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

2012-09-03黄德仁梁军寿余茜梁尚福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氯霉素联合治疗

黄德仁 梁军寿 余茜 梁尚福

[摘要] 目的 探讨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本院2009年2月~2011年8月58例恙虫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组20例,氯霉素组20例,多西环素组18例,总疗程共7~10 d,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疗效。 结果 氯霉素组出现白细胞明显降低5例;多西环素组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11例。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除了6例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外,均未见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二重感染发生,且退热及症状消失平均时间较单独使用氯霉素或多西环素疗效佳。 结论 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临床疗效佳、费用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多西环素;氯霉素;联合治疗;恙虫病

[中图分类号] R51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095-02

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感染人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及肝脾大为特征。本病多为散发,流行多发生于夏秋季,见于5~11月,以6~7月为高峰。本研究旨在通过将本院于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58例恙虫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比较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与单用氯霉素及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1年8月共收治58例恙虫病患者,其中,男30例(51.7%),女28例(48.3%);工人18例,农民35例,儿童5例;年龄8~77岁;发病季节以6~10月份高发,44例(其中6月份15例、7月份8例、8月份5例、9月份8例、10月份8例),其他季节散发;38例有户外工作或坐卧林地草丛史,其中农民21例。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3组年龄、性别、病程分布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58例患者其中发热47例,咳嗽7例,咽痛6例,四肢乏力10例,腰痛3例,寒战8例,头痛、头昏23例,恶心、呕吐9例,心悸、气促3例,焦痂45例(其中腹股沟13例,阴囊9例,腋窝8例),淋巴结肿大18例,肝脾大14例。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降低10例、白细胞升高17例,红细胞降低6例、红细胞升高3例,血红蛋白降低6例,血小板降低10例;外斐反应效价在1∶160或以上29例;总胆固醇升高5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5例,三酰甘油升高11例,C-反应蛋白升高23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9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9例,肌酸激酶升高6例,乳酸脱氨酶升高11例,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8例,血钾降低1例,血钠降低10例,血氯降低3例,血钙降低1例,血肌酐升高2例,血糖升高3例。

1.3 诊断依据

参照杨绍基《传染病学》[1]恙虫病的诊断标准:(1)发病前3周内有户外工作或坐卧林地草丛史;(2)有发热、焦痂或潰疡、浅表淋巴结肿大;(3)外斐反应效价在1∶160或以上,具备三项中的两项即可诊断本病。

1.4 治疗方法

58例恙虫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组20例,首先使用氯霉素成人1.5~2.0 g/d、儿童3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3 d后停用,再继续口服多西环素成人0.1~0.2 g/d,儿童4 mg/(kg·d),分2次口服,用药4~7 d,总疗程共7~10 d。氯霉素组20例,成人1.5~2.0 g/d、儿童3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总疗程共7~10 d。多西环素组18例,成人0.1~0.2 g/d、儿童4 mg/(kg·d),分2次口服,总疗程7~10 d。同时给予护肝、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心肌、降血脂等治疗。

1.5 观察项目

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临床症状及白细胞、肝功能、心肌酶等情况以及用药后各种不良反应。

1.6 疗效判断

症状和体征消失并停药1周后无复发为治愈。

1.7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方差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疗效比较

58例恙虫病患者经过3组方案治疗后,从其治疗效果上看,其中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组明显短于氯霉素组及多西环素组(P < 0.05),且无复发;3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氯霉素组出现白细胞明显降低5例,其他两组白细胞均正常;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组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6例;多西环素组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11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恙虫病是指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是对人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有特别的亲嗜性与专一性细胞内寄生虫,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株间的抗原性有较大差异,对人的致病力也不相同。根据血清学结果[2-3],恙虫病立克次体可分为Karp、Kato、Gilliam、Kawasaki、Kuroki等型,而我国恙虫病立克次体主要以Gilliam型为主[4],其中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属于夏季型[5],本组患者资料显示发病于6~10月份者有44例。而恙虫病感染者常有野外草地接触史,本组资料显示其中38例有户外工作或坐卧林地草丛史,其中农民21例,这与以往资料基本相符[6]。患者除有以发热为主的严重感染中毒症状,其特征性表现的焦痂、皮疹外,还有特征性区域淋巴结肿大,肝、脾大。本组焦痂患者其中腹股沟13例,阴囊9例,腋窝8例,多位于隐蔽部位,与国内报道基本吻合[7],因此,临床体检不仔细则容易导致漏检和误诊[8]。

恙虫病立克次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只有脂溶性较高、能通过宿主细胞膜进入细胞质的抗生素才能发挥抑杀恙虫病东方体的作用,且抗菌药物必须坚持完成疗程[9],传统治疗使用氯霉素、多西环素等均有疗效[10]。近年来,本院使用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效果满意。由于氯霉素具有较强的脂溶性,能通过宿主细胞膜进入细胞质,抑制肽链的形成,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先发挥抑菌作用,同时通过短程使用氯霉素来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多西环素对立克次体有较强抑制繁殖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肽链的增长,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抑菌作用。但由于氯霉素最突出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包括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剂量大、疗程长更易发生,对肝肾功能不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者、未成年人、孕妇等应用受限。因此通过氯霉素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从本组比较研究结果来看,其中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组明显短于氯霉素组及多西环素组(P < 0.05),且无复发;3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方面,氯霉素组出现白细胞明显降低5例,其他两组白细胞均正常;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组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6例;多西环素组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11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因此从本组患者看,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方案使用后除少数患者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外,均未见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二重感染发生,且退热及症状消失平均时间较单独使用氯霉素或多西环素疗效佳,同时费用低廉,无复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绍基. 传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127.

[2]Parola P,Blacksell SD,Phetsouvanh R,et al. Genotyping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from humans with scrub typhus,Laos[J]. Emerg Infect Dis,2008,14(9):1483-1485.

[3]Fournier PE,Siritantikorn S,Rolain JM,et al. Detection of new genotypes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infecting humans in Thailand[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08,14(2):168-173.

[4]吳光华. 我国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2):69-71.

[5]王显军,孔令胜,陈龙宝,等. 鲁西南地区首次恙虫病暴发调查[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14(4):79.

[6]韩明锋,程国玲,李秀勇,等. 安徽省阜阳市恙虫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 安徽医学,2009,30(10):1219-1220.

[7]徐叶进,金益辉,李骥,等. 90例恙虫病临床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5):508-509.

[8]杨晴,李春娜,洪仲思. 恙虫病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5(1):27-29.

[9]华美香,李志杰. 阿奇霉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66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01-302.

[10]Kawanmura A,Tanaka H,Tamura A. Tsutsugamushi Disease[M]. 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1995.

(收稿日期:2012-04-26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氯霉素联合治疗
淡水养殖鱼体中氯霉素的安全性研究
氯霉素单分散限进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特性研究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氯霉素的吸附研究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研究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患者的术后护理宣教探讨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婴幼儿慎用氯霉素眼药水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