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2012-09-04王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问题

王娟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越来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于保护单位的资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际的状况来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的效果与经营的效率,对部门预算的实施产生了影响,需要我们予以重视和研究。在分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旨在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提高做出理论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90-02

引言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构成内容,是在管理实践过程中产生、发展与健全的。内部控制作为通过预防为主的制度,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以及控制程序,降低各种错误和舞弊等行为的发生,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果与效率。

单位内部控制作为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组成内容。它通过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及其沟通和内部控制监督等基本内容组成,具体表现在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等,是单位为履行所属的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一种行为。

一、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内部控制意识作为内控工作落实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和发挥效果的保证。在实际的控制工作中,因为一些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尤其是负责管理者内控意识不强,使得管理效果不好。首先是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其次是对财务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最后是对经费支出缺乏基本的控制意识。

2.管理的相关基础工作不到位

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坚实的基础,包括制度建设、人员素质等。首先预算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预算的执行不能做到统筹安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时还导致资金使用超支;其次是收支管理不严。如任意扩大收支范围,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未能做到专款专用,存在巧立名目开支、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最后是财物管理不严。由于大多数事业单位在会计上没有成本费用核算要求,因此造成忽视财物的核算和管理;还有就是印鉴保管上的漏洞较多。

3.会计核算工作不标准

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有健全的会计记录系统。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不规范。一是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二是账务核算处理不规范;三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存在账外资产。

4.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行之有效的组织、分工、程序、方法、标准、守则和规程,但很多事业单位尚未制定系统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内控制度。或因制度办法陈旧滞后、不完整等原因而不能执行或没有执行,使制度和办法形同虚设。一是人员配备、岗位分工不合规定;二是授权审批的金额界限不明。许多单位都是长期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使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三是流程控制体系很不完善;四是部门预算执行不严。造成预算执行结果超预算、追加调整项目多,预算随意性大、对财政部门预算没有进行分解细化等问题。

二、内部会计控制产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1.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比较简单,非财务管理专业的人照样干,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也不高。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加上对财务制度懂得不多,往往账务处理混乱。还有一些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认为只要领导签字就能支出并入账,不能做到有效地监督。

2.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

许多事业单位领导尚未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把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忽视了内控是一种业务动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忽视了权力的相互制衡,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只重视资金使用的去向,不重视资金使用的程序和效果。

3.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会计的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完备,职能部门监督不协调。首先,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实施,而行业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单位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监督。其次,税务机关等国家监督管理部门从本部门业务角度进行单方面监督,沟通联络和信息共享等机制尚未建立。最后,综合审计部门则把重点放在预算内的事业单位上,不可能对所有单位进行经常性监督。此外,还存在着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甚至少数执法人员以权谋私,放弃原则的现象。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1.强化基础工作的落实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必须重视和改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首先要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包括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与记账要求等;最后建立严格的内部核对制度。在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财物的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控制;加强日常管理。要根据单位会计工作特点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职责明确、相互制衡;要注重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以便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预防错误和弊端,使会计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实施。

2.强化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单位负责人要提高认识,强化“第一责任主体意识”。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其次,要强化全体职员的内控意识。要让全体职员认识到,实施会计内控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有关经济业务涉及到的所有部门都是内控的范围,单位内各部门、每个人都应具备内控理念,与财务部门共同承担内控责任。第三,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理顺会计关系,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要带头遵循内控制度,在决定会计事项、签批会计资料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

3.提高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部门预算是事业单位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控制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功能和作用,要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将各部门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

4.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包括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和单位内审机构的审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单位内审机构必须与会计机构并行设置,保证内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对会计机构的制約性。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情况了解,可以把握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容易造成损失的失控点,通过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跟踪审计监督,帮助有关控制部门逐步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使内部会计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

5.强化单位外部的监督

财政部门是会计与内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审计部门是重要的保证体系,因此,在健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各级财政部门可以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与指导;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相互配合,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监督,强化绩效理念,规范收入分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事业单位依法理财的积极性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曹建新,詹长杰.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其完善[J].财会通讯,2009,(35).

[2]张耀强,张振敏.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内蒙古统计,2009,(5).

[3]王荔.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建议[J].金融经济,2009,(18).

[4]黄进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对策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08,(6).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