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云南省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特点及教学思考

2012-09-19秦君怡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学试题

秦君怡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纪中学,云南大理 671000)

2012 年是云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后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采用全国新课标卷。其中生物学科总分90分,包括选择题6题(1~6),每题6分共36分;非选择题6题(第29~32题为必考题,第39、40题任意选考一题)共54分。

1 试题特点

1.1 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试题所涉及的植物细胞呼吸和激素功能、动物神经与体液调节、遗传与变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等,都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见表1。

由上表统计可知,在必考题所涉及内容的75分中,必修一17分占22%,必修二16分占21%,必修三42分占46%。这与2011年新课标卷必修一43分占48%、必修二8分占9%、必修三24分占26%的知识分布形成巨大反差,这充分说明:在高考中,知识的考查是抽样的,而能力的考查才是永恒的。

1.2 强化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立足思维,重在甄别《考试大纲》中,生物学科四方面的能力要求——理解能力、实验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全卷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1.2.1 突出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彰显学科特点 一方面,试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应用;另一方面,试题直接考查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例如,第4题(6分)对四组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状况的原因分析;第29题(11分)对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与胚干重变化结果的分析;第31题(10分)探究鼠毛色异常的两种假设(基因突变的结果或隐性基因携带者的杂交)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第32题(8分)探究“鹿角效应”假说的实验分析,甚至选考题第39题(15分)也是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探究要素和综合分析能力。

1.2.2 提高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 生物学科试题图文并茂,选择题734字,非选择题2010字,总文字量达2744字(为2007年新课标卷1622字的1.7倍),而且5道题配有模式图、直方图、坐标图或表格,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从文字而且从图表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通过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完成对问题的解决。第6题“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的信息只能从直方图中获取,第29题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干重、胚干重在120h内的变化结果来自坐标图,第30题肺牵张反射中反射弧和突触的组成更不能脱离题目所给的肺牵张反射示意图来回答,从图表解读、数据处理、推理解释、假说演绎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考试的能力要求。

表1 生物试题双向细目表

1.2.3 重视考查学生生物学观点和学科思维能力第29题把生理过程还原到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在生命活动的整体层面上审视生理活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第32题用“鹿角效应”假说考查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生物学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31题通过探究鼠毛色异常原因的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既考查学生对探究实验要素的理解和掌握,又考查学生严谨、缜密的生物学科思维和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思考

2.1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研究教材、理解教材、落实教材、升华教材 经历了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高考,回头重新审视新课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竟然是如此的高度契合与统一。从生物试卷的每一道试题,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新课程三维目标在高考选拔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认真研究教材,从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层面去理解教材,本着贯彻落实课程目标的要求去实施教材,在高考复习中回归教材、升华教材,就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1.1 保证生物新课教学的时间,认真落实教材要求 按照教育部新课程实施方案,高中生物学科必修模块3个,每一模块36课时2学分,完成6学分及学业水平考试可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然而,在我省部分学校,给予生物学科的教学时间(特别是新课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甚至要求教师在高一年级用一学期的时间(每周2~3课时)完成学业水平考试,教师、学生苦不堪言。这不仅给文科学生通过学业水平考试造成困难,更使得理科学生失去了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形成生物学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最佳时机,这是高考复习中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弥补的!所以,无论是在高一还是高二开设生物课程,最关键的是开足课时。

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教师在新课教学中要潜心钻研、吃透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问题探讨”开启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之门,让“思考与讨论”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旁栏思考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让“知识链接”延伸学生学习的课堂,让“资料分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高考分数的提高不仅来源于认认真真的复习备考,更取决于扎扎实实的新课教学。

2.1.2 依纲据本进行复习备考,认真落实教材内容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本复习资料统领课堂的现象,不仅学生不带教材,老师也从来不看教材。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命题的资料是教材,更何况我们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以及学科专业术语、表达方式都来自于教材,这是学生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因此,教师不论在新课教学还是指导学生复习中,都要注重回归教材。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意识地将教材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所有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包括各种各样的图、表、图解、照片,进行图文转化,提高识图、读图、作图能力;甚至要引导学生大声地朗读教材,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专业术语和基本表达方式的语境、语感,强化学生对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记忆和书写。

2.2 认真研究选修模块的高考命题,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与以往的高考相比,新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超量给题,限量答题”,即增加了考试的选择性。对于生物学科的“二选一”,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在试卷第39题(选修一)和第40题(选修三)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事实是,在“选考”的背后,我们面临“选学”的难题!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在完成所有选修模块的教学之后,由学生在高考时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或自己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选考”其一,目前我们绝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由教师在两个模块中选择一个进行教学,学生在高考时“选考”自己学过的模块。这样做的优点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考试内容的复习;而最大的风险就是,如果所学模块的试题难度过大,将对整个学校学生的成绩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选修模块的高考命题,根据本校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进行抉择〔1-2〕。

2.3 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教材突出的亮点,以今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在5个题共42分中体现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所以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进行实验探究的教学呢?首先,要弄清楚实验探究的核心内容——实验探究要素。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所有实验探究题都是围绕实验探究要素进行考查的。其次,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落实教材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重视实习、研究性课题及科学发现史的分析,循序渐进,实现实验探究要素的逐一突破。最后,要引导学生分析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相应的试题训练实现探究要素的内化和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3〕。

2.4 注重教学过程的精细化,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从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及评分细则来看,知识点的考查越来越细,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彰显了对理科学生严谨、缜密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的选拔特质,这也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的目标定位和备考策略上,通过对高考试题和自己学生学习能力的认真分析和研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备考策略,包括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各模块的复习时间和训练强度,在模拟考试中考查的频次和赋分,以求得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例如,遗传变异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在高考中以遗传变异为背景可以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是体现“选拔性”的一个重要命题点。但从必修二在命题中所占的分值以及绝大多数学生对遗传变异的畏难情绪来看,我们应当控制适度的教学时间,降低对它的关注度。

在新课教学和复习备考中,一是要突出基础性,主要指基本结构、基本过程、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这是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二是要突出应用性,如分离定律中杂交、自交和测交的应用,自由组合定律中“ 9∶3∶3∶1”、“ 1∶1∶1∶1”的应用,一次杂交、两次杂交、一代杂交的应用,系谱图分析法、子代性状分析法的应用等;三是要关注非核心概念如“干重”“胚乳”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重视这些看似简单却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的细节。

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上,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审题习惯,精选例题和习题,带领学生认真读题,不仅是读题干而且要读相关的图形、表格,找出并勾画关键词,注重从现象到结论的逻辑推理分析过程,做到精讲、精练。其次要强化学生的答题规范,特别是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记忆和书写。一是加强教师自己书写的规范性并规范学生的书写,二是教师在核心概念、专业术语教学时尽量采用板书而不是多媒体,三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在课堂中多给学生机会,提供分享的平台,引导学生开阔思路,采用不同的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减少因为错别字带来的丢分〔4-5〕。

〔1〕章青.近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试题的变化〔J〕.中学生物学教学,2011( 1-2):86-88.

〔2〕徐连清.2011年山东理综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J〕.中学生物学教学,2011( 8):54-56.

〔3〕曾凡洪.实行平稳过渡·彰显课改理念〔J〕.中学生物学教学,2011( 9):50-52.

〔4〕胡道旭.研究生物学高考试题,探寻教学启示〔J〕.生物学教学,2012( 7):47-50.

〔5〕胡菲.2012年高考上海生命科学卷试题特点分析〔J〕.生物学教学,2012( 8):28-30.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学试题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