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方式对胃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2-09-05魏海龙林振海
魏海龙,林振海
(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海南儋州571700)
不同营养方式对胃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魏海龙,林振海
(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海南儋州571700)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以期找到较好的恢复胃癌术后肠道功能的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和常规营养组,每组32例。EN组和PN组于术后48 h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常规营养组输液治疗,待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流质饮食。三组各实施一周,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营养指标[体重(BW)、上臂肌围(AC)]和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术前体重、上臂肌围、TP、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上述指标均有所减小,经统计学分析,不同营养方式营养后患者体重、上臂肌围、TP、TRF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两两比较,肠内营养的改善情况较肠外营养和常规营养好。结论肠内营养方法能有效补充胃癌术后患者的能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疗效分析
胃癌患者由于平常食欲不振及肿瘤自身消耗性疾病,从而引起机体消瘦、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同时由于部分患者因疾病的影响而使自己的心理负担加重,进而更加影响自身的身体状况[1]。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由于手术对胃肠道动力学的刺激及对机体创伤,也会引起患者分解代谢的增强,进一步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影响其术后的恢复[2]。因此胃癌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营养供给,以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增加患者的免疫能力,促进术后恢复。本文收治的96例胃癌术后患者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予营养供给,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取材经病理组织学检验明确诊断;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46~70岁,平均(56.3±2.6)岁;所有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行毕Ⅰ式手术者56例,行毕Ⅱ式手术者40例,手术均进行顺利,术后病理证实病理类型为腺癌26例,鳞癌5例,低分化腺癌59例,印戒细胞癌6例;术前均行肝肾功能检查和心功能评估无异常,无代谢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和常规营养组,每组32例,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分型、术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三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①肠内营养:胃癌术后,患者消化道重建,将鼻胃管经鼻胃置于空肠-空肠吻合口远端25~30 cm处,并固定鼻胃管,避免滑脱。术后24 h经管注入37.5℃0.9%氯化钠溶液500 ml,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是否有腹胀、腹泻、恶心等症状的发生,若没有则开始给予营养液灌肠。运用营养泵以50 ml/h匀速滴注1 000 ml肠内营养悬浮液TPF,连续给予3 d,之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患者适应后可以增加滴注速度,可增至80 ml/h,滴注过程中不断关注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根据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嘱患者自由饮水[3]。给予肠内营养后一周,进行半流质饮食。②肠外营养[4]:术前建立静脉通道,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在术后第1天即通过静脉通道进行肠外营养,由葡萄糖、中长链脂肪乳、水解蛋白,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和蛋白质配置而成的三升袋,总热量按25 Kal/(kg·d)给予营养支持一周。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流质饮食。③常规营养:输液治疗,待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流质饮食,密切关注患者腹胀、腹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患者术前和术后营养指标,如体重(BW)、上臂肌围(AC);运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生化指标,如血清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经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统计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营养方式患者营养指标的变化三组患者术前体重及上臂肌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体重及上臂肌围均有所减小,经统计学分析,F= 8.61,F=9.03,P值均<0.05。提示胃癌术后经不同营养方式营养后患者体重及上臂肌围改善情况存在差异,经两两比较分析,有肠内营养的改善情况较肠外营养和常规营养好,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经不同营养方式给予营养后的营养指标变化
表1 三组患者经不同营养方式给予营养后的营养指标变化
注:@&F=0.75,F=0.54,P值均>0.05;#*F=8.61,F=9.03,P值均<0.05。
2.2 不同营养方式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三组患者术前TP及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两指标的变化均有所减小,经统计分析,F=8.07,F= 6.33,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不同营养方式给予营养后的生化指标变化
表2 三组患者不同营养方式给予营养后的生化指标变化
注:@&F=0.75,F=0.54,P值均>0.05;#*F=F=8.07,F=633,P值均<0.05。
3 讨论
胃癌患者由于肿瘤消耗自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同时也由于手术创伤及失血使机体代谢紊乱的状态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机体高代谢状态、组织蛋白分解,并且术后一段时间又需限制饮食,从而导致机体营养物质的消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因此术后积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补充消耗的能量储备,使患者营养得到保障,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和伤口的愈合[5]。
胃癌患者术后的肠道因手术而处于应激状态,肠道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术后禁食后,肠道处于无负荷状态,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胃肠激素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影响了胃肠道的营养供给和黏膜的完整,进而可能因肠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而发生重度感染。临床上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问题。常规补充营养的方法为术后静脉输液,并等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流质饮食[6],但是这样会造成术后一段时间能量的消耗远大于能量的补充,不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也会造成肠道的损伤。胃癌术后早期运用肠内营养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及常规营养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影响,并对营养指标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三种营养支持方法给予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及生化指标较术前均降低,提示术后患者能量的消耗大于能量的补充,而运用肠内营养支持后机体营养指标及生化指标变化较小。说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较好。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方法在胃癌术后的营养支持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较有效补充患者的能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1]梁桂珍,朱刚,梁婉萍.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09,20(5):61-63.
[2]宋延强,吕文平,庞新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97-99.
[3]刘统成,赵晓雷.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9):21-25.
[4]邢俊岭.胃癌根治术后肠外与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6):31-32.
[5]徐海帆,谭风波.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估[J].海南医学,2011,22(11):14-18.
[6]陈坚,黄坚雄,周家德.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术后的临床应用分析[J].海南医学,2007,18(10):58-62.
R735.2
B
1003—6350(2012)18—044—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8.020
2012-04-27)
魏海龙(1977—),男,海南省儋州市人,主治医师,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