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2-09-05段隆芳崔莉敏
段隆芳,崔莉敏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陕西西安710061)
·护理·
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段隆芳,崔莉敏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陕西西安710061)
目的探讨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精神科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观察组(循环质量反馈模式组)各39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8周的治疗依从性、BPRS量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NOSIE-30量表评分和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4周及8周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BPRS量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NOSIE-30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家属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改善精神科患者生存质量及疾病状态中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患者家属对此模式满意度也较高。
循环质量反馈模式;精神科;护理;应用效果
精神科护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护理,患者对于治疗的认同性较差,对于治疗的重视性也较低,因此治疗遵从性也较差,严重影响到其治疗效果,而改善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护理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影响程度较高[1-2],因此在护理模式的选取方面也应引起重视。循环质量反馈模式遵循的原则是对护理细节及程序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良性的护理循环改善模式。本文中我们就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精神科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观察组(循环质量反馈模式组)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0~68岁,平均(51.4±5.2)岁,病程1.5~20.5年,平均(10.1±2.1)年,其中精神分裂症29例,其他10例;文化层次:大专和以上3例,高中和中专5例,初中及以下31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0~67岁,平均(51.7±5.1)岁,病程2.0~20.3年,平均(10.4±1.9)年,其中精神分裂症30例,其他9例;文化层次:大专和以上3例,高中和中专6例,初中及以下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种类比、文化层次及病程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给予正确积极的治疗引导、生活方面的指导及其他方面的细致护理,其次细致观察患者的日常表现,以人性化理念为指导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观察组患者则在循环质量反馈模式下进行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对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性格特征及心理需求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并实施,实施过程中注意沟通方式的选择,如语言性沟通、肢体语言的运用、眼神的交流等,使患者能从多个方面感受到关怀,引起其对治疗的重视,从而改善治疗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对每个细节的实施效果不断进行评估,对不适用于患者的措施进行改进,做到改进后再实施,实施中再改进,如此循环,最终找到对患者护理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考虑患者的反应及需求,使患者产生对医疗护理人员的信赖感,从而认可治疗和护理过程,达到较佳的治疗护理效果。评估及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8周的治疗依从性、BPRS量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NOSIE-30量表评分和家属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①治疗依从性:以患者能够对用药和其他治疗护理干预措施达到很好地配合为较好,以经过引导后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为一般,以经过干预后仍不能有效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为较差。②BPRS量表评分:包括20个小问题,每个问题均采用1~7分7级评分制进行评估,总分在35分以上为阳性。③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包括74个单项,其分别涉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并且每个维度均换算为百分制,分值越高则表明这个维度状态越好。④NOSIE-30量表评分:包括30个单项,其分别涉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动、迟缓、精神病表现及抑郁等7个方面,其中前3项为分值越高越佳,后4项为分值越高越差[3]。⑤家属满意度:通过家属对疾病治疗及护理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分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为前两项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进行t检验与卡方检验,除满意率、治疗依从性数据、两组性别比、疾病和文化层次构成比为计数资料外,其余均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8周的治疗依从性、BPRS量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BPRS量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评分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4周及8周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PRS量表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8周的NOSIE-30量表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NOSIE-30量表各指标评分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4周及8周观察组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均高于对照组,激动、迟缓、精神病表现及抑郁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BPRS量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8周的NOSIE-30量表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8周的NOSIE-30量表评分比较
注:护理后4周、8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家属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较正常精神状态的患者对于治疗的认同性较低,多存在明显的抗拒性,而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不良影响非常突出,对于改善患者的这些不良状态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因此类疾病患者的个性化表现均较为突出,故单一的护理模式在此类患者中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一成不变的护理细节和程序应用也不甚理想[4-5]。循环质量反馈模式讲究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细节方面的不断改进,不断搜集对于制定的措施实施细节方面的效果,包括有利的经验与不足,然后根据这些进行不断改进,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质量改善体系。这种模式对于精神科患者的应用优点表现在其对患者各个护理细节的不断完善方面,因此针对患者的每个突出表现均可实现护理细节方面的不断对应及完善,并且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也能使护理措施配合这种变化不断改善,从而与时俱进,运用人性化理念,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的每个阶段,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本文中我们就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具体及全面的观察,并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精神科患者表现进行比较,发现循环质量反馈模式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其BPRS量表的评估结果,对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的改善幅度也更为明显;另外对患者采用NOSIE-30量表进行评估发现,其在改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动、迟缓、精神病表现及抑郁等多方面也表现出其应有的效果,说明其对患者综合疾病和生活状态的改善方面均有较高的价值,也广受患者家属的欢迎。经分析主要与其对护理质量的不断监控和不断改善有关,对每位患者均具有针对性,且对每位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改进性,即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点,又能够随时贴合患者的护理需求;另外对患者其他方面的需求也给予了有效满足,如更加重视患者人格方面的尊重需求并加以满足,而这也是患者治疗遵从性有效改善的前提[6-7]。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改善精神科患者生存质量及疾病状态中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患者家属对此模式满意度也较高。
[1]刘振英.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2):1430-1431.
[2]张效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0-242.
[3]李荣珍.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 2012,24(2):221-222.
[4]Fluttert F,van Meijel B,Nijman H,et al.Detached concern of forensic mental health nurses in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s with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arly recognition method related to detached concern[J].Arch Psychiatr Nurs,2010,24(4):266-274.
[5]周晓敏.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对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3):186-187.
[6]耿跃然,孙继勇,于瑞彦.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387-389.
[7]杜芳,李遵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疾病认知心理教育50例效果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1,17(6):35-37.
Effect of quality feedback loop mode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DUAN Long-fang,CUI Li-min.Department of Psychiatry,Mental Health Center of Xi'an City,Xi'an 710061,Shaanxi,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feedback loop mode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MethodsSeventy-eight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from September 2009 to November 2011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 patients were ro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reated by quality feedback loop mode),with 39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BPRS score,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ife quality questionnaire,NOSIE-30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t the forth and eighth week as well as the family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treatment compliance,BPRS score,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ife quality questionnaire,NOSIE-30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t the forth and eighth week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s well as the family satisfaction,all withP<0.05.ConclusionThe quality feedback loop mode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life quality and living state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with higher family satisfaction.
Quality feedback loop mode;Department of Psychiatry;Nursing;Application effect
R473.74
A
1003—6350(2012)18—139—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8.066
2012-04-10)
段隆芳(1972—),女,陕西省商洛市人,主管护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