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工业基地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问卷调查

2012-09-10王志刚黄圣男郭金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地意愿农户

王志刚,黄圣男,姚 冰,郭金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一、引 言

长期以来,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土地在我国农村一直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地区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而导致的劳动力转移现象逐渐增多,该制度的一些内在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闲置与抛荒,土地资源零碎化与土地资源流动性逐渐滞后等现象都不容忽视。如何能够解决土地流动性问题,提高规模效益,不断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依法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此背景,农村土地流转这一事物应运而生。土地流转是指在不同的经济实体之间土地的产权(即使用权或所有权)进行的流动转让。土地流转有效突破了传统农业带来的局限,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使得农业资源可得到最优配置。研究如何能够在巩固基本土地制度的基础上,鼓励适当的使用权流转,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农户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农村土地流转也得到了政府在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持。早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就首次出现相关提案。1988年,修订版的《土地管理法》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提出“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转让合法化”。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明确了土地转让权的合法性。2005年,《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农地流转的原则、方式等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如何稳定和完善土地市场。土地流转有助于我国农业实现集中经营,有利于促使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率,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发展。”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优越性、可行性和发展对策等进行了研究(姚洋,2004),但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在理论层面(余艳琴,查俊华,2004),或者针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钟涨宝,汪萍,2003;张文秀等,2005;何国俊,2007),其结论并不是对所有地区都适用,也鲜有学者对老工业地区的土地流转现状及发展进行研究。

黑龙江省大庆市为我国老工业基地,面积22 161平方千米,人口279万,共有耕地63.4万公顷。近年来,一方面由于政府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土地流转速度正在逐渐加快。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非农业收入低,农户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在一些城镇化速度较快的地区,非农业收入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农业收入变得不那么重要,因此对待土地流转的态度与前者大相径庭。那么,大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到底如何,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如何,农户的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研究黑龙江省大庆市农户对土地流转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大庆市农户土地流转需求的调查数据,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交互分析法,对土地流转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庆市土地流转制度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合理预测,提出可行的政策性建议,从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9年7月课题组在黑龙江大庆市肇州、肇源和林甸3个县的14个村对农户的问卷调查。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2份,问卷有效率为67.3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农户个体的性别、学历水平、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兼业化程度及社会保障程度等社会统计学特征的基本调查;二是对家庭农业方面信息的调查,主要包括家庭作物种类、耕地面积、生产成本、家庭收入、农业收入(特别是种植业收入)等;三是对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主要包括本人或亲友是否参与过土地流转、流转方式选择、土地流转的原因、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了解程度以及个人风险偏好类型等。

本文首先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原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202份有效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得到农户农地的流转意愿调查统计表(见表1)。在202个有效样本中,有85个愿意流入农地,占比为42.08%;81个愿意流出农地,占比为40.10%。此外,有近两成的农户表示不确定是否参与土地流转。这说明当前大庆市农户土地流转参与意愿有了提高,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仍有近四成的农户不愿参与(陈和午,聂斌,2006)。

表1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概况

对农户不同农地流入意愿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表示愿意流入农地的农户较多的是因为“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生产”(25.20%),“希望从事非农业行业的生产经营”(20.73%)。此外,还有三成多的农户是因为想要“进行专业化经营”或“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愿意流入农地的农户则更多的是因为“无劳动力种植”(25%),“有更好的就业门路”(21.49%),或者由于承包农地太多而不愿意继续增加农地(16.23%)。由此可见,是否有充足的劳动力和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是影响农户土地流入意愿的重要因素。

表2 农地流入意愿不同的原因分析

对农户有不同农地流入意愿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有96户农民是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要进城务工或外出经商(41.67%),由此说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户愿意转出土地的最重要原因;67户农民因为农地种植赚钱太少、太辛苦(29.39%);还有17.98%的农户因为要从事非农经营。而对不愿意流出农地的农户调查结果显示,有109户农民认为农地是命根子,对农地有感情(47.80%),可见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和习惯信仰,是阻碍农户形成土地转出意愿的关键点所在;有80户农民表示无其他谋生技能和就业门路,只能种地(35.09%),这也说明非农业行业的工作机会可得性对农户转出土地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小部分农户认为国家重视农业,农地种植也能赚钱(6.58%)。这说明大庆市受经济水平限制,非农就业机会少,农户传统观念牢固,土地流出意愿较低。

表3 农地流出意愿不同的原因分析

其次,是农户对现有社会保障水平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大部分的被访农户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地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险满意度一般。约三成农户对当前养老保险比较满意,超两成的农户对其他三种社会保障也比较满意,近15%的被访农户对当前失地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险不太满意。这说明该地区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推行已初见成效,但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表4 农户社会保障水平满意度 (%)

第三,农户个人特征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如表5所示,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同水平学历中愿意流入农地的农户相对呈上升趋势,但各学历水平的绝对差别较少;愿意流出农地的农户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大于前者。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不愿意流入农地的农户比例呈下降趋势;不愿意流出农地的农户比例也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前者。由此可见,农户学历水平的高低对其土地流转意愿具有重要影响,高学历的农户对土地流转更易接受。此外,农户性别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农地流入意愿的影响差别较大,男性更倾向于流入农地(37.5%),女性的农地流入意愿较小(15.07%);但性别对农地流出意愿的影响差别较小。从农户年龄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来看,同一年龄水平上各年龄阶段都呈现出多数的农户不愿意农地流入或愿意农地流出的现象(均在55%以上);而随着年龄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户愿意农地流入或保留农地,仅有两成的25岁~35岁的农户愿意流入农地或保留农地,而有四成的55岁以上的农户更愿意耕种农地。由此说明,越来越多的农户不愿种植农地,其中年轻的农户占比更高,因为他们具有进城务工、非农经营的能力。可见,年龄因素对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如表6所示,具有外出打工、经商或在当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等特殊经历的农户对农地的持有意愿较低,其中35.71%的农户不愿意流入农地,39.29%的农户愿意流转出农地。而无该类特殊经历的农户则有五成不愿意流转出农地,同时有四成的该类农户不愿意流入农地。由此可见,拥有特殊经历的农户相对更有参与土地流转的需求意愿。而从农户家庭农业收入所占比例来看,愿意转入或转出农地的农户多集中在家庭农业收入占比20%以下和40%~60%;农业收入占比20% ~40%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最低;整体来说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相对较低。对于农户家庭农业收入所占比例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实证部分将进一步分析。

表5 农户个体特征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N=202)

表6 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N=202)

三、计量分析

1.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本节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来进行回归分析。假设农户对土地流转的参与行为由一个潜在的利润水平U决定,在某个利润水平w上,农户会选择参与土地流转(y=1),而在该利润水平之下,农户将不参与土地流转(y=0)。农户选择是否参与土地流转的行为可以用下面的概率模型表示:

(1)式中,农户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参与行为y由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禀赋和对土地流转的认知与了解等因素共同决定,即y=β0+βX+v,模型概率函数采用逻辑概率分布函数形式,即:

将(2)式进一步转化后,可以得到二元Logistic模型:

(3)式中,β是解释变量系数组合,X是解释变量组合。各个变量的具体含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7。

表7 模型自变量选取

2.模型估计及结果说明

首先,对农户农地流入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见表8),农户个人特征中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不显著,学历水平对农户农地流入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学历越高的农户对农地流入的意愿越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越低;而农户家庭禀赋特征中农业收入所占比例的影响不显著,非农经营活动等特殊经历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农地流入意愿具有负向影响,无非农经营活动或外出打工经商经历的纯农户对农地流入的需求意愿更强烈,对农地种植积极性较高。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农地流入意愿具有负向影响,拥有耕地面积越多的农户对农地流入的需求意愿越小。在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知与了解程度因素中,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了解程度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农地流入需求意愿,这可能是由于对土地流转制度了解较多的农户,对所持有的耕地面积更具理性,不像完全不了解的农户盲目地希望增加农地面积。另一方面还可能由于了解和掌握土地流转制度的农户大多识字、受教育水平较高,而高学历农户对农地流入意愿较低,从而使得这一变量影响方向为负。另外,社会保障程度对土地流入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且方向为负,这说明社会保障程度越低的农户,越缺乏安全感,越有后顾之忧,对土地依赖性越强,越倾向于参与土地流入。

表8 土地流入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其次,农地流出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回归结果显示(见表9),农户的个人特征中性别影响不显著,年龄在5%的显著水平上负向影响农地流出意愿,这说明农户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农地的流出意愿降低,也证实了前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年龄大的农户对农地更有感情,观念传统,对农地的保留意愿较强;而农户的学历水平则对农地流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学历水平越高的农户农地流出意愿越强烈,也就是越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家庭禀赋特征中,仅有特殊经历对农地流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且方向为正,说明具有外出务工或经商经历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较低,对农地流出的意愿较为强烈。农户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了解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其农地流出意愿,这和农地流入意愿的结果相吻合。

表9 土地流出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202户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1)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该地农户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较低,导致多数农户不愿意保留自有农地,农地流入意愿较低,流出意愿较高。(2)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农户的学历水平、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了解程度、是否有外出务工和经商等特殊经历,同以往研究相似(张文秀等,2005)。此外,农户的自有耕地面积和社会保障水平对其农地流入意愿具有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老工业基地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其他地区,使得多数农户不愿流入土地;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农户须借助农业生产保障生活;年龄越大的农户对农地流出的意愿越低,这也说明了无外出能力或观念传统的农民不得不依赖农地。(3)老工业基地农户非农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农户家庭农业收入所占比例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不显著(陈和午,聂斌,2006)。

基于上述分析和结论,为了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推动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老工业地区特征,特提出如下三点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此类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非农业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十分显著,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将会促进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大种植户,形成规模生产。因此,要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经济水平,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还要通过建立一些专门的农民培训组织,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有足够能力适应其他的非农业生产岗位。

二是健全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程度是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他们生产生活甚至养老的保障所在。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民对土地带来的保障功能的依赖,可以提高农户土地流转参与率。具体而言,应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高进城务工经商者的社会保障水平,建立针对农户的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

三是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当前我国土地流转机制仍然处于自发阶段,总体上并不完善,缺乏中介组织来进行协调工作,存在着信息闭塞不通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培育出成熟的土地流转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大力培育和扶植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这也是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

[1]姚 洋.工业化、土地市场和农业投资[J].经济学(季刊),2004,(7):983-998.

[2]余艳琴,查俊华.产权残缺与委托代理失效——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制度困境的分析[J].求索,2004,(1):38-40.

[3]钟涨宝,汪 萍.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湖北、浙江等地农户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3,(6):23-41.

[4]张文秀,李冬梅,邢淑媛,张颖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5,(1):45-49.

[5]何国俊.城郊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北京郊区6 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7,(5):9-14.

[6]陈和午,聂 斌.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分析——基于福建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6,(2):42-48.

猜你喜欢

农地意愿农户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地细碎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当前农地产权与流转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