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21分赛制技战术特征分析

2012-09-18欧阳志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1期
关键词:吊球后场赛制

欧阳志萍

(湘南学院 湖南郴州 423000)

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21分赛制技战术特征分析

欧阳志萍

(湘南学院 湖南郴州 423000)

羽毛球女双项目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从1996年中国羽毛球突破奥运零金牌以来,女双一直是羽毛球项目夺金的主力。本文通过对21分赛制和15分赛制下女双技战术变化,分析21分赛制下女双发展总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1分赛制20场和15分赛制10场优秀女双比赛统计数据进行量化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21分赛制下女双更加注重发接发抢攻战术。(2)21分赛制下中场和前场技术使用增加,后场技术使用减小。(3)21分赛制女双比赛整体进攻趋势加大。

羽毛球 赛制 女子双打 技战术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收集到的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赛录像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1分赛制比赛20场,15分赛制比赛10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有针对性的查阅了近10年的羽毛球理论与技术发展的资料,以及竞赛规则与赛制的发展的演变过程,并收集现代羽毛球技术特征和15分赛制、21分赛制的文献资料。

1.2.2 录像观察统计法

本文将使用绘声绘影软件播放比赛录像带,录像主要为15分赛制女双比赛10场和21分赛制女双比赛20场。

1.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本文的宗旨和假设使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和率的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接发技术对比分析

2.1.1 发球落点对比分析

发球是双打项目重要技术之一,它对胜负的影响远远大于单打。双打发球战术意识很强,发球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主动和被动,是得分与失误的重要环节。因此,掌握好发球战术,有利于控制整场局势的主动,对获得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羽毛球双打发球主要划分成6个区域(如图1)。

由表1可以看出,两种赛制发球区域比例排序并没有发生很大改变,仅2号位和6号位发生的变化,重点仍在1号、5号、4号。从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哪种赛制,女双比赛都是以前场发球为主,在21分赛制这个特点更明显。在发球的变化性上,从表里可以看出15分赛制除了1号和5号区比例小于21分制,其它各个发球区域的比例都要大于21分制,可以说21分制女双发球变化小了,这主要是由于每球得分的赛制下发球失误就预示着失分,因此减小了变化。

2.1.2 接发球效果对比分析

从表2上可以看出,在两种赛制中接发球效果排序都是主动、一般、被动,但是两种赛制下,在不同接发球效果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21分赛制中接发球主动占50.72%,比15分赛制多出15.31%,在接发球一般和接发球被动上面要低于15分赛制,由此可以说明,21分赛制接发球的主动性加强,破压性技术的使用增加。

图1 羽毛球双打发球区示意图

表1 21分制与15分制发球区域对比表

表2 接发球效果统计表

2.2 前、中、后场技术的对比分析

2.2.1 前场技术对比分析

前场技术主要包括搓放球、勾球、封网、推球、挑球、拨球和扑球。(如表3)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新、旧赛制下搓放、封网技术使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挑球技术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的前场技术使用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女双前场技术搓放、封网和挑球变化很大。15分赛制中,由于有第二次发球的机会,比赛时间相对较长,要考虑体力的分配,所以进攻节奏慢,过渡性击球技术使用较多。而21分制每球得分的实行,女双进攻加强,封网技术是双打网前重要的攻防技术,对于直接得分来说它属于攻,对于防止对方回击网前球来说它又是极好的防守技术。

2.2.2 中场技术对比分析

中场技术包括挡网、抽球、推球、弹挑球和拦球。

表4可以看出两种赛制中场技术使用趋势大体一致,为弹挑>挡>抽>推>拦;其中抽球、弹挑技术使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挡网和拦网技术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21分赛制中场技术运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女双比赛加强进攻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多拍对峙,进攻节奏明显大于以前。

表3 女双前场技术使用对比表

表4 女双中场技术使用对比表

表5 女双后场技术使用对比表

图2 攻防技术对比图

2.2.3 后场技术对比分析

后场技术包括高球、吊球和杀球,在被动状态时还有低吊、高抽和低抽三种处理球方式。

从表5可以看出,两种赛制在后场技术使用上整体大趋势是一致的,为杀球、吊球、高球、高抽、低抽、低吊。高球、吊球和杀球技术的使用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21分赛制后场主动击球有较大的变化。21分制比赛可预见性增大,强调以快和攻制胜,对运动员体能要求不像15分赛制那么高,运动员不用顾忌体能的分配,增加了杀球的比例。高球和吊球也是后场的常用技术,高球主要应用于防守和被动状态,当站位不适合进攻和被动状态时,利用高球来调整位置和状态。吊球与高球结合使用,前后结合,不仅能调动对方位置,寻找突击进攻时机,而且吊球里的劈吊球和假动作吊球,由于其动作前期与杀球动作一致,结合杀球使用,产生欺诈性,也能为得分制造机会。

2.2.4 攻防技术对比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中场抽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些数据显示了,21分赛制后场进攻加强,更注重主动进攻得分,在防守技术上挑球和挡网技术使用率相对降低,在处理杀球上中场进攻性抽球使用提高了很多,21分赛制比赛整体的进攻趋势加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21 分制女双更注重发接发抢攻战术的运用

21分赛制与15分赛制发球整体趋势一致,以前场球为主,集中在1号和5号区域,后场则以较远端的4号区为主。接发球变化较大,21分赛制下接发球更加主动,推压技术是接发球的首要技术,其次是过渡性的搓放技术使用。

3.1.2 21 分赛制下中场和前场技术使用率增加,后场技术使用减小

21分赛制中场和前场技术使用增加,后场技术使用减小。3.1.3 21分赛制女双比赛整体进攻趋势加大

21分赛制后场进攻加强,更注重主动进攻得分,加强主动进攻的同时,防守技术也是以进攻性防守为主。

.2 建议

3.2.1 重视发接发抢攻技战术的训练

针对21分制女双的技战术特点,加强发接发抢攻的训练,争取在前三拍夺取主动权。同时加强发球的变化性和快速进入比赛的的能力。

3.2.2 重视攻、守技战术的同时,加强前半场的封抢技战术的训练

攻守打法是现阶段女双的主流打法,在努力完善攻守技术的同时,加强前半场封抢技战术的练习,努力提高全面技术的发展。

3.2.3 全面研究对手的技战术打法特点,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现代女双正朝多元方向发展,各国女双在学习中国的同时也在研究中国女双的特点,赛制的改变减小了我国女双优势技术的地位,应加强对国外优秀女双选手技战术的研究,借鉴其打法中的优秀部分,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战术水平。

[1]洋新芳,许伟民.羽毛球竞赛女双制胜规律[J].体育学刊,2005,3(2):102-104.

[2]程勇民.论羽毛球双打项目的制胜规律及男双竞技能力的核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83-83,101.

[3]杨新芳,许伟民.羽毛球竞赛女双项目的制胜规律[J].体育学刊,2005,3:102-104.

[4]于勇.21分每球得分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体育科技,2007,3(28):24-26.

[5]程永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谈世界羽毛球女双打法变化[EB/OL].http://world.zjol.com.cn/05sports/system/2007/09/25/008829660.stml.

G847

A

2095-2813(2012)11(a)-0083-02

猜你喜欢

吊球后场赛制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中国、塞尔维亚、荷兰3国女排吊球技术比较研究
羽毛球运动员MARIN后场技术分析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
对男单羽毛球运动员谌龙与李宗伟比赛中得分技术的统计分析
第11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吊球应用的研究
关于排球比赛中的常用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