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光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比较

2012-09-05曹东伟

海南医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异丙嗪唾液腺激光治疗

曹东伟

(张家口市建设职工医院口腔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激光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比较

曹东伟

(张家口市建设职工医院口腔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目的观察激光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口腔黏液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和盐酸异丙嗪注射组各44例,术后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激光组一次即可完成治疗,而盐酸异丙嗪注射组需要2~3次才能完成治疗;术后激光组瘢痕形成率远低于盐酸异丙嗪注射组;随访过程中,激光组复发率较盐酸异丙嗪注射组低。结论用激光治疗口腔黏液囊肿可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术后不容易形成瘢痕,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激光;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口腔;黏液囊肿

口腔黏液囊肿是小唾液腺和舌下腺常见的瘤样变,常见的病因有两种,一种是外伤导致唾液腺导管破裂,唾液腺分泌物进入组织间隙形成外渗性囊肿;另一种是唾液腺导管狭窄堵塞,分泌物积聚形成潴留性囊肿。小唾液腺的囊肿主要是潴留性囊肿,常见于下唇;舌下腺囊肿主要是外渗性囊肿[1]。针对黏液囊肿主要有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这3种方法,舌下腺囊肿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小唾液腺的黏液囊肿可用激光治疗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2]。本研究旨在观察激光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口腔黏液囊肿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42例;年龄18~68岁,平均37.6岁。发生部位:下唇62例,上唇12例,颊侧11例,舌系带两侧3例。囊肿直径最小的为0.3 cm×0.5 cm,最大的为3 cm×3 cm,平均1.4 cm×1.6 cm。将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和盐酸异丙嗪注射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囊肿分布部位和大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激光治疗:采用CO2激光器,功率为40 W,波长10.6µm,光斑直径为0.4~0.9 mm。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或必兰麻局部麻醉,用CO2激光头在囊肿正中部照射直至囊壁破裂,排净囊液,然后彻底烧灼囊壁,碳化囊壁上皮组织,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碳化坏死组织,创面涂布龙胆紫,告知患者注意保持伤口清洁,术后不必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激光治疗后创面组织略充血红肿,3 d后逐渐消肿,2周左右创面愈合。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在囊肿基底部进针,抽出部分囊液;然后将0.2~0.5 ml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ml)缓慢推注入囊肿内,退出针头时用消毒棉球按压针眼,以免药液外渗。注射后患者可有轻度肿胀感,黏膜颜色变白。注射后3 d囊肿可逐渐变小,7 d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一次注射治疗囊肿可能无法完全消失,2周后可再次注射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激光治疗1次即可使囊肿消失,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有8例1次完成治疗,18例需治疗2次,14例需治疗3次,4例需治疗4次,平均治疗次数为2.5次。激光治疗后有3例出现瘢痕(6.8%),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后有8例出现瘢痕(18.2%)。随访1年后,激光组有4例(9.1%)复发,盐酸异丙嗪注射组有12例(27.3%)复发,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小唾液腺黏液囊肿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在囊肿表面做梭形切口钝性分离切除囊肿,但这种方法创伤大,术后出血较多,且容易引发患者的恐惧心理。而激光治疗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创伤小,术后出血少,患者更容易接受。黏液囊肿治疗后容易复发,其主要原因是术中没有完全摘除病变组织的囊壁,残留部分囊壁术后复发,以及术中损伤邻近健康唾液腺的囊壁,术后新发黏液囊肿。因此,术中彻底摘除囊壁和保护邻近健康组织能够显著降低黏液囊肿的复发率。

CO2激光的发散角极小,能量密度高,聚焦后可形成每平方厘米几千万的功率,可用于汽化、烧灼和切割病灶组织。CO2激光是波长10.6µm的红外光,对组织的穿透能力较强,可封闭下方2 mm区域的毛细血管,止血作用较好,术后无需缝合创口[3]。组织受照射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局部温度升高,组织表面蛋白质变性坏死,脱水收缩。用CO2激光治疗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出血较少,术野清晰,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术中激光烧灼创面神经末梢,术后神经元释放递质减少,术后患者疼痛肿胀反应较轻[4];激光的热效应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大大降低术后的感染概率,患者在治疗后几乎不必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用CO2激光治疗后不易形成瘢痕,并且极少复发。

临床上也有用液氮冷冻也可治疗小唾液腺的黏液囊肿,主要是利用液氮冷冻时带来的超低温导致细胞的脱水和死亡,毛细血管内形成微血管,局部供血障碍从而导致组织坏死脱落。液氮冷冻治疗后局部组织发硬,先是白色,然后逐渐充血潮红或形成水疱,3 d水疱破溃脱落,1~2周组织坏死脱落。但液氮冷冻的面积较大,对周围组织的破坏较大,因此,目前它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

目前,也有学者应用微波治疗黏液囊肿,主要是利用了微波被组织吸收产生的热效应,组织吸收微波后其温度迅速升高,可使组织变性坏死;微波治疗还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术野清晰,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反应较轻。因此,他们认为微波能够较好的治疗小唾液腺黏液囊肿[5]。

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能够阻止H1受体,具有良好的中枢镇静作用。异丙嗪能够收缩毛细血管,减少组织液渗出,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减轻组织水肿。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疗黏液囊肿,主要的作用机制是盐酸异丙嗪的抗胆碱作用和对局部的刺激作用,使腺体纤维化丧失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6]。但是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患者就诊次数较多,并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容易留下瘢痕。也有学者应用30%的氯化钠囊内注射治疗黏液囊肿,但囊肿愈合后黏膜下组织容易硬化形成硬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激光治疗次数较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少,术后瘢痕发生率和囊肿复发率也较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低。因此,对小唾液腺的黏液囊肿,其较好的治疗方式是选择CO2激光。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00.

[2]李秉奇,温玉明.口腔疾病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3-274.

[3]黄家财.CO2激光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250例体会[J].右江医学, 2001,29(2):153.

[4]梁永茂.临床激光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7-11.

[5]朱建,高平,张树标,等.四种治疗口腔粘液囊肿方法的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10(1):55-56.

[6]霍淑敏,张力.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疗黏液腺囊肿[J].口腔医学,2004,24(5):266.

R781.7

B

1003—6350(2012)21—07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1.034

2012-03-20)

曹东伟(1974—),女,河北省蔚县人,主治医师,本科。

猜你喜欢

异丙嗪唾液腺激光治疗
眼睛的激光治疗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犬常见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首次131Ⅰ治疗对唾液腺功能的辐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首次131I“清甲”治疗后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倍他司汀加异丙秦注射液治疗中老年眩晕症临床分析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唾液腺动态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中的价值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