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气分析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观察

2012-09-25于睿淼于靖波陈英孙珺于晓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2期
关键词:代谢性酸碱毛细

于睿淼 于靖波 陈英 孙珺 于晓华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又称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1]。毛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发病急、病情重。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低氧血症,了解其血气的特点,对治疗该病有重要意义。我们对78例患儿进行了血气分析检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毛支患儿78例,男57例,女21例;年龄1月~1岁5月,平均月龄6.6个月。

1.2 方法 入院后未接受液体治疗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集动脉血。应用美国GEM Premier 3000型血气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包进行检测。

2 结果

78例毛支患儿动脉血气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78例毛支患儿动脉血气测定结果

血气测定结果,71例(91.03%)PaO2降低,74例(94.87%)SaO2降低,40例(51.28%)PaCO2升高。根据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70例(89.74%),代谢性酸中毒4例(5.13%),呼吸性酸中毒1例(1.28%),正常3例(3.85%),有96.15%有不同程度的酸碱失衡。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见于1~6个月的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气肿或肺不张。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1]。

该病的高发季节为每年12月至4月(即冬春季),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及喘憋、发热,个别有较重的憋气。其发病机制是当病原体感染患儿后,病原体主要侵及75~300μm的毛细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有细胞破坏物、纤维素堵塞、出现上皮细胞坏死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炎症可以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病变部位主要是毛细支气管。基本病理改变为病毒感染引起毛细支气管壁水肿、增厚、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分泌物排出困难,导致毛细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2]。

本研究血气测定结果,71例(91.03%)PaO2降低,74例(94.87%)SaO2降低,40例(51.28%)PaCO2升高。提示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性大。有96.15%有不同程度的酸碱失衡,主要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70例(89.74%),代谢性酸中毒4例(5.13%),呼吸性酸中毒1例(1.28%)。低氧血症比率最高、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次之。这说明低氧血症在毛支患儿中占重要地位。

血气参数中,pH是指血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是判断酸碱平衡的总指标,正常人血液pH值为7.35~7.45,凡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而pH正常也有三种情况:①正常人;③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③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并不能排除酸碱失衡[3]。PCO2是动脉血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参考值为33~46 mm Hg。主要反映肺泡通气功能,PCO2升高是肺泡通气不足,PCO2降低是通气过度。还可诊断呼吸性酸碱失衡,判断代谢性酸中毒是否代偿,判断是否有Ⅱ型呼衰(PCO2>50 mm Hg),如PCO2>65 mm Hg,可有肺性脑病。BE参考值范围为(0±3.0)mmol/L,代谢性酸中毒时,BE负值增加,代谢性碱中毒时BE正值增加。PO2是判断低氧血症的最好指标,还可判断有无呼衰[4]。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其原因有肺炎合并腹泻、尿毒症、糖尿病、休克伴高热和通气过度、水杨酸中毒等。呼吸性碱中毒的特点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降,pH上升;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为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H上升下降;两者共同的结果为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降,而pH变化不大或接近正常[5]。本研究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70例(89.74%),主要考虑与患儿的通气过度有关。

pH值异常是失代偿性酸碱失衡的主要特征,但pH正常时,并不意味着酸碱一定正常,因其反映了患儿机体对酸碱失衡的调节功能和代偿程度。一般情况下,单纯性酸碱失衡较混合性多见,失代偿时pH反应灵敏,故其诊治较易,对病儿危害相对较轻。本研究结果表明79.49%的患儿pH值在正常范围。所以,临床对严重混合性酸碱失衡,尤其是pH反应不灵敏的非一致性酸碱失衡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总之,血气分析的各项参数,对临床医生及时掌握和纠正患儿的酸碱平衡紊乱、低氧血症情况,改善肺泡通气功能,判断患儿的呼衰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同时血液分析为深入了解病情,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指标和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病情严重程度的估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7-1201.

[2] 黄宁,胡晓红,徐世侠.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理探讨.华西医学,2004,19(2):290.

[3] 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98-502.

[4] 白雪梅,王莹,李壁如.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的监测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2):126-128.

[5] 江载芳.实用小儿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3.

猜你喜欢

代谢性酸碱毛细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酸碱滴定法测定香菇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酸碱体质与酸碱食物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三种不同毛细芯的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Apgar评分与脐血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病情评价中的临床意义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