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与中国海洋产业生产效率
2012-09-23周明华
周明华
(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一、引言
中国能源、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没有体现真正的价值。近10年来中国进行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体制改革,结果是生产要素价格出现上扬趋势,从当前态势分析,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趋势还将延续。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已经对我国各个产业形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面对日益高涨的成本,生产者选择主要有:一是提高原有产品技术效率,节约成本;二是生产技术水平更高的新产品,提高收益;三是减产甚至是停产,规避成本压力。生产者做出前两种选择结果是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形成了要素的“倒逼”机制,这是政府和社会期望和乐见的结果,如果生产者做出第三种选择,意味着形成了要素的“退出”机制,结果是企业倒闭,经济下滑,这是政府和社会不希望出现的。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要素价格变化将对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农业方面,由于要素价格的差异会导致农业产生持续的内生技术变革,以节约价格过高的生产要素,产生诱致技术变迁。[1](P1153)在工业方面也出现伴随要素价格上涨,英国的制造业技术效率上升的现象。[2](P60)中国工业技术效率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处于停滞状态,而在2000年以后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要素价格对中国制造业有显著的正向效应。[3](P57)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海洋产业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倒逼”机制?如果存在,要素价格上升对生产效率影响程度如何,并没有相关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近年来,中国多个省市提出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将海洋经济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海洋产业的整体效率的提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海洋产业自身。一方面中国经过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提高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问题,迫切需要发展海洋产业。因此,海洋产业的运行效率如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于谨凯、李宝星以产业组织的SCP分析框架为基础,探讨了海洋产业市场绩效的理论模型,认为市场绩效应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来分析。[4](P20)学者在实证分析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非参数估计,例如王晶、刘大海等运用DEA模型来研究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效能,对山东半岛的经济效能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海岸带地区的海洋经济综合效率很高,充分说明总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5](P28)张彤利用DEA方法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捕捞生产效率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结合规模经济理论对考察对象的效率变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6](P10)现有文献对海洋生产效率基本是进行测算,而没有考虑影响生产效率变化的因素,显然要素价格是影响海洋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近年来的要素价格重估对中国海洋产业生产效率产生何种影响,是正向效应还是负向效应,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海洋产业技术效率的测算
(一)方法介绍
采用Fare et al使用的以产出导向的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进一步将这一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和规模效率变动,并逐期测度各个决策单元的规模报酬情况。
参考已有研究,本文选取产出指标为海洋产业增加值,是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等增加值之和;投入指标有海洋产业固定资产投入和涉海就业人员数量,其中海洋产业固定资产投入由各年固定资产投入按比例折算而来。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选择的时间范围是2001-2010年共10年,将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1年度《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二)测算结果
以沿海11省市为单元得到2001-2010年海洋产业投入和产出面板数据。利用DEAP2.1软件计算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各个省市生产率平均值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中国海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2001年以来总体上升,均值达到1.67,海洋产业在这10年间总体出现提高的现象,在2008年出现了波动,可能的原因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在2009年又重新出现快速上升。从省市来看,江苏、上海、浙江上升速度较快,天津、辽宁上升较慢。
图1 2001-2010年沿海11省市海洋产业TFP变化
三、要素价格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一)计量模型
生产效率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的原因有技术进步、需求变化、政策等因素,如何解释要素价格在生产效率变化中的作用,当前学术界没有一致的看法。海洋产业中既包含第一产业,也包含第二产业,因此要素价格是否是海洋生产效率变化的因素,可用下述计量模型进行检验:
其中,TFP表示全要素生产率;wage为各个省市的职工平均工资,表示劳动要素的价格;inprice为各个省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arprice为各个省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表示海洋产业原材料价格。αi和εit表示截面个体效应和误差项。进一步对模型的设定形式进行协方差构造式分析检验:H1:系数(β)相同,但是截距(α)不同;H2:回归斜率系数(β)和截距(α)都相同;F检验结果表明拒绝H2,接受H1,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形式。
(二)数据和变量说明
中国海洋石油、海水淡化、海洋电力等海洋产业是于上世纪末起步发展起来的,另外比较完善的海洋产业统计数据是从2001年开始,在这之前的年鉴有多项数据缺失,分析较困难,所以本文选择的时间是从2001年开始。2001年至2010年各省职工平均工资、各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及各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来自相应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并调整到以2001年为基期,2001年的价格指数赋值为100。历年各省价格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可见表1。可以看出到2010年,职工平均工资上涨到2001年的3.33倍,工业生产者购进指数上涨到1.45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到1.83倍。
表1 2001—2010年各省海洋产业要素成本的算术平均值
(三)计量结果分析
首先考虑单个解释变量的滞后效应,在检验中加入1至3阶滞后变量,并确定最佳滞后期,估计结果见表2,从结果来看,职工平均工资(wage)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nprice)确定滞后阶数为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arprice)滞后阶数为1,这说明职工平均工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影响当期海洋产业生产效率,而海洋产业生产效率相对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滞后1年左右。根据(1)式计量模型,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解释变量,估计结果如表2,职工平均工资上涨过快,对海洋产业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产生正面效应,整个模型的调整R2升至0.73,解释变量均在1%水平上显著。
表2 要素价格与中国海洋产业生产效率的计量结果
影响生产效率变化的因素不仅有生产要素价格,而且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贸易水平、财政状况都可能影响到生产效率变化,所以模型(1)为有偏一致性估计。计量结果的意义在于验证要素价格变化与生产效率变化的因果关系。单因素模型显示职工平均工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都对海洋产业生产效率具有正面的促进效应,要素价格的“倒逼机制”基本形成,对海洋产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因素模型显示,近10年来沿海11省市职工平均工资快速上涨,对海洋产业生产效率产生不利影响,表现在部分海洋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情况,如沿海省市的一些水产品加工企业因亏损退出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海洋产业生产效率产生正面效应,即海洋产业通过积极措施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这说明我国近年来的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对海洋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海洋产业分省市面板数据,使用基于DEA方法计算了海洋产业的生产效率。2001年以来,中国海洋产业主要生产要素价格处于上升趋势,其中劳动价格(职工平均工资)上升幅度最大,工业原材料上升幅度较小。计量结果显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了海洋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存在1年的滞后期,而劳动价格上升损害生产效率提高,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劳动价格上涨速度过快所致。在国家实施海洋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沿海多个省市已经将海洋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本文的结论对海洋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1.工业原材料和农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海洋产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内生因素。2001年以来工业原材料和农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政府主动调整扭曲的能源和资源价格的结果,这些生产原料价格变化对当期生产效率产生正面的影响,所以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海洋产业政策时将重点放在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不必要干预生产原材料的价格;可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使企业能够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2.沿海省市职工工资快速上升对海洋产业生产效率形成负面影响,企业应主动进行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的调整,淘汰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产品结构升级,放弃长期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低估而形成的低成本战略。
3.政府应将海洋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解决海洋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重点问题(如促进劳动节约型行业发展),适时解决海洋产业中的瓶颈问题;沿海省市可降低外部人员流入门槛,这样可适当平缓工资过快上涨带来的压力。
[1]Yujiro,Ruttan.Factor prices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1880–1960[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0,(5).
[2]Antras,Hans-Joacchim.Factor prices and productivitty growth during the British indusrial revolution[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03,(1).
[3]叶振宇,叶素云.要素价格与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4]于谨凯,李宝星.我国海洋产业市场绩效评价及改进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7,(2).
[5]王晶,刘大海,李朗.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效能评价与分析[J].海洋经济,2011,(6).
[6]张彤.基于DEA的中国海洋捕捞产业动态生产效率[J].中国渔业经济,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