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胶质瘤手术治疗68例疗效分析

2012-09-18尹春高广忠殷荣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2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星形开颅

尹春 高广忠 殷荣健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居首位,约占50%,手术切除是当前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在保证不影响神经功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复发,是手术治疗胶质瘤的原则。目前国内在脑胶质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手术方法包括肿瘤全切除和次全或大部分切除两种,但终因胶质瘤为恶性肿瘤,手术预后不尽理想。我们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6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龄34~61岁,平均45.7岁。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意识障碍以及癫痫等,所有病例均经头颅MRI增强确诊;肿瘤部位:额叶26例,颞叶29例,顶叶6例,枕叶4例,侧脑室2例,丘脑1例;病灶范围:<3 cm 11例,3~5 cm 41例,>5 cm 16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全在显微镜(蔡司,S88)下行肿瘤切除,其中全切49例,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19例,手术体位采用仰卧、俯卧、侧卧位。根据CT或者MRI影像学形态采用相应冠状入路19例,经翼点28例、颞部入路18例,顶部入路3例[1]。术前30 min予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压,减轻肿瘤周围水肿,术中选择距离肿瘤最浅部位脑沟切开蛛网膜,放出脑脊液,从而降低颅内压以提供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术中在显微镜下沿瘤周水肿带分离,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对于非功能区肿瘤可切除肿瘤及周边水肿脑组织1~2 cm,对于功能区的肿瘤,应在肿瘤边缘进行切除,对界限不清的较大肿瘤,先行瘤内切除,内减压后再沿周围胶质增生带分块切除以减轻创伤。

2 结果

本组患者在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全切49例,次全切15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病理证实:Ⅰ级星形细胞瘤14例,Ⅱ级星形细胞瘤28例,Ⅲ级星形细胞瘤17例,Ⅳ级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9例。术后行标准的放、化疗综合治疗63例。本组病例经过治疗出院时恢复良好的47例,好转的17例,偏瘫、失语4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经过对68例病例进行随访1~5年,患者恢复正常42例,26例复发,其中16例为大部分切除的患者,12例再次手术死亡4例14例拒绝再次手术,死亡6例。

图1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光动力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

到目前为止,最可靠、最行之有效的治疗仍是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或者化疗,消灭残存肿瘤细胞,且疗效是肯定。胶质瘤具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的特点[3],除了手术治疗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疗效较好外,Ⅲ、Ⅳ级胶质瘤预后很差。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肿瘤,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并尽可能保护大脑重要功能区域[3],胶质瘤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

手术治疗可分为:传统开颅肿瘤切除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立体定向开颅术治疗,传统开颅肿瘤切除术常根据视觉来判断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界限,手术者因辨别不清肿瘤和正常脑组织而误损重要功能区,对于位置较深在肿瘤,因视线不清等问题,术者通常较保守,术后肿瘤残留较多,复发率高,有时为了术中准确暴露肿瘤,开较大的骨窗暴露大面积脑组织,从而加重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4],影响神经功能和术后恢复,而显微外科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有一定优点,显微镜下肿瘤与正常脑组织更易于分辨,正常脑组织呈现是光滑的、白色的、血管相对较少而质地较韧的组织,而肿瘤组织血管较多,颜色暗红质地脆[5],且手术视野的扩大,可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尽可能将手术损伤的程度减到最低,最大程度的保留脑组织的功能[6],对周围结构损伤小,从而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68例,与以往开颅手术切除比较,手术效果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的同时,努力保护和改善脑功能是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最终目标。显微手术拥有传统手术不具备的诸多优点,使肿瘤全切率大大增加,显著提高了手术疗效,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

[1] 赵继宗.颅脑肿瘤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8-234.

[2] 纪宇明,战丽美.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71例临床分析.河北医学,2007,13(5):523-525.

[3] 苏科,易石坚,向征.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优势分析.医药产业资讯,2006,3(12):34-35.

[4] 黄小平,陈建良,张清平,等.脑胶质瘤146例手术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6,4(3):215-218.

[5]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02.

[6] 马国峡.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探讨.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4):114-115.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星形开颅
基于BOPPPS 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进修医师显微外科培训中的应用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肛门内镜显微外科手术用于直肠少见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化体内诱导研究进展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