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调查
2012-09-18张道敏陈超丽
张道敏,陈超丽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1]。有研究表明,目前护患纠纷投诉中,病人最不满意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交流障碍[2]。可见,要适应病人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就需要摆脱传统以“硬技能”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加强软技能在提升护理品质的实践中重要性。护理软技能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个人内在和人际间的、促进技术技能和知识应用的非技术技能,是与护士的专业操作技能相对的概念[3]。与其他科相比,神经外科护士每天所要承担的工作强度和考验更大[4]。在此背景下,笔者对福建省300名神经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护理软技能现状,从而为提高其软技能水平、确保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福建省福州市抽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除休产假护士外)护士作为调查对象,根据Kendan原则[5],同时考虑到无效问卷,最后样本含量定为300人。纳入标准:①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②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③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者245人。年龄20岁~54岁,护龄为1年~30年;女238人(97.1%),男7人(2.9%);婚姻状况:未婚106人(43.3%),已婚139人(56.7%);学历:中专36人(14.7%),专科98人(40.0%),本科及以上111人(45.3%);聘用形式:在编114人(46.5%),合同制131人(53.5%);职称:护士89人(36.3%),护师79人(32.2%),主管护师71人(29.0%),副主任护师6人(2.4%)。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研究者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聘用形式、职称等。
1.2.1.2 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 由付艳芬等[3]编制,该量表由人际关系技能(8个子条目)、组织管理技能(13个子条目)、自我管理技能(11个子条目)、职业情操(8个子条目)、认知技能(8个子条目)5个维度和测谎(8个子条目)分量表组成,共56个子条目。测谎量表主要用于筛查有说谎倾向者。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非常不符合”计1分、“不符合”计2分、“不能确定”计3分、“符合”计4分、“非常符合”计5分,反向条目反之,总分为56分~28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软技能水平越高[3]。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为0.868,重测信度为0.820。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测验构想效度良好。
1.2.2 调查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7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所抽取护士进行匿名调查,调查前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内容、数据保密和匿名化处理,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由调查对象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独立完成问卷,并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5份,回收率91.67%。计算测谎题总分,删去测谎总分≥32分的30份问卷,剩余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89.09%
1.2.3 统计学方法 研究者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核对、整理和编号,并对统一编号的问卷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数据录入使用Epidata 3.1数据库,导入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统计描述、Pearson相关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见表1)
表1 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n=245)
2.2 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影响因素分析 以护理软技能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聘用形式、职称为自变量,其中以中专以下、20岁~29岁、未婚作为对照组,二元以上自变量设置哑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3个变量均进入回归模型(见表2),决定系数(R2)=0.202(P<0.001),即可解释因变量程度的20.2%。
表2 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体现状
3.1.1 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为(145.40±15.43)分,低于杨青等[6]建立的护理软技能全国常模粗分。分析各维度得分可知,认知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以自我管理技能最好,这与目前护理队伍学历的提升、素质的提高是分不开的[7]。而其他维度如职业情操、人际关系技能和组织管理技能均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职业情操最差。表明目前福建省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尤其是职业情操技能和人际关系技能。分析得分较低原因可能与神经外科特殊的护理工作性质有关。
3.1.2 改善神经外科护士职业情操是基础 与其他科室不同,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特点决定了多数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7,8],神经外科病人多数是突然情况下发生意外的,往往病情重、病程长、不确定因素多、病情复杂、变化快,病人的预后无法预料,因此神经外科护士每天要面对各种病人病痛折磨和死亡的残酷现实。提示,护理管理者应该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定期开展相关职业道德培训等,从而使护理人员能在繁重的工作中形成较好的专业态度和人道主义精神。
3.1.3 提高神经外科护士人际关系技能是重点 人际关系技能包括人际沟通、换位思考和团队合作。脑外科是危、急、重病人集中的科室,护理工作琐碎繁重、责任重大、基础护理的比重较大。因此,大多数神经外科护士在平时工作中,更多强调的是护理操作技能,而忽略了与护理对象的沟通、对护理对象的管理、人际关系能力等软技能,但这些技能对促进操作技能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而良好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已成为护士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对此技能运用的好坏直接界定了护士作为一个助人角色所起作用的优劣[10]。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加强护理软技能微观技术的培训,包括关注、倾听和合作技能培训[11],从而使护士能充分进行换位思考,理解病人需求,积极与他人合作,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①关注的微观技术(SOLER)的培养:关注的微观技术是内心感受和状态的外部表现[12],即面对病人(S)、开放的姿势(O)、倾斜上身(L)、保持目光接触(E)、关注时的自然与放松(R);②合作技能培训:抢救也是神经外科护士经常要面对的工作,而它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通过群体通力合作,才能产生巨大力量,达到良好效果。因此,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应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善于与团队其他成员沟通协作,扮演适当角色,勇于承担责任,学会奉献与宽容,乐于助人,保持团队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的影响因素
3.2.1 学历越高,护理软技能水平越强 表2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组的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最高,这与相关研究[7,13]结果略有不同。分析原因,可能与其正规的高等教育有关,学历越高,在校学习时间长,学习的知识更加系统和牢固,接触人文方面课程更多,参加与接受软技能培训机也会更多。可见,护理管理者要鼓励学历较低护士多参加相关继续教育学习。
3.2.2 老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表2显示,年龄与护理软技能呈倒“U”形,30岁~39岁护士软技能水平最高,30岁以下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40岁以上护士组的软技能又开始下降,说明到一定年龄阶段,护士的软技能有退化趋势。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不同,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由于年龄≥40岁的护理人员身体日渐衰退,难以承担夜班工作,常常退居二线,虽然工作轻松了,但自我认同感降低,加之目前护理管理者的年轻化,使这些有丰富经验的老护士心理上较难适应与调整。可见,如何合理使用和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是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3.2.3 未婚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高于已婚者 与未婚护士相比,已婚护士在工作以外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经济压力,处理更复杂的社会关系,而护士无规律的夜班轮班的工作特点减少了与家人团聚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无法承担正常家庭中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使家庭的生活质量下降,引发工作和家庭的矛盾[13]。因此,已婚护士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更多,这是导致其护理软技能水平低的可能原因。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多关注已婚护理人群,不仅要关注其工作,还应该关注其家庭与生活,积极开导和解决潜在问题,恢复并提高其工作能力。
4 小结
新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业务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软技能是护士在整体护理实践中应具备的能力,注重护理服务的被接受和被满足。因此,神经外科护士应努力形成技术水平高、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化的护理团体,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实施感动护理,从而提高服务技巧及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护理队伍的整体建设。
[1]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年)[EB/OL].[2007-05-10]http://www.moh.gov.cn/open/uploadfile/2005819308833.
[2] 赵爱平,钱萍,刘金妹,等.护士语言能力调查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8):42-43.
[3] 付艳芬.护理软技能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8:1.
[4] 李杰红,张立杰,景雪冰.从雁行理论谈手术室团队协作的重要性[J].护理研究,2009,23(2B):445-446.
[5] 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5.
[6] 杨青,李平,郑显兰,等.新护士护理软技能全国常模的研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2):177-179.
[7] 付艳芬,郑显兰,李平,等.重庆市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8):1088-1092.
[8] 赵爱平.探讨护理软技能的服务[J].上海护理,2003,3(2):58-59.
[9] 王燕.软技能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全科护理,2010,8(4):1089-1090.
[10] Gerard E.高明的心理助人者[M].第5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5-132.
[11] 沈洁,周军,白玮,等.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5,20(6):406-407.
[12] 胡静超,陶红,张静.国内护士压力源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58-59.
[13] 吴林静.长沙地区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