理健康和心理应激问题现状、影响因素及调节机制亟待深入研究。

应对方式是个体为摆脱精神紧张而采取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支持机制[2],应对机制的目的在于解决生活事件和减

轻时间对个体自身的影响,具有缓冲应激反应的作用[3]。应对方式作为心理应激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中间变量,对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有重要影响,并对个体自我和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人群的心理应激调节机制和应对方式进行了定量研究,用于预测和评价现场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工作质量[5],但针对志愿者群体进行调查分析及研究的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型活动中志愿者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应对方式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志愿者的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完善其应急处理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应急事件的发生,并促进公共应急管理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4所高校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共478人。被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学生,年龄18~27岁,平均(23.25± 1.87)岁,均具备独立行走能力,男195名(41%),女283名(59%);本科生229名(48%),研究生249名(52%)。实际有效问卷416份(93.9%)。

1.2 方法

1.2.1 应对方式评价量表[6]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修订的应对方式问卷,共62个项目,含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6个因子。

1.2.2 社会支持评价量表[7]采用肖水源等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10个条目,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主观利用度3个维度。

1.2.3 自我和谐量表[8]采用王登峰等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共有35个项目,含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共3个维度,采用5级记分制。

1.2.4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行走状况、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接受过应急疏散和突发事件处置的培训、是否亲历过突发事件、是否在其他大型活动中担任过志愿者、对个人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的自我评价等。

采取分层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问卷采用密码标识,由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统一下达指导语,指导被调查者独立填写问卷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后现场收回,调查问卷不记姓名。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录入过程中共4次分别抽取了10%的问卷进行核对,计量资料用χ2表示,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列联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

2 结 果

2.1 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

2.1.1 自我情况及主要个体特征 针对志愿者的背景、经历及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 见表1。

表1 志愿者自我情况及个体特征的调查结果及赋值

2.1.2 社会支持度得分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总支持度平均得分为(8.32±2.71)、(18.73±3.24)、(9.01±1.87)、(34.89±5.92)。

2.1.3 自我和谐得分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平均得分为(44.26±8.77)、(48.14± 4.71)、(16.72±4.21),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的刻板性比常模下降1.87和1.40,自我的灵活性上升了2.59。

表2 志愿者人群自我和谐与大学生人群常模比较(±s)

表2 志愿者人群自我和谐与大学生人群常模比较(±s)

注:**P<0.001,***P<0.001,下同

?

2.2 应对方式的基本特征 志愿者人群的6项应对因子:解决问题(F1)、自责(F2)、求助(F3)、幻想(F4)、逃避(F5)、合理化(F6)的平均得分为:(0.75±0.17)、(0.27±0.18)、(0.61± 0.21)、(0.41±0.21)、(0.40±0.23)、(0.34±0.18)。即解决问题、求助两项相成熟型因子得分较高,幻想、逃避、合理化、自责等不成熟型因子得分依次降低,说明志愿者人群的应对行为总体表现为成熟性。总结个体应对行为类型的分布,成熟型、不成熟型、混合型的比例分别为85.10%,14.90%,0%。2.3 应对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应对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相关方向的应对因子分化成两种行为类型,即“解决问题-求助”与“逃避-幻想-自责-合理化”;组内变量的正相关高于组间变量的负相关。

2.4 应对行为类型与得分达标数的关联性分析 根据各种应对因子的作用效应,将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归为成熟型,而自责、幻想和退避因子归为不成熟型,合理化因子归为混合型[8]。成熟型志愿者342名(82.2%),全部达标者为169名(占成熟型志愿者的49%),74名不成熟型志愿者中全部达标的人数仅为2人,见表3。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行为类型的人员达标情况存在差异(χ2=129.7,P<0.001),应对行为类型和达标项目数有关联,但列联系数C仅为0.22,说明关联程度有限。

表3 应对行为类型和得分达标项数的关联性(n)

2.5 应对因子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就作用效果而言,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活动前培训和危机意识及应变能力的缺乏等影响较为普遍,除支持的利用度为正性因素外,其余多为负性因素。主观的支持度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在具有单一作用的变量中,社会总支持度则对自责有抑制作用,但客观支持度、自我的灵活性和志愿者经历对成熟型应对因子有促进作用,而自我的刻板性和学生干部经历的缺乏则作用相反,见表4。

注:应对因子为应变量;影响变量为自变量;回归值为非标准化系数;系统默认值0.05/0.1为显著性标准。

3 讨 论

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会的成功举办说明大型活动的组织管理和顺利进行需要高效志愿者队伍的支持,特别是对于规避和处理活动现场的突发应急状况,志愿者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志愿者群体只有具备灵活的应对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更好地为大型活动的举办贡献力量。但目前针对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中志愿者群体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

3.1 志愿者的总体和谐程度和应对行为成熟度 通过对世博会志愿者群体的调查发现:就自我和谐情况而言,志愿者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上的得分比普通大学生低,在自我灵活性上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说明志愿者群体自我和谐程度较好;就应对方式而言,志愿者群体的应对方式在解决问题、求助两项相成熟型因子得分较高,幻想、逃避、合理化、自责等不成熟型因子得分依次降低,个体应对行为类型中成熟型的比例很高,说明志愿者应对行为总体表现为成熟型。3.2 志愿者应对方式的倾向性及个体差异 研究发现,各个应对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不同相关方向的应对因子非常明显地分化成两种行为类型组合,且组内变量间的正相关明显高于组间变量间的负相关,而合理化因子与不成熟因子呈现较强正相关,与成熟型应对因子则成负相关,说明志愿者群体在应对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群体行为倾向。志愿者个体特征和自身情况对于应对方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个体之间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而缺乏相应的培训,以及对于自我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的信心不足,则可能加深自我不和谐并影响应对行为的表现。同时,尽管应对行为类型和得分达标项数量有关联性,但是列联系数较低(C=0.22)表明应对方式的成熟程度仍然需要提高。

3.3 社会支持对志愿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的利用是应对方式的重要正性因素,对应对行为具有广泛的显著影响,而社会总支持度则对自责有抑制作用,客观支持度对成熟型应对因子有促进作用。这个结果表明,志愿者在面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相互协作并积极需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并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社会资源,提高应急处置的效果。

3.4 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研究发现,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是应对方式的重要负性因素,而作为具有单一作用的变量,自我的灵活性对于成熟型应对因子有促进作用,而自我的刻板性作用相反。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有助于个体自我和谐度的提高,而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对自我的灵活性有负项预测作用[8],自我和谐程度的降低将影响志愿者的心理健康。3.5 志愿者选拔、培训和辅导的积极意义 一方面,大型活动前严格的志愿者选拔和培训过程对于培养志愿者维护自我知觉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知觉之间的能力,使得他们提高自我的危机意识并提升对自我能力的评价,使自己不容易出现偏执倾向,培养志愿者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风险意识,也能使他们在工作中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这些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于个体的自我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大型活动的管理者对志愿者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通过分析自我冲突与矛盾的原因,纠正消极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其对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并避免心理障碍的出现,使他们身心健康、积极高效地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中。

[1]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世博志愿者[OL].Http:// www.expo2010.cn/abzyz/indexjn.htm

[2]Folkman S,Lazarus R S.Coping asmediator of emo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4(3):466-475

[3]杨润涛,徐挺.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41-343

[4]Cassidy L,M eadow s J,Catalan J,et al.A re reported stress and coping style associated w ith frequent recurrence of genital herpes [J].Geni-TourinM ed,1997,73(4):263-266

[5]卞永桥,熊鸿燕,许汝福,等.突发事件特勤应急部队人员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7):748-753

[6]肖计划,徐秀峰.“应对方式问卷”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7]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8]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等.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80-381

Study on Coping Style and I nfluence Factors of Volunteers in Emergency in Planned Special Events.

Fang X ing,H uang Peiqing, H uoL iang’an,et al.S ino-US Global L og istics Institute,S hanghai J iaotong U niversity,S hanghai200030,P.R.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ping styles of volunteers in planned special events. M ethods A total of 416 volunteersof ShanghaiExpo from 4 universitieswere surveyed,which types andmaturity of coping styles were evaluated and relativ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defined.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between volunteers and normalmodel.Scores in non-consistency(t=-4.87,P<0.001)and self-stereotype(t=13.06,P<0.001)of volunteers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model,while scores in self-flexibility(t=5.75,P<0.001) was significant higher.M aturity of coping styles of volunteerswere found relatively good,w ith coping styles of 82.2%of subjects were mature and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subjects,Relevance between performance type and the number of 6 coping styles scoreswas significant(χ2=129.7,P<0.001).In term sof influencing factors, impacts from disaccord on self and experience, self-inferiority and lack of sense of crisis and adaptability were negative,while impacts from social support,self-flexibility and volunteers’work experience were positive.I mpacts from utilization of social support,disaccord on self and experience,pre-training, sensor of crisis and adaptability were relatively common,while impacts from other factors were l im ited on certain coping styles. Conclusion Coping styles of volunteers in planned special events is comparativelymature and stable,butw ith significa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Thus to improve maturity of coping styles of volunteers through targeted interventions is necessary.

Health psychology;Coping style;Planned special events;Volunteers;Emergency;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2012-02-22)

①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 200030 ②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0732003,70772065)

猜你喜欢

志愿者个体问卷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问卷网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