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及对策
2012-09-17杨万里
□杨万里
(南阳晚报,河南 南阳 473000)
作为新闻传播的对象,受众对媒介的认可度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已深入传媒人的心中,新闻信息是否受到大众的认可与赞同,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走向,遵循新闻传播的受众心理规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受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新闻受众心理是指大众在阅读报纸、接受信息的时候,所持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毫不夸张地说,受众是新闻报道的源泉与目的。在新闻传媒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关注、分析、研究受众心理已成为新闻人写好新闻、扩大新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新闻报道成败与否的重中之重。受众心理在新闻报道中应位列“主角”地位,是报道的“灵”与“魂”,而脱离受众的新闻报道,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闻报道最终只能遭到被唾弃和被抛弃的命运。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形式,其与受众的关系是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关联,但归根结底,受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巨大,作用不可低估。新闻工作者要想使自己的报道真正具有亲和力和震撼力,除了要遵循公正、客观、真实原则之外,必须从多方面满足受众心理需求,在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时,内容首先是大众所关注的和普遍关心的,在解读新闻时,必须想受众所想,在受众的“聚焦点”上寻找新闻创新的突破口,并加以通俗的诠释,如此新闻才具有生命力,更有代表性,并受到受众的青睐。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现实的新闻报道写作中,受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并没有因受众对新闻产生的巨大作用而受到所有人的重视。不少新闻人在写作新闻报道时,以自己的视觉为观点,对所看到的新闻凭感觉臆断,没有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去体现受众的需求,不能把受众心理和写作新闻有机结合起来,作品“勾”不起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阅读、关注欲望,使新闻报道处于一种自说自话、一厢情愿的境地。而尤其严重的是,部分新闻制作者视受众如空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入新闻报道中,所传播的新闻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大相径庭,语言没有亲和力,以致受众阅读负担加重,如此,新闻本身不仅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甚至还可能因此激起受众的逆反和批驳心理,受众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并由此长久渐进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果,令新闻报道得不偿失。
新闻报道中受众心理的把握
新闻报道中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准确地说就是要知道受众需要什么,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需是什么,他们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都在哪里,只有如此,写作新闻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所制作的新闻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并认可,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把握受众心理须换位思考。新闻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离不了心理活动和心理交流等因素。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新闻时,如果不关注受众的心理活动,不了解受众的心理变化和认知,根本不可能写出有影响力、能吸引人的好作品。一般来说,最难被打动的受众,其思想情感也最为丰富,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定式和认知目标,这就要求新闻制作者必须以探索的视角看待社会方方面面,在确定受众主体的同时,去追逐、捕捉受众的心理表现,并“以心换心”,与受众进行换位思考,同时将自己等同于普通受众,从受众的角度和观点去衡量新闻的价值和内涵,与受众实现心灵互通,只有这样,新闻制作者在进行新闻创作时才能目标准确,一语中的,从而进一步增强新闻的影响力,去征服和打动受众。
把握受众心理之贴近受众。应该说,受众的认知度决定一篇新闻报道的成败,这在目前业界已成为一种共识。但长期以来,一些媒介所作的报道多数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而缺乏一种与受众“零距离、面对面”的耐心,对受众的求新、求近、求实心理基本无视,致使受众对所报道的内容感到有陌生感和距离感,这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大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采写新闻时,新闻报道者必须把受众放在第一位,最好能做到“息息相通”,无论报道方式还是新闻观点都走“贴近路线”,即贴近受众心理、贴近受众思维,并使用贴近受众的语言,紧扣受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让受众通过所获得的新闻信息产生心灵的碰撞,并产生对新闻作品的接受主动性。一篇新闻报道,如果写作者与受众背道而驰,或高高在上脱离受众,其写作的新闻报道就存在极大盲目性,就不可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和青睐。
把握受众心理之倾听民声。受众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同自己密切相关的新闻更为关心,而这种求近心理其实决定了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和好恶,以及新闻面世后的影响力和爆发力。实践证明,如今的受众早已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求和研究相关信息,进而找出自己最关注的焦点。所以说,当代媒体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影响更深远,新闻人必须与受众实现“零距离”接触,站在最前沿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写作时,不论是形式或是内容都要考虑受众的意见,同时,还要为受众提供一个积极参与的机会,在保证新闻严肃性的同时,让受众发出自己的声音,阐述自己的观点,将受众思想融入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中。
近几年,《南阳晚报》在这方面做过有益的探索。该报常设的“QQ互动”等栏目,从一些热点焦点入手,邀请读者讲评、发表意见,让读者广泛参与,使该栏目不仅有着广泛的读者群,同时,该栏目由于其接触性、广泛性及深入性,也成为该报获取新闻线索,了解民情、民生的重要窗口,是当地新闻界公认的名牌栏目。
把握受众心理之语言要诚。纸质媒体,与受众交流的方式主要通过文字,而文字是否能打动受众,受众的心理接受习惯及社会认知方式十分重要。写新闻时,如果写作者自说自话,用脱离实际或晦涩的语言进行细节描写,或过度使用激扬文字,不考虑大众口味,那么,这个新闻就可能引不起受众阅读的兴趣,被受众在翻看新闻时“一闪而过”。因此,作为纸质媒体,文字使用的通俗化、技巧化以及文字使用的真实、准确等,是制作新闻的最基本要求。
可以说,受众心理的把握,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办报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功,要想让新闻出彩,真正与受众产生共鸣,新闻写作者必须要去关注受众心理,研究受众心理,如此,才能真正写出撞击读者心灵的新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