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片形吸虫病的普查与防治
2012-09-22王世明
王世明
(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 海口 570100)
最近,我们陆续接到海南海口市东北地区有耕牛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报告。为了全面了解该地区牛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情况,及科学合理防制牛肝片形吸虫病。笔者利用春防秋防及平时下乡出诊的机会,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用1年多的时间在海口市东北部地区的府城、灵山、龙塘、旧州等乡镇对牛肝片形吸虫病进行普查。
通过对该地区南渡江流域一带的4个乡镇112个自然村,2 462户农民所养的4 996头耕牛进行牛肝片形吸虫病普查。
1 材料方法
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根据牛肝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在海口市发病分布情况选择以下调查点,选用海口市琼山区的府城、龙塘、旧州以及海口市美兰区的灵山镇作为调查对象。
1.2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肝片形吸虫系世界性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多呈地区性流行,在我们海南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肝片形吸虫的宿主范围较广,主要寄生于黄牛、水牛、羊等反刍动物。患畜和带虫者不断地向外界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环境,成为本病的感染源[1]。
动物长时间地停留在狭小而潮湿的水田牧地上放牧时最容易被严重感染。舍饲的动物也可因从低洼、潮湿牧地割来的牧草而被感染[2]。
温度、水和锥实螺是肝片形吸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虫卵的发育,毛蚴和尾蚴的游动以及锥实螺的存活与繁殖都与温度和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肝片形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及其季节动态是与各该地区的具体地理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3]。
肝片形吸虫病在多雨年份,特别是在久旱逢雨的温暖季节可促使其暴发和流行,动物的感染,在南方地区,由于雨水充沛,温暖季节较长,因而感染季节也较长,不仅在夏、秋季节,在冬季也可感染[1]。
牛肝片形吸虫病是海口市东北部地区养牛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在海口市东北部地区的府城、灵山、龙塘、旧州等乡镇由于该地河流小溪多,水塘水域多,终年积水的水田多,且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在该地区水域广泛分布和农民有在水田、水边放牧的习惯,所以在该地区感染牛肝片吸虫病的牛很多。
1.3 样品采集与检查
1.3.1 样品采集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确定调查对象后,在发病较严重的地区,进行分点采样。主要采耕牛拉的最后尾粪每头约20~50g做为原料,共采样本4 996份。
1.3.2 检查方法 用自然沉淀法检查吸虫卵:取粪便约5~10g,放在干净的烧杯内,加水搅拌,充分混匀称悬浮液,然后用双层纱布过滤至另一干净量杯中,滤液静止20min后,将上清液倒掉,再加水沉淀,再静止20min,倒掉上清液,如此反复3次以上,直至上清液澄清为止,把上清液倒掉,用吸管吸取沉渣滴加1~2滴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10*10放大倍数下镜检,发现形态与结构虫卵为肝片吸虫卵(虫卵淡黄色,椭圆形,双层壳膜,一端有卵盖,卵中有1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颗粒)。
2 结果分析
通过对海口市东北部地区南渡江流域等地的府城、灵山、龙塘、旧州等乡镇存栏的耕牛的肝片形吸虫病的采样检测,结果分析如表1。
表1 海口市东北部的南渡江流域部分地区牛肝片形吸虫检测统计表
通过检测发现有995头呈阳性,阳性率为19.92%。
3 牛肝片形吸虫病的治疗及效果
根据检测分析结果,对检查出阳性的耕牛995头,进行药物分组治疗。
3.1 用硝氯酚治疗
对在府城、灵山地区出现阳性的牛只518头,用硝氯酚灌服治疗,按每公斤体重3~5mg灌服。第一次用药后,隔一个月后再灌服一次药物,发现治疗成本低效果不错,中等膘的病牛只需2~3个月就可恢复足膘,极消瘦的牛需半年才能恢复足膘。
3.2 用三氯苯唑治疗
对在龙塘地区出现的阳性的牛只共295头,用三氯苯唑(肝蛭净)灌服治疗,按每公斤体重10~15 mg制成混悬液灌服治疗,发现中等膘的病牛只需1~1.5个月就可以恢复足膘,极消瘦的只需3~4个月就可以恢复足膘,治疗效果极好,此方法在本地区应大力推广。
3.3 用三氯柳胺治疗
对在旧州地区出现阳性的牛只共182头,用三氯柳胺(肝3号)治疗,按每公斤体重25~20mg灌服,每天一次连服2d,此方法治疗的病牛需要4~5个月才能恢复足膘,虽然治疗效果不错,但此方法成本大治愈期长。
通过使用以上三种不同药物分组治疗病牛共995头,发现康复效果显著,大部分服药一个星期后即长出新毛,逐渐的长膘。
4 预防措施与体会
4.1 定期驱虫
肝片形吸虫病的主要传播源是病畜和带虫者,感染的病畜往往呈慢性型,因此,每年春秋季应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
4.2 加强牛舍卫生管理,净化饲养环境
每天清除牛粪,并将牛粪集中堆集发酵杀死虫卵,特别是驱虫后的粪便。其他家畜的粪便也要经生物热处理后使用,尽量减少感染源。
4.3 加强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首先注意动物饮水和饲养的卫生,肝片形吸虫虫卵对干燥环境很敏感,在完全干燥下迅速死亡。因此放牧要选在地势较高或干燥地方。同时牛的饮水最好选自来水或流动的河水,保持水源清洁,预防感染。其次,满足其营养需要,增强牛只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4 消灭中间宿主
灭螺是预防牛肝片形吸虫病的重要措施,在冬季干旱时排放干山塘、水田。田坑进行晒干灭锥实螺,也可以在干季大小河流水少时,用化学药物灭螺,如施用1∶50 000的硫酸铜,2.5mg/L的血防67及20%的氯水均可达到灭螺效果,也可以饲养家鸭,消灭中间宿主。从而达到消灭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的目的。
4.5 尸体处理
发现病死于肝片形吸虫病的动物尸体和检疫发现患有该病的动物肝脏,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4.6 彻底消毒
定期消毒场地,消毒的药物要有两种以上交替进行,消毒包括牛舍、四周墙壁、隔栏等,夏季注意杀蚊子、苍蝇等,预防感染其它寄生虫。
[1] 孔繁瑶.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9
[2] 郭万来.牛肝片形吸虫病的治疗[J].畜牧兽医杂志,2005,24(1):46.
[3] 张义兵.牛肝片形吸虫病及其防治[J].新疆畜牧业,2008,2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