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梗阻性黄疸CT诊断分析
2012-09-20刘勇刘英
刘勇 刘英
CT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胆道梗阻的部位,鉴别梗阻的良、恶性病变。我们分析了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CT表现,以总结判断其梗阻部位和梗阻性质。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86例,男 28例,女58例,年龄 27~74岁,平均年龄59岁。
二、腹部CT检查 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平扫,取仰卧位,8mm层厚、间隔扫描,梗阻部位即病变区域以3~5mm薄层扫描,从肝顶扫至胰头。75例行CT增强扫描,经肘前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优维显100ml,速率3.5ml/s,分别于注射后25s、75s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部分患者变换体位行病灶处薄层扫描。
结果
在86例患者中,经CT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57例(66.3%),胆总管炎症 4例(4.6%),壶腹癌 4例(4.7%),胰头癌 15例(17.4%),胆管癌 4例(4.6%),肝转移癌 2例(2.3%)。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胆总管结石57例,胆总管炎症2例,壶腹癌6例,胰头癌13例,胆管癌6例,转移癌2例。与病理学检查比,CT诊断86例梗阻性黄疸的敏感性为97.5%,特异性为96.7%,诊断正确性为93.5%。
CT检查86例梗阻性黄疸的基本征象:①胆囊增大。62例胆总管胰腺段及壶腹段梗阻,除4例胆囊切除者外,42例均有胆囊扩大,其余胆囊不扩张;②胰管扩张。28例主胰管扩张,梗阻部位均在胰腺段以下,16例为良性梗阻,12例为恶性梗阻;③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依据曹氏方法,轻度扩张36例,为良性梗阻,重度扩张66例,其中38例为恶性黄疸,重度扩张14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为重度不均匀性扩张24例,均为良性梗阻;④胆总管壁改变。胆管高密度环23例,病理学检查结果19例为结石,7例为胆总管炎。5例显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内形成肿物,病理学检查为胆管癌。3例管腔变扁,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胰头周围淋巴结压迫;⑤胆总管梗阻端改变。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36例,其中15例中断部位在上一层面显示靶征,病理学证实为结石所致。31例中断部位未发现肿块,管腔密度不均匀,其中13例病理学证实为结石,19例为恶性梗阻;⑥胆管近阻塞段改变。胆管近阻塞端逐渐变细20例,均为良性阻塞,为胰头部炎症或胆总管结石所致;⑦胆管周围肿块。36例发现肿块,病理学检查证实7例为胆管癌,5例为胰头炎,11例为胰头癌,2例为壶腹癌,2例为转移癌(图1、2)。
图1 胆管癌患者腹部CT扫描 胆管扩张,肝门部胆管内可见占位性病变
图2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内见强回声团
讨论
CT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判断是否为梗阻性黄疸方面,其特征性的胆管扩张,如“枯枝征”、“软藤征”更是屡有报道。在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上,CT也具有较大优势。由于CT显示胆管阻断平面较明确,阻塞段的征象(如破坏、结石、狭窄等)及周围软组织肿块的形态,波及范围也能较清晰地显示,因此,CT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CT检查可根据胆道系统扩张的部位和范围来判断梗阻水平。
本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CT检查后,关键地解决了3个问题:(1)是否为阻塞性黄疸,即CT观察有无胆系梗阻,也就是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表现。梗阻患者CT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肝内或肝外胆管扩张。CT显示胆管的扩张是相当敏感和准确的;(2)明确梗阻的部位。根据扩张胆管的范围来确定梗阻的部位。Pedrosa等将胆管梗阻部位分为4段:即肝门段、胰上段、胰腺段和壶腹段,并用扩张的肝外胆管低密度环影的数目(层厚10mm)判定梗阻的部位。肝门部梗阻无环影,胰腺上端梗阻1~3个环,胰腺端梗阻4~6个环,壶腹部梗阻7~9个环,其定位准确率为97%;(3)分析梗阻的原因。胆管梗阻病因的确定要综合分析CT表现,任何单一征象的特异性均是有限的。胆管结石是良性梗阻的常见原因,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对结石的定性诊断率最高。肝门部梗阻常见的为肝门部胆管癌和肝门部转移癌。胰腺段梗阻可为胰头癌、胆管结石或胆管癌所致。胆总管下端梗阻可见于壶腹癌或胆总管下端结石等。
本组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CT表现:(1)胆管结石。本组57例为阳性结石,术前被准确定位和定性。胆管结石CT表现为轻度扩张的胆管远端显示高或等密度结石影,伴或不伴有胆管壁增厚。结石与胆管壁之间常有环形或新月形水样密度影,即靶征或新月征,是胆管结石一个比较特征性表现。阳性结石行CT平扫即可诊断,但对等密度结石需行增强局部薄层扫描以与胆管癌相鉴别。此外,变换体位观察,结石的位置变化有助于鉴别诊断;(2)胰头癌。CT表现为胰头部不规则增大,增强扫描显示胰头部肿块强化不明显,与明显强化的正常胰腺形成显著的密度差,以动脉期表现为典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于增大的胰头部,且常见胆总管及胰管同时扩张所形成的“双管征”表现。胰头部胆总管癌晚期侵犯胰头时难与胰头癌鉴别;(3)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及其分叉处和汇合成胆总管后2cm范围内的胆管癌,又称Klatskin瘤,此类肿瘤局限生长而远处转移少。胆管癌CT表现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呈结节或肿块样,管腔狭窄或闭塞,其上方胆管扩张。增强CT动脉期表现胆管壁明显强化或延迟强化。CT扫描尤其是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图像能清晰显示胆管癌的细节;(4)壶腹癌。CT表现全程胆系明显扩张,胆囊常增大,扩张的胆总管中断至壶腹部,壶腹部有时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肿块中度强化,但有时与十二指肠乳头处肿瘤不易鉴别。
回顾性分析86例阻塞性黄疸病例有以下体会:(1)良性梗阻以胆管结石多见,胆管扩张程度轻,尤其怀疑等密度胆总管结石时应注意鉴别。CT平扫对胆管结石常可作出定性诊断;(2)仔细观察胆管梗阻端的变化情况有利于病因的判断,如CT表现梗阻端胆管突然中断或表现结节或肿块常提示为恶性。肝门部的梗阻以恶性多见,Klatskin瘤是其最常见的原因;(3)出现“双管征”常提示胰头癌,但此为非特异性征象;(4)胆囊有无增大是判断胆系梗阻水平的一个重要的间接征象。
[1]周康荣.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19-120.
[2]王彦聚,黄松.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615-616.
[3]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66.
[4]周康荣.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20.
[5]石景森,韩玥.胆囊癌导致胆道梗阻的外科治疗.临床外科杂志,2003,11(5):275-276.
[6]敖玉国.CT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47.
[7]王文谦.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价值.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2,3(2):100.
[8]Callaghan PA,Fitzgerald A,Fogarty J,et al.New and old cardiovascular risk q123 especially in smokes.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5,12(6):542.
[9]丁严.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2):59.
[10]张剑波,林中,卢艺,等.ERCP与B型超声检查和CT对梗阻性黄疸诊断的对比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03,6:44-46.
[11]刘赓年,李松年.腹部放射诊断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8.
[12]李兆丰.浅谈CT诊断梗阻性黄疸.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23):25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