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化工业对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2012-09-03

城市观察 2012年1期
关键词:港口城市主导产业区位

◎ 罗 勇

重化工业对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 罗 勇

港口城市的重化工业厂商通过区位选择决策而不是生产决策,就可获取既定的区位利益。这种发展模式对于生态与环境而言,具有比内陆地区更大的双刃性。应该通过区位优势利益外部性的发挥与引导,处理好区位利益双重性之间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关系。工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信息化等,是港口城市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优选发展方向。

城市可持续发展 港口城市 重化工业

一、港口区位优势与双刃性

重化工业选择港口区位是符合区域经济学原理的一种决策。第一,在地区性投入方面,港口区位存在不易转移投入的供应优势,如大量的水、港口和贸易服务等。第二,在输入投入方面,港口区位可以方便地获得从外部供给源输入的原油、煤炭等原材料和能源。第三,在外部需求方面,港口区位的重化工业具有可以在区位外部市场销售的可转移产出中得到净收入优势。

应该看到的是,港口城市的重化工业厂商通过区位选择决策而不是生产决策,就可获取既定的区位利益,进而提高商业利润。这种区位利益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外部性利益。

港口重化工业发展与区位利益相联系的关系和行为并不是全部通过市场而发生;因此,对于港口城市的生态与环境而言,这种发展模式具有比内陆地区更大的双刃性。厂商和地区获得经济上和发展上的区位利益,这是区位利益在外部经济上的正向效应。如果厂商和地区罔顾生态环境承受能力而转向无限度地获取区位利益,必然造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外部不经济和负向效应。

港口城市的重化工业生产活动首先应该处理好区位利益的双重性之间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关系。

(一)区位优势利益外部性的发挥与引导

应该充分发挥区位利益的外部正效应,同时将区位外部效应中的负效应内部化,使区位优势利益具有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双赢性质,进而使港口区位重化工业的发展自发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区位外部负效应的内部化

区位外部负效应消除或内部化的一个熟知途径,是“庇古税”解决方案,核心观点是要使福利损失——即“边际私人净产品”与“边际社会净产品”之间的差异最小;这也成为政府干预的理由和目的。政府的经典对策是,对于正的外部效应影响应予补贴,以补偿外部经济生产者的成本和其应得的利润,从而增加外部经济的供给,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而对于负的外部效应影响,应处以罚款或征税,使外部不经济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减少这种有害影响的供给,保证社会福利水平不会降低。

在庇古解决方案的原理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地推进自然资源和环境等要素的价格体系按照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双赢原则建立和完善,更好地解决区位外部负效应消除或内部化问题。

区位外部不可持续性的内部化进程还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协调,避免出现“囚徒困境”和“智猪游戏”的情况,损害率先实行内部化措施地区的优势。

二、港口城市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

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揭示,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近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与其工业部门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工业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之一是重工业化。

霍夫曼根据20余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关系,即霍夫曼比例。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霍夫曼之后的学者收集整理的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制造业结构数据显示,重工业化过程,尤其在工业化过程的后期,是主要靠机械工业的增长来推动的。在机械工业增长中,耐用消费品如汽车和家电工业是重要支柱。随着耐用消费品的普及,机械工业的增长缓慢下来,霍夫曼比例下降的幅度递减,重工业化过程趋近一个饱和状态点。盐野谷的研究认为,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化率趋于60%~65%。

一般情况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工业化时期是资源消耗曲线(污染曲线)陡峻上升的阶段;但由于霍夫曼饱和状态点的存在,重工业化过程具有一定的收敛性,资源消耗水平也将会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稳定状态点对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制定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工业结构的高度化

在港口城市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高度化,即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综合推进,应该成为一个可选的发展方向。

(一)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工业化过程中都是伴随着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演变发展,这种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就是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工业化过程的数据研究表明,原材料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伴随的是工业增长对原材料依赖程度的某种弱化,也就是对物质资源依赖程度的弱化。因此,港口城市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的演变,可能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工业结构要素密集度的演变

在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时期,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的地位不断上升。钢铁、石油、石化、有色冶金和煤炭等原材料工业部门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庞大的生产设备,以便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保证重工业化的实现。在这个工业化阶段,工业的生产要素组合中资金和资源处于重心位置,表现为一种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形态。这是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艰难阶段和关键时期。

在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时期,加工组装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各种机械工业占据中心位置,技术进步成为增长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在工业的生产要素组合中技术处于最突出的地位,表现为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结构形态。呈现技术密集型工业结构形态的高加工度化,是工业化进程中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的一种主要形态。由于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跨越整个工业化的全过程,可能与重工业化同时存在和发展,因此,处于发展中的港口城市应该在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同时,注重和适度加快高加工度化的发展,缓解在重工业化阶段上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在当今工业化高度发展的阶段,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概念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今的港口城市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建立在海洋工程、微电子学、激光、纤维光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科技之上的产业部门,大有溢出高加工度化范畴而形成工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阶段的趋势。港口区位工业结构的这种演变升级趋势,为可持续发展工业结构的形成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结构的信息化

国际上产业结构演变的一个新现象,就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信息部门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包括就业和产值)不断增长,出现了产业结构的信息化。由于技术要素的活跃性特点,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应该与高加工度化一样,具有可贯穿于工业化过程、推进产业结构跨越性升级、并有效缓解重工业化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压力的特征。因此,在我国港口城市工业化的重工业化阶段,应同时启动和推进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发展。

及时启动和推进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信息化本身的发展,增加产业结构中信息部门的比重;而且可以通过一次信息部门和二次信息部门来直接和间接地推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发展,进一步完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突破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化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困局,实现港口城市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信息化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并以此带动和体现高水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这应该成为港口城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思路。

四、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

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应该成为港口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目标和主要过程,要围绕城市的主导产业,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各产业协调配套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

(一)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选择主导产业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选择主导产业,优先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合理地确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系统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协调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的关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系统。

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系统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可以城市产业结构的可持续结构比重来衡量。以Zi和Si分别表示具有可持续效应的产业总产值和产业劳动力数量,以Z和S分别表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劳动力总量,则产业结构的可持续结构比重G为: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港口城市工业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程度高低和工业结构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素质。

(三)配套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产业

主导产业既已形成,就要配套发展关联产业,特别是前向关联产业,尽可能地延伸产业链条。前向关联产业应尽可能地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延长,有效地增大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比重,这是以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的一个关键。

可以把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产业称为可持续发展产业。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发展,要紧密联系地区的主导产业,增强关联度。一方面,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不能自成体系、自给自足,脱离港口经济发展大势,形不成地域合理分工格局,难以形成合理的规模和作用,以致发挥不出港口区位比较优势。可持续发展产业必须借助主导产业的影响力,取得更快发展。另一方面,要增加主导产业对可持续发展产业的敏感度,提升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主导产业不能孤军突进,如果可持续发展关联产业跟不上,或主导产业之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协作链条被甩在城市区域之外,主导产业将与可持续发展相分离,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因得不到主导产业的合适带动而在较低水平上徘徊。

(四)推动适度超前的基础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港口城市的基础产业,推动基础产业的适度超前发展,特别是要注重推进港口城市基础产业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产业的发展,克服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

(五)积极扶持潜在的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

选择与扶持潜在主导产业的标准,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应该比现有主导产业更高,更要注重有利于提升港口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构比重。潜在主导产业存在于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之中,应该在积极发展配套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的过程中,发现和培育可以在较短期时间内上升为合格主导产业的产业,促进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1]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P·罗杰斯等.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威廉·诺德豪斯.均衡问题:全球变暖的政策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罗勇.城市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陈佳贵等.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The Impacts of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s Solutions

Luo Yong

Through location choice instead of decision upon production, the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firms in port cities can benefit from their existing locations.Such a development mod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the environment, compared to its inland counterparts.The contraction between location benefi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resolved through maximizing the external economy effect of location advantages.The upgrading, optim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the future trends for the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in port cities.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port city;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F426.22

罗勇,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陈丁力)

猜你喜欢

港口城市主导产业区位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宁波港口与城市发展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发展机制研究
地理区位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