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2-09-18王奕平何战鹏王志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3期
关键词:果糖双歧益生菌

王奕平 何战鹏 王志文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西 大同 037008)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胃肠道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及社会老龄化加快,中国慢性功能性便秘患病率明显增加[1]。目前治疗便秘的方法,除了使用各种泻药对症治疗外,微生态制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作者选用培菲康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住院和门诊功能性便秘患者94例,其中男64例,女30例,年龄50~80岁,病程均为1年以上。符合罗马III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行肠镜或X线钡剂灌肠未见明显异常,无糖尿病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及心肾功能不全,无近期服用泻药及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随机分成3组,各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3组,A组33例,给予口服培菲康420mg,3次/日,联合口服乳果糖10mL/次,3次/日。B组30例,给予口服乳果糖10mL/次,3次/日。C组31例,给予口服培菲康420mg,3次/日。疗程4周。所有患者均合理饮食,建立良好排便习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观察各项指标。

1.2.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每日的有效排便次数,根据Bristo大便性状图谱记录大便性状。显效:治疗后大便次数正常(每天3次~每周3次),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大便性状及次数二者之一恢复正常或较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无改善。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多个样本率的卡方检验及卡方分割法对三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疗效

治疗4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96.9%,B组总有效率为76.6%,C组总有效率为70.9%。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经统计学检验,用药4周后疗效,A组和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χ2=4.16,P<0.05);A组和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χ2=6.34,P<0.05)。

表1 三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有3例患者口服乳果糖后出现轻度腹痛腹胀,经继续服药后症状自行消失。治疗后血、尿、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3 讨 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长期便秘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功能性便秘机制复杂,治疗颇为棘手。近年研究发现,慢性功能性便秘与肠道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众所周知,人类肠道中存在数百种正常细菌。其中的优势菌为双歧杆菌和类杆菌,这两属菌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由于优势菌的存在,健康人群肠道细菌的数量和组成相对稳定,细菌与细菌之间以及与宿主和环境之间达成微生态平衡[2]。若正常人肠道中优势菌在其数量和组成上发生明显变化,以致肠道中微生态系统丧失其应有的生态平衡,则可导致多种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便秘等。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粪便菌群主要变化是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及梭菌减少,而肠微球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或其他腐败菌增加,产生大量肠毒素和有害气体,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从而导致便秘;同时,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因肠腔发酵菌少,致使肠内容物发酵少,大便呈碱性,显得干燥,不易排出[3]。目前治疗便秘传统的方法是服用泻药或胃肠动力药,虽然其在缓解便秘症状方面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使用则会产生不良反应,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的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受到关注。

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及合生元。益生菌是指调整微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常用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等。在制剂中有的为单一菌种,有的为几种菌联合使用,后者的效果更好一些。益生元是能够选择性的促进肠内益生菌的生长和增强其活性的食物成分或制剂。常见的有乳果糖、蔗糖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玉米低聚糖和大豆低聚糖等。

益生菌制剂培菲康选用人体所含的三种原籍菌,具有快速起效,长期服用无副作用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微生态产品之一。培菲康包含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3种肠道固有菌,其优点在于:①3个菌种能分别定植在肠道的上、中、下部位,使整个肠道中的有害菌被抑制,有害物质得以清除,有效阻止外来微生物的入侵,因而使整个肠道的生物屏障作用增强,具有明显的抗感染能力;②3种菌种各有特点:上部粪链球菌为需氧菌,繁殖速度最快,12h内达高峰;中部嗜酸乳杆菌为兼性厌氧菌,24h进入生长稳定期;下部双歧杆菌为厌氧菌,48h进入生长稳定期。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在不同条件下都能生长,作用快而持久的联合菌群,在整个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4];这些益生菌一方面可产生大量的有机酸而使肠道pH值下降,修复和稳定功能,增强肠蠕动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抑制肠道内的腐败菌的生长,从而改变肠道内的不良环境,改善粪便形状,使粪便松软便于排出。此外其还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对减轻腹胀不适和消化不良等症状也十分有效。

益生菌的积极作用已被公认,但活菌制剂进入肠道后存在生长速度慢,难以形成优势菌群的问题。为了提高益生菌制剂的利用率,人们正在积极探索提高益生菌制剂有效性的方法,其中与益生元的联合使用成为首选。乳果糖是目前最常见的益生元。乳果糖是一种双糖(4-0-B-D-呋喃半乳糖-果糖),口服后只有极少数部分被吸收,吸收后能以原形由尿中排出。主要部分的乳果糖可以到达结肠,在结肠被肠道细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分解利用[5],产生的乳酸和醋酸使肠道的有机酸增多从而使肠内pH值下降,酸化肠道使肠蠕动加快.也就加快了粪便的排泄。乳果糖还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而产生高渗效应,滞留水分,粪便湿化,粪便易于排出。

本研究表明,单纯使用乳果糖或培菲康即有较好的治疗便秘作用,其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70.9%,但二者合用4周后总有效率为96.9%,比单用任何一种药物有效性明显提高,且无明显副作用。这可能是服用培菲康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改善了肠道不良环境。而乳果糖除产生高渗效果外,还为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提供营养,使其增殖,并分解产生有机酸,酸化肠道,刺激肠道蠕动,使排便起效迅速并保持通畅。以上表明联用两种药物,可达到迅速改善便秘的效果,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增加了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因此,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协同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0):619-622.

[2] 高恩明.浅述双歧杆菌与微生态药品[J].微生物学免疫进展,1999,27(4):84-85.

[3] 邓恩平,黄汉光.美常安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J].现代医院,2011,11(6):55.

[4] 周建林.微生态制剂和乳果糖协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5):469.

[5] 邵智芳,操凌云.乳果糖治疗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8,15(3):54-55.

猜你喜欢

果糖双歧益生菌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益生菌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益生菌?
非淀粉型结晶果糖注射液高温高压灭菌前后5-羟甲基糠醛及pH的变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益生菌网
——中国益生菌信息与技术交流平台
中国益生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