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45例疗效观察

2012-09-18蔡成伟郭海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3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高尿酸

蔡成伟 郭海英

(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04)

高尿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代谢紊乱现象,近年高尿酸血症作为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有学者指出,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所以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临床上既要重视降压治疗,也应重视降血尿酸的治疗。Wurzner等[2]报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以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促进尿酸排泄。也有报道认为,小剂量的吲达帕胺在联合ARB的情况下,并不会降低ARB的降尿酸作用。笔者也在近年应用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45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6年5月至2011年6月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按2005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3],同时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即血尿酸(BUA)>420μmol/L。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肝肾功能不全;③糖尿病患者;④必须服用利尿剂者;⑤服用降血尿酸药物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36例,女9例,年龄44~79岁,平均(55.3±10.2)岁;治疗组45例,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43~78岁,平均(54.8±11.6)岁。两组间的年龄及性别构成以及治疗前血压、血尿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商品名:代文,诺华制药厂生产),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吲达帕胺2.5mg(商品名寿比山,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次/d。每2周门诊随访1次,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都给予以下非药物治疗:①2周一次社区健康教育,通过语言、文字将高血压及高尿酸的科普知识介绍给患者,将高血压的定义、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方法等内容整理成册,发放给病人及家属,并定期指导其学习,督促患者定期监测血压。②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限制钠盐摄入、减少膳食脂肪、戒烟、严格限制饮酒、控制每日摄入嘌呤总量,避免富含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水产品等。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摄入足量蛋白质和钾、钙、镁等。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③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1.3 疗效评定

1.3.1 降压疗效评定

治疗前2周停用一切降压药物,作为观察期,在此期间非同日测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治疗第12周内非同日测3次血压,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后的血压。

1.3.2 尿酸浓度影响的评定

治疗前2周停用一切可能影响尿酸浓度的药物和食物,在此观察期间非同日测定尿酸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前尿酸值;治疗的第12周非同日测定血尿酸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后的尿酸值。2组治疗前后都监测血糖,血钾,肝肾功能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包SSP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SBP及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组SBP及DBP较缬沙坦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mmHg,±s)

表1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mmHg,±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SBP(mmHg)DBP(mmHg)SBP(mmHg)DBP(mmHg)治疗组(n=45) 163.3±5.3 93.3±3.4 126.3±5.4 75.2±5.2对照组(n=45) 164.2±3.2 94.5±2.6 138.7±4.2 84.2±4.3 t值 0.3945 0.3020 1.1032 1.2420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血尿酸下降并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 (μmol/L,±s)

表2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 (μmol/L,±s)

组别 治疗前BUA(μmol/L)治疗后BUA(μmol/L) t值 P值治疗组(n=45) 462.3±35.5 380.3±39.5 1.5231 >0.05对照组(n=45) 459.3±38.3 376.2±40.2 1.8231 >0.05 t值 0.3254 0.4523 P值 <0.05 <0.05

2.3 安全性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糖、血钾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所有病人均未发生心血管事件,两组各有1例出现头晕、疲乏等轻度低血压不良反应,予减量治疗,均未影响降压治疗效果。

3 讨 论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血尿酸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常高于血压正常者,且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4,5]。在尿酸与心血管病危险研究(PIUMA)中,对1720例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平均随访4年,评估总的心血管事件、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和所有原因的病死率与血尿酸的关系,显示在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中,血尿酸升高是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和所有原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6]。因此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的监测和高尿酸血症的干预,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后,降压作用明显增强[7],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血压差异存在显著意义。笔者认为可能缬沙坦与吲哒帕胺联用对高血压RAAS机制与容量机制双重阻断,同时,二者在降压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吲哒帕胺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的同时会激活RAAS系统,促进排K+,产生高尿酸,而缬沙坦能阻断RAAS系统,抵消吲哒帕胺引起的低钾及RAAS系统激活带来的血压升高。

缬沙坦是一种既能降压又能改善和纠正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8],其降低血尿酸的机制为阻断尿酸重吸收的阴离子交换途径,从而阻断尿酸在近曲小管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增加,达到降低尿酸的目的。吲达帕胺为磺胺类利尿药[9],具有利尿作用和钙拮抗作用,小剂量以降压为主,较大剂量时其附加的利尿作用才明显,因其抑制尿酸排泄而不宜应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本研究中,治疗组缬沙坦联合小剂量吲达帕胺后,降压作用加强,血尿酸值并没有因此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因为缬沙坦促进尿酸的排泄的机制,可以纠正吲哒帕胺产生的高尿酸血症。缬沙坦和吲哒帕胺联合用药在增强降压疗效的同时通过降低用药剂量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更由于两药互补的作用机制,使各自的不良反应得到抵消。故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尿酸不但比治疗前有大幅下降,而且与单一应用缬沙坦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其尿酸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配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给予患者定期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在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重视非药物治疗。

[1] Jobnson RJ,,Kang DH,Feig D,et a1.Is there a pathogenic role for uric acid in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disease[J].Hypertension,2003,41(6):1183-1190.

[2] Wurzner G,Gester JC,Chiolero A,et a1.Comparative effects of Iosartan and irbersartan 013 serum uric acid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nd gout[J].J Hypertens,2001,19(9):1885-1860.

[3]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S].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高血压联盟(中国),2005:14-17.

[4] 庄梅,方颖.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3):223-228.

[5] 毛绍芬,李玉东,冯文化.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2,4(11):1263-1264.

[6] Verdecchia P,Schillaci G,Reboldi G,et a1.Rel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The PIUMA Study[J].Hypertension,2000,36(6):1072-1078.

[7] 王怀诚,何军,王淑君.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06,18(4):143-144.

[8] 刘忠,陈君柱,朱建华,等.代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浙江医学,2003,25(7):398-402.

[9] 洪燕,贾秋萍,张延,等.口服哒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0,9(3):202.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高尿酸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警惕这些药物导致高尿酸血症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