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资源空间均衡发展的“双轮外溢驱动”理论及承载力系数值

2012-09-26宋健坤

城市观察 2012年3期
关键词:增长极驱动价值

◎ 宋健坤

一、资源概念①与区域资源的价值②

资源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性概念。是指由自然生态资源、经济增量资源、人文社会资源三大子系统在空间环境系统涵盖下构成的整体,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是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资源系统的整体功能效益不仅是三大资源子系统效益的简单代数之和,更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约束下,由三大子系统发展变量所代表的社会、经济、自然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表现,是在各子系统优化的前提下,整个大系统达到的科学和谐状态。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各种各样的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结构复杂的资源系统。每一种资源内部又有自己的子系统。资源系统按照性质分为三类。

(一)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是指一切物质资源和自然过程。自然生态资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根据资源的再生性,可以将资源划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但是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的区分又是相对的,如石油、煤炭是非再生资源,由于它们是古生物(古代动、植物)遗骸在地层中经过物理、化学的长期作用变化的产物,这就证明二者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另外,自然生态资源的属性还包括“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者缺一不可。

表1 自然生态资源的分类

(二)经济增量资源

经济增量资源并非指向经济物品本身,而是人类社会经济体系在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开发出来的附着于物品之上的使用价值。经济增量资源只是经济资源的潜在形态,只有在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潜在的经济资源才有可能被纳入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之中变为现实的经济资源。经济要素是经济资源系统的内部形态,经济资源是经济要素系统的外部形态,其间并不能实现简单地一一对应。经济增量资源的物质载体是经济物品。一种物品可承载多种资源功能;一种资源功能亦可由多种物品所承载。

(三)人文社会资源

人文社会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人文社会资源最集中的体现,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就是直接的生产力,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手段。在当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文社会资源的特点是具有社会性、继承性和主导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类在把前人创造的财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创造了新的财富。正因如此,科技要素才不断向生产要素中渗透,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加速了科技的发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类在把前人创造的财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不断创造了新的财富。

(四)区域资源的价值

资源是系统性的整体,无论是各子系统之间,还是它们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每个相关系统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都按一定的方式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在动态变化中实现着各自的有序循环。由于空间环境系统既涵盖自然生态资源、经济增量资源、人文社会资源,又对其具有反馈作用,因此,自然生态资源、经济增量资源、人文社会资源的发展与空间环境系统的发展,同时还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这些既矛盾又平衡的关系,使各系统按照各自的规律,实现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只有全面地开发和综合利用“三位一体”的资源系统,三大资源才能不断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区域资源的价值是由自然生态资源、经济增量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这三部分的价值体系构成。

二、空间价值③

(一)空间价值的内涵

由于资源是由自然生态资源、经济增量资源、人文社会资源三大子系统在空间环境系统涵盖下构成的整体,所以我们判定:资源价值一定是呈现系统性特征的资源价值的统一体。因此,我们称“资源价值”是由自然生态资源价值、经济增量资源价值、人文社会资源价值这三大子系统在空间环境系统涵盖下构成的价值整体。

“人文社会资源价值”是人文社会资源最集中的体现,其呈现的价值表现为人类创造力价值。因其具有地域性特征,往往体现于地表空间之上,所以,我们将资源价值体系中“人文社会资源价值”部分提升为“人类创造能力的价值”,将这类标的物统一视为“空间价值”的涵盖之内。即“空间价值”是对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的地表之上的空间范畴内的人类创造能力之和的价值进行评估”。

(二)空间价值评估方法④

对于客观世界的价值评估,在理论上演绎至今,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对地表之下(含地表)的自然形成资源进行评估;二是对地表之人类创造所形成的资产(货币资产)进行评估。但是“对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的地表之上的空间范畴内的人类创造能力的价值进行评估”,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内理论与实践的缺失。现在,我们命名这种“空间的创造能力的价值”评估方法为“空间价值评估”法。因为,这是在对资源、资产两大类标的物进行有价评估后,对第三类广义资源开展评估,所以我们还可以称其为“第三价值评估”。

“空间价值评估”原则的建立,使区域总价值的评价,在理论上真正实现了“资源评价的完整性”。这样:区域总价值=自然资源价值+资产价值(包括货币资产价值)+空间价值。这将使区域总价值的评估和计价成为可能。

三、空间均衡理论中的反逻辑剖析

资源空间的差异化决定空间发展存在“非均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批判地吸收传统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精华的同时,要创新思维,实践 “空间均衡”理论,通过对“空间结构”的整合,使存量空间得到优化,使资源空间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均衡”发展。目前,理论界对空间均衡发展问题的探索,一直沿袭“要素结构”优化理论,主要代表学说是区域经济学所沿用的比较优势理论、增长极理论、梯度理论等。其理论实质,均具有“拉大”区域空间发展失衡距离、“扩大”区域空间发展差距的“功效”。这导致了在指导当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

(一)“比较优势”锁定失衡间距

亚当·斯密首先提出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原理。这一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其后,赫克歇尔—俄林等经济学家提出了静态禀赋比较优势理论。

从比较优势这一理论的逻辑发展脉络看,都是通过局部的、个体化的“比较优势”的积累,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再平衡”。其实质,是以“比较优势” 锁定现存的区域不平衡差距,再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来不断扩大彼此的间距。所以该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结果证明其是反逻辑的。

(二)“增长极”拉大失衡间距

佩鲁提出的增长极原理。其逻辑设计是将经济空间设计为计划经济空间、力场作用经济空间、均质经济空间三种类型。罗德温首次提出增长极的空间含义。其后布代维尔发展了这一理论,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系统地从理论上将增长极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理含义,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还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区域结构),着重强调增长极的空间特征。赫希曼提出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影响:“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其思想是试图通过经济政策改变落后状况,这只是一厢情愿。正如繆尔达尔在《累积因果论》中阐述的那样: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地区差距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条件好而且发展快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为自己积累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从而遏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落后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处境也就日益恶化。

(三)“梯度推移”失衡使间距放大

弗农将 “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⑤,引入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创立了“梯度推动”理论。他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并指出,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他认为,科技进步引发的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等大多源于高梯度地区。并强调,梯度推进的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以及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梯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事实却是进一步拉大了彼此失衡的距离。当今世界,无论是洲际的宏观区域,还是国家之间的中观区域,或是国内的微观区域,其发展都存在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 “非均质性”。这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其二是 “空间割据性”。这一点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更具有普遍性,现今的经济体大都处于“分割”状态的空间结构中,若不首先打破彼此割裂的“马赛克”式的空间结构,构建统一的、一体化的空间结构,“空间均衡”就不能最终实现。

四、空间均衡发展的“双轮外溢驱动”理论

资源空间理论中提出的“空间均衡”发展,是以“双轮外溢驱动”为论理依据,为解决区域空间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路径。

“双轮外溢驱动”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内的空间结构中同时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增长极,选择培植并发展其中的处于整个空间中起支配地位的成对应状态的一对增长极,再由这对增长极分别承载并驱动各自增长极的辐射发展,最终使这对增长极所覆盖的全部区域聚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空间的均衡发展的起全局性作用的经济发展理论框架与运作机理的总称⑥。

“双轮外溢驱动”模式的常规运作机理:两大增长极间相互的“辐射”,将增长极的有效能量,通过彼此外溢驱动产生的波幅,逐级向“两级”及所覆盖的次发达、欠发达区域“输送”,实现两大增长极群间的资源流动间距缩小和流转周期降低;最终将所涵盖的更广大范围的多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增长区域连接成为“均衡”的“一体化”。这个发展过程既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也符合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依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⑦:一个双星系统会通过引力辐射的形式损失能量。尽管这种能量损失一般相当缓慢,却会使得双星间的距离逐渐降低,同时降低的还有轨道周期。天体中已经发现双星系统公转周期变化率为每年减少76.5微秒,即其半长轴每年缩短3.5米。从现在开始计算,两星旋近至合并需300,000,000年的时间。这一运行机理在1925年得到观测验证。

这说明,客观存在的成对应状态的双星运行过程,是在同心的约束下,在各自驱动力作用下,沿着各自轨道独立运行,最终实现由逐渐接近到相互融合。

图1 双星系统引力辐射图

“双轮外溢驱动”过程是实现空间聚合的过程,同时亦是实现空间均衡化的过程。空间均衡发展是由客观存在的各空间现状及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开发条件的成熟度与否决定的。非均衡的空间要想实现均衡发展,必须将有限的物力和财力集中到综合条件比较优越、效益最为显著、对整体起带动作用的、成对应状态的两大经济增长极,使其尽快实现提升和拉动区域空间的发展走向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讲,双轮聚集、拉动和外溢作用的产生过程,就是实现空间发展的聚合与均衡的过程。

利用“场方程的积分”来计算属于两个静止质点的“场”,就可以推算出其牵引力轨迹。为简便推演,我们把物理学中的牵引力公式应用到双轮驱动理论中,牵引力F相当于驱动力,重力G相当于经济总量,摩擦力系数相当于承载力系数,得到下面的公式

式中G——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G由资源总量、资产总量和空间价值⑧三部分组成,分别用A、B、C表示。即

其中,A=a1+a2+…+ai,B=b1+b2+…+bj,C=c1+c2+…+cn,且A、 C均以无形资产计价法表示。

根据资源空间理论,我们把资源分为十类,资产分为五类,空间价值分为五类。分别表示如下:

a1——矿产资源

a2——金融资源

a3——人力资源

a4——水资源

a5——土地资源

a6——环境资源

a7——能源资源

a8——粮食资源

a9——运输资源

a10——通讯资源

b1——房地产

b2——机械设备

b3——长期投资性资产

b4——流动资产

b5——企业价值

c1——资源空间承载力

c2——资源空间驱动力

c3——资源空间辐射力

c4——资源空间整合力

c5——资源空间支撑力

由此,公式①可表示为

以《2010年中国各省市发电量和耗电量情况》为例,经过统计分析,我们从中得出中国各省市地区的电能供给率数值,依照“恒值”取值“大于1”部分去掉的原则,承载力系数所确定的合理取值区间即为:0≤≤1。

根据驱动力公式

我们通过量化手段求得各区域空间相对独立的驱动力F,进而为实现各区域空间发展的均衡,解出通过“增量手段”缩小彼此间差距的经济总量G,以及承载力系数(0≤≤1),这就为解决区域空间均衡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量化的路径及方法。

“双轮外溢驱动”的过程,是实现空间结构在同心约束下的一体化过程。通过实现空间结构一体化,进而实现使用资源的效率化。这就要求在空间优化过程中,必须将客观存在的“N”个独立的空间体打碎,构建符合同心约束下的“空间结构”体,实现空间优化目的。

图2 波形叠加图

表一 2010年中国各省市发电量和耗电量情况取值表(单位:亿千瓦时)

在“双轮外溢驱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解决双轮外溢辐射力方式的问题。物理学上的波形叠加理论提示:在叠加时,如果是正向叠加,会使能量加大,波幅增强,若是反向的,就会使能量抵消,波幅变小。(如图2所示)绿色和蓝色的波是原始波形,红色是叠加后的波。这说明:如果双轮外溢驱动是非同质化的,相互间是彼此促进的,产生的效应则是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双赢;如果双轮外溢驱动是同质化的,是彼此恶性竞争的,产生的效应就会相互抵消。

“双轮外溢驱动”理论类比要求“双轮”所对应的两大增长集群的产业发展,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产业匹配度,各自产业发展应具有差异性特征,彼此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产生的效应是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在实现双赢后,迈向一体化进程,如果相互间产生恶性竞争或具有排他性作用力,产生的效应是相互抵消,最终将难以实现从非均衡到均衡直到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根据以上论述,可得出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

结论一:驱动力F是受经济总量G控制的,若要实现空间均衡发展,必须加大非均衡一方投入;

结论三:双轮外溢驱动是受一体化影响的,若要实现空间均衡发展,这两个成对应状态的驱动力必须在同心的约束下发力;

结论四:双轮外溢辐射力方式是受叠加方向制衡的,若要实现空间均衡发展,必须关注双轮驱动力构成的产业避免同质化。

五、“双轮外溢驱动”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双轮外溢驱动”原理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过应用。如:美国经济在开发和优化过程中,就是首先利用后发优势,在美国东部沿海先行积聚力量,迅速形成了纽约、费城、波士顿、匹兹堡等城市群,构成美国本土东部“增长极”;而后利用美国开发大西部时制定的“增长中心战略”,迅速在本土西太平洋沿岸建成了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等城市群,构成美国本土西部“增长极”;随着美国两大增长极轮辐外溢的驱动效应,助推芝加哥等本土中部城市群崛起,最终使美国东西部在聚集、承载和辐射过程中,形成一个均衡发展的一体化的“空间优化”体。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主要是依靠东部“轮辐”,即由东部三大经济增长极所带动。随着东部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源缺乏、要素成本上升、水资源、环境资源承载力压力日益加大等诸问题,经济效益提升的空间变得有限。虽然西部轮辐的发展在加快,但目前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依然巨大,因为产业溢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只靠东部“单轮驱动”发展,缺少“西部资源轮辐驱动”的互动,“中心轴带”所受制约的瓶颈日益加重。轴带支撑力不足,承载和驱动作用不强,可能产生“断裂”的风险。

东线城市的资源空间拓展模式是:从产业增长极的特性出发,大力鼓励东部港口城市建设港口,发展海洋经济,向海洋拓展空间。

中部将成为未来聚集、承载、驱动东西部的轴带,是改变和提升中国整体经济效率和激发潜在动力所在,是整合中国经济和区域结构的主要区域。中部的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侧重通过产业空间的整合来实现经济增量发展,通过增强中部区域的经济增量,提高对人口的吸纳能力,迟滞人口群向东部流动,降低东部区域发展的诸要素成本压力。

中线拓展资源空间的关键点在于构建中部城市群,实现土地资源在地域空间的集约化经营,提升规模经济水平,实现该区域经济增量发展,最终形成以核心城市带领其周边中小城市共同高速发展的格局。

西部地区国土资源丰富。据统计,广义的西部国土资源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71.51%,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68%,树林面积占全国的56.39%,湿地面积占全国的50.42%,矿产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中国西部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一些资源性城市还存在盲目、无序开发,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西部拓展资源空间的关键应是发展与资源深加工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西安、重庆、成都为三大核心的“中国西部高科技产业走廊”⑪,迟滞人口东迁和反向虹吸东部人才、技术及资金,将被动承接转变为“提高门槛‘以我为主’的主动承接”,为西部大开发在战略上构筑新的“轮辐”,聚集新的驱动力。

图3 中国经济“双轮外溢驱动模式”图

从省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例如在东部地区的山东省境内,以青岛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与以济南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构成山东省境内的“双轮外溢驱动”;中部地区的海南省境内,以海口为中心城市与以三亚为中心城市,构成海南省境内的“双轮外溢驱动”;以西部区域跨省为例,构成以西宁和兰州的“双轮外溢驱动”以及以成都和重庆的“双轮外溢驱动”。

因此,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格局,必须是东西部协调促进的双轮外溢驱动的发展模式。在充分发挥东部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加快形成西部资源的轮辐效应,在形成东西两个强大的驱动力之后,共同助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双轮外溢驱动”原理,对当今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东西部非均衡发展问题,乃至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均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通过“双轮外溢驱动”原理的运用,充分证明在“空间均衡”发展的实践中,可以使资源空间的拓展沿着内生性发展的逻辑进行。这对于有效缩小和解决空间的非均衡发展,提高“资源空间”的使用效率,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均十分有效。同时,这对当今世界各国而言,改变其以往传统的资源空间拓展逻辑,即沿着“外生性”发展逻辑进行“空间交易”模式,极具启示意义。

注释:

①宋建坤.资源空间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②作者本人定义。

③作者本人定义。

④作者本人定义。

⑤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⑥作者本人定义。

⑦阿尔拉伯·爱因斯坦.相对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第186页.

⑧宋健坤.资源空间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⑨作者本人定义。

⑩作者本人定义。

⑪宋建坤.资源空间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4页.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0.

[2]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6.

[3]宋健坤.资源空间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37.

[4]阿尔拉伯·爱因斯坦.相对论.重庆出版社,2006,11:186.

[5]宋健坤.关于建议加快打通中国西部高科技产业走廊的建议.资源安全指数网,2010,10,15.

猜你喜欢

增长极驱动价值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西海岸增长极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