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成本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

2012-09-28李萌

关键词:成本费用最大化边际

李萌

(中能建葛洲坝集团电力公司,湖北宜昌 443000)

浅谈成本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

李萌

(中能建葛洲坝集团电力公司,湖北宜昌 443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都要考虑利润最大化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分析,阐明成本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而认识成本与利润最大化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深刻认识成本因素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成本; 利润最大化; 关系

一、成本

成本(cost)是商品经济的一个范畴。它是构成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1.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当合理地划分费用和成本的界限。国内外关于成本的研究指出,传统的成本概念具有片面性,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为中心的一个完整性系统,因此,传统的成本理念已不能涵盖其真正的经济含义。成本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成本。因而成本的含义是由它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决定的。

2.成本的分类

(1)在企业管理中,成本分为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如工资、原材料投入等。隐性成本是企业用于生产过程的自由生产要素应该获得的报酬。隐性成本往往不被管理者所认识,它与显性成本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账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如企业家的时间、资本等。

(2)在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下,又可分为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会计师在账簿上记录企业在经营时发生的各项货币支出的记录,会计成本是说明过去的,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代价。

经济成本除了显性成本之外,还包括隐性成本,是所有投入生产的要素所付出的总代价。在会计账面上显示出来的经济成本称为外显(显性)成本,在会计账面上不能显示出来的经济成本称为内含(隐性)成本。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对A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进行分析比较。

表1 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分析比较(单位:元)

由于会计利润是销售收益减去会计(显性)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是销售总收益与经济成本的差异。然而,经济成本即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共同作用下的生产成本。会计利润不考虑隐性成本,可以看出,会计利润比经济利润高。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从会计师的角度看,生产A产品获得了10000元的会计利润,可以继续生产该产品。然而,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A产品的成本包括隐含的租金、利息以及工资。也就是说,如果生产A产品,就会花费10000元的成本,经济利润为0。如果继续生产该产品的话,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这是在会计成本里不能体现出来的机会成本的耗费。所以,当一个企业在做生产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能从中得到什么,还要考虑为此而放弃了什么。只有考虑到了隐形成本,才能真正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二、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但什么是利润最大呢?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利润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在现实中,无限利润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必须找到一个利润最大化的标准,证明在何时企业才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1.利润最大化的含义

企业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在经济学中,利润是总收益减去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的差额。这里的收益是企业卖出产品得到的收入,既包括成本也包括利润。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就会产生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但是,这里讲的利润只包括了超额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因为正常利润是包括在总成本中。只有当总收益等于总成本,企业处于不亏不赚的状态时,所获得的利润才是正常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在经济学上,利润是市场上决定进退的指标,只要有利可图,企业就会继续经营,没有企业愿意去做赔本生意。

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是盈利性的组织,利润代表企业新增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增加的财富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就越能体现出企业的本质,而利润作为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利润越多也表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越合理、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假设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且利润最大化是特指经济利润最大化,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约束下,企业就实现了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2.利润最大化原则

企业在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时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边际收益是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总成本的增加。如果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企业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最大值。

为了更加具体地认识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了解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如果A公司每多生产一个玩具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为50元,与其相对应的边际成本为30元,那么每多生产一个玩具就会相应地赚取20元的利润。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此时一定会继续增加对该玩具的生产要求,因为在现有的产量下A企业是没能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但是,如果A公司多生产一个玩具的边际收益为30元,然而边际成本变成了50元,那么如果企业每多生产一个玩具就会亏损20元,企业此时就必须降低其生产的数量来确保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如果企业多生产一个玩具边际收益为40元时,边际成本也是40元,由分析可以得出,不管A企业此时是否增加玩具的产量都不会影响现有的生产利润,即现有的生产水平已经使得A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所以,只有当企业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既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这就表明此时玩具的产量是最优的,也使企业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表明A企业在此时的获利能力达到了最优。

总之,当企业实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条件时,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状态,此时的企业都处在收益和成本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之中。这也就是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有时也被称作为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的原因。

现阶段各企业还是仍以“利润最大化”为宜,它最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情况。对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利润目标最能反映企业的本性,追求利润是避免淘汰、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所以,企业应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利用正当的措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3.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措施

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产品收入,利润是收入创造的,没有收入的实现,利润是无从谈起的。二是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在利润增加的同时,成本和费用的支出越少,利润就越大。本文主要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进行分析,即通过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而增加利润总额,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般来说,企业在建立了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经验管理模式之后,就应该以该目标为中心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而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其成本控制工作是否有效,会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正确合理地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实施的具体途径如下:

首先,需要在企业中对成本控制的意识加以强化。这就要求我们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要想从真正意义上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更好地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加强成本控制的意识。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就必须首先使广大员工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成本控制的作用以及降低成本的意义,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在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实行一定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由于企业树立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方向,所以成本控制作为增加利润的一个必要措施,将会使企业在更广的角度和更深的意义上把降低成本当作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其次,需要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具体方式加以改进。要想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要将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内部的生产为中心,不断延伸到对企业产品的产销供全过程的控制。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累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的经验,也有其各自独特的成本管理方法,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目标成本管理等。对此,企业应该在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借鉴国内外其他企业的经验,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来加以实施。

加强成本控制的改进是我国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只有把现代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运用到企业的实践当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步步地对现有的成本管理体系实施改革,才能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创造更好的环境,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

三、成本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

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当然,成本与利润最大化也不例外。

1.成本与利润最大化的统一

利润与成本相互统一,相互依存,没有成本就无从产生利润。当新品上市,为了开拓市场,就会尽量增加其销售的数量,这样成本也就增加了,同时利润也就增多了。所以当成本增加时,利润也会随之增多。

为了进一步认识成本和利润的统一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来进行阐述。

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销售A 产品的单位售价为10元。当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一定时,即当A产品的固定成本为4000元时,随着销售量的不断增加,变动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当销售量小于1000件时,A产品的销售收入在10000元以下时,企业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同时利润也就为负数;当销售量为1000件时,也就是处于盈亏临界点的时候,A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此时的利润为0;当销售量大于1000件时,A产品的总成本线在增加,但较之先前较为平缓,利润也由0逐渐转为盈利。通过分析得知,A产品成本增加的同时,利润也会跟着不断上升,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统一的关系。

2.成本与利润最大化的对立

成本与利润也是相互矛盾的。利润是总收益减去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成本最小化考虑的是生产问题,是在既定产量下,投入要素成本最小化或者既定投入要素条件下最大产量问题,在这里我们不考虑产品的价格因素。当然利润最大化主要考虑的还是市场问题,即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也就是考虑产品价格后的成本-收益关系。如果成本过高,利润就会低或者会毫无利润可言,甚至是亏损。当企业的产出收益一定时,如果投入成本降低,相应的利润就上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要获得高利润,实际就是要使产出成本最低。

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极力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就会忽略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企业的最大利润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都保持不变。就是说当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销售量和价格都是相对稳定的,总收益也是不变的。如果成本下降而收益不变,那么利润就会增加;但如果成本增加而收益不变,那么利润就会降低。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反映成本与利润对立关系最好的指标之一。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成本费用利润率越大越好,因为这能说明在花费等同的成本费用时,能够获得的利润会更多,或者取得同样的利润只需要花费更少的成本费用,就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更强;反之就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更弱。当然,如果这项指标越高,那么利润就会越大,也就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利润。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三项期间费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盈利或者盈利过低并不是因为产品销量不好,而是因为成本费用过高,想要提高企业的利润,就要将重点放在降低成本费用上。利润作为一种企业最终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净产出。如果企业的收益不和花费的成本进行对比,那么将会很难认识到企业这段时间发展的好与坏。但是如果投入的成本与获得的利润不一致,那么必然会造成成本利润率的不同,同时也可能造成利润与成本的矛盾,也将会对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的决策带来误导作用。

四、结论

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花费成本以获取利润。同时,利润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目标可以增加整个社会财富,同时为企业扩产资本、扩大经营规模提供了条件。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我们还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企业只有综合使用,才会收到最佳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保证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础,处理好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利润。

综上所述,企业经营管理应该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始终站在利润最大化与成本协调的立场上去谋求维持和发展,保持正确的经营方向。

F 275.3

A

1672-6219(2012)增刊-0061-03

2012-06-10

李 萌,女,中能建葛洲坝集团电力公司经济师。

猜你喜欢

成本费用最大化边际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六大问题如何化解
随身新配饰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制酒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