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初探
——以山西省为例

2012-09-06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差距山西省城乡

刘 静

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城乡发展差距显著。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差距和失衡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试图解决目前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中的差距问题和失衡问题,实现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山西省群众体育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城乡居民获得平等的体育利益、实现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抽取长治、吕梁、运城、大同、太原五个地级市,并在每一个城市分别抽取城区的五个街道办事处和五个乡镇政府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选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任务,设计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1)问卷的效度检验。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请有关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根据专家的反馈建议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从专家评价的结果来看,问卷所列问题基本能反映所要调查的内容,具有有效性。

(2)问卷的信度检验。为了测定问卷的可靠性,对问卷调查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重测人数为30人,两次测量间隔时间为15天,前后测量一致率平均数为90.3%,问卷的信度完全符合调查要求。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采用现场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向城区街道办事处的有关领导发放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25份,回收率为100%;向镇政府的有关领导发放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25份,回收率为100%。

表1 城区样本问卷分布情况

表2 乡镇样本问卷分布情况

1.2.3 逻辑分析法 在综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研究内容的分析和思考,对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省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现状

当前,制约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短缺,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集中反映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山西省城乡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山西省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状况的总体完善程度为88%,乡镇较之城区的体育场地设施而言,数量少,且种类较为单一;在是否能够满足活动需要方面,城区的满足度为80%,乡镇仅为16%。上述数据显示,就山西省而言,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方面的差距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

2.2 山西省城乡民间体育组织的设立情况

政府是城乡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体,在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监控。此外,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等民间体育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民间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工作和活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容小觑。调查结果显示,城区设立有体育协会或体育社团等民间体育组织的占48%,乡镇占20%。可见,城乡在民间体育组织的设立上存在差距,乡镇活动的组织受到局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失衡。

2.3 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

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是各地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组织体育活动,不仅给群众提供了亲身参与、体验体育的机会,而且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可以吸引人们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活动不仅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有24%的城区街道办事处没有组织过体育活动,72%的乡镇没有组织过体育活动。由此可见,山西省城乡在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此外,在活动的内容方面,城区较之乡镇更具多样性和趣味性,城乡差异明显。

2.4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备情况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影响群众体育活动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监督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就山西省而言,47.4%的城区街道办事处在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监督和指导,其中具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有55.6%,以体育院校的在校学生或毕业生为主。而乡镇在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仅有16.7%,而这些指导员多以体育爱好者和政府相关人员为主,专业性较差。因此,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对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城乡差距的消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5 山西省城乡的体育经费状况

组织体育活动,从宣传发动,到前期筹备,到正式进行,再到总结表彰,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体育经费是体育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调查显示,政府对群众体育的投入比重逐年有所增加,无论城乡的体育经费投入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良好趋势。但总体而言,体育经费投入的数目过少、渠道单一、管理松懈已经成为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山西省城乡对比而言,城区的人均体育经费投入明显高于乡镇,体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城乡差距是造成乡镇群众体育发展缓慢,城乡群众体育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之一。

3 城乡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立城乡群众体育均衡发展良性机制

3.1 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

在对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的非衡状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设想建立起一种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来对山西省的各种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得到优化配置,对群众体育的城乡不均衡现状进行有效调节,以此来缓解城乡客观存在的矛盾和差距,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促进山西省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利益均衡机制作为一种有效机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笔者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和总结,试将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定义为:在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对城乡之间存在的群众体育利益差距、冲突以及各种不均衡现象加以调节和控制,从而促使群众体育利益在城乡之间达到一个相对稳定且均衡状态的调节机制。

3.2 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

3.2.1 建立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表达机制 在山西省群众体育的发展中,城乡之间在体育基础设施、体育活动的组织、体育经费投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备等各个方面的差距都特别明显,使得乡镇成为山西省群众体育中的弱势群体,乡镇居民未能享受与城区居民一样平等的体育权利,致使山西省乡镇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严重受阻。

要想使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均衡地发展,首先,就是要建立起一种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所谓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表达机制是指广大乡镇、农村群众等弱势群体能够通过各种正当的、通畅的、有效的渠道,充分反映自己的群众体育利益现状,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各级政府机关能够掌握充分的体育决策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益调节,从而减少城乡群众体育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为二者的均衡发展提供可能。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乡镇拥有表达自己体育利益诉求的正常途径和渠道,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提供可能。

3.2.2 建立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调节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就山西省而言,城乡群众体育中的各种差距问题和非衡现象客观存在,且利益矛盾日益突出,趋于激化。推进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迫在眉睫。城乡均衡发展的实现,不仅要以利益表达机制为前提,而且要在体育诉求得到表达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所谓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调节机制就是通过多方力量的有效调节,实现群众体育利益在城乡之间按照一定方式和比例进行合理分配的机制。

通过这一机制的运行,尽可能地对山西省的城乡体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城乡体育利益进行高效调节,以此来缩小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中的各种差距,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城乡不均衡现象,实现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化、平等化。

3.2.3 建立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补偿机制 国家从1982年至2006年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弱势群体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行从不同程度上对弱势群体进行了补偿,有效地减少了强弱差距。在我省群众体育的发展中,乡镇群众体育的政策缺失、资源稀缺、资金匮乏,使得乡镇成为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中明显的弱势方,它不仅成为山西省群众体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补偿机制势在必行。

所谓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补偿机制就是指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如:乡镇、农村等)的体育利益给予一定程度的弥补和照顾,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利益均衡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来对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中的弱势群体——乡镇,给予一定的照顾和补偿,这对缓和城乡群众体育之间的矛盾冲突,消除不均衡现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能真正地对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补偿机制运行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注意“度”的把握。对弱势群体的补偿要从实际出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补偿要做到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不可一视同仁,同一标准。应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增强其灵活性,也就是提高了其有效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补偿要适度。在进行利益补偿时,要以各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补偿要适度,不可过高或过低。(3)补偿要实事求是。事先应该深入调查,了解真实的情况,要根据客观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调节和补偿。另外,还应该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把控,做到有理有据,不可脱离实际。

3.2.4 建立完善的城乡群众体育利益激励机制山西省群众体育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凸显的现状,不仅是因为受种种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更主要是受到主观条件的影响。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在山西省群众体育的现实工作中普遍存在,且乡镇的表现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山西省政府和广大群众,特别是乡镇对群众体育的热情,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仅仅依靠宣传和号召是很难做到的,必须建立起一种具体、完善的城乡群众体育利益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激发和促进群众体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所谓城乡群众体育利益激励机制就是根据个人或团体在城乡群众体育工作中的具体表现,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来调动和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群众体育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机制。利益激励不仅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还应当注意激励的时效性和合理性,使激励机制的效果最优化、最大化。通过城乡群众体育利益激励机制的运行,吸引社会各界更为积极地投入到群众体育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去,不仅对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从一定程度上为我省群众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推波助澜。

3.3 城乡群众体育利益机制的运行

在城乡群众体育利益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既要保证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表达机制、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调节机制、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补偿机制、城乡群众体育利益激励机制每个机制单个的有效运行和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将这四个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将其运行的效率最大化。

3.3.1 以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表达机制为基础 在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中,弱势群体(乡镇)对于自身群众体育利益的诉求和表达,是各级政府机关获取及时、正确的决策信息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在其群众体育利益得以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在调节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一击即中,对山西省城乡之间的群众体育利益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从最大程度上为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减少冲突,缩小差距,为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提供可能。

3.3.2 以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调节机制为主 针对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之间存在的不均衡现状和利益冲突问题,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与山西省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调节机制,使其在宏观调节与微观调节相结合的基础上高效运行,以此来切实解决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群众体育利益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推动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

3.3.3 以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补偿和激励机制为辅在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应以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调节机制的高效运行为主,以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运行为辅。一方面,通过物质补偿与精神补偿相结合,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如:乡镇、农村等)给予一定程度的弥补和照顾,可以快速、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可以提高各方力量参与群众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调节机制的效率和效果。通过这两个机制的有效运行,不仅为城乡群众体育利益调节机制服务,为整个利益均衡机制的运行服务,而且也为实现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服务。

4 结语

目前,山西省群众体育的城乡差距问题已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缩小山西省群众体育的城乡差距,改善不均衡现状,实现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合理、高效的调节机制的运行势在必行。

利益均衡机制作为经济领域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调节机制,已被广泛地移植和应用到了其他领域,收效明显。因此,笔者在对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利益均衡机制加以借鉴,提出建立一种对实现城乡群众体育均衡发展行之有效的调节机制——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通过利益表达机制、调节机制、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相辅相成的合理运行,来切实解决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差距,缓和利益冲突,为实现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服务。

[1] 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袁志刚.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徐晖.试述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与发展途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9):8 ~9.

[4] 王书卿.中国群众体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35 ~37.

[5] 朱家新.群众体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学视角[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4):1 ~3.

[6] 石江年.西部地区群众体育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6).

[7] 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8] 朱家新.福建省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03 ~905.

[9] 林显鹏.2010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10 ~13.

[10] 曹阳.我国城市与乡村群众体育开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26 ~27.

[11] 杨小明,田雨普,王欢.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条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1):41 ~45.

[12] 郦锁良.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0).

[13] 张宝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利益均衡机制[J].江西社会科学,2006.

[14] 秦椿林,孟文娣,苗治文,靳厚忠.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27(7):865~868.

[15] 金育强,黄玉珍,胡科.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712~1714.

[16] 田雨普,杨小明,刘开运.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J].体育学刊,2008,15(1):9 ~13.

[17] 王璋.走向城乡一体化:未来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0,31(1):52 ~55.

猜你喜欢

差距山西省城乡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