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视野下叙述者的产生、分类及其演变
2012-09-02曾仲权
曾仲权
他者视野下叙述者的产生、分类及其演变
曾仲权
由能指的分化与发展——即能指文字层的出现产生的作者、叙述者、人物的他者关系来看,叙事文学是对于他者的叙述。在叙述者与人物的他者关系的三种类型——他者可知、我知他者、绝缘他者中,我们将叙述者分为全知全能型叙述者、意向性叙述者、客观型叙述者。而这三种叙述者类型随着西方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同一性哲学、意向性哲学、非同一性哲学依次出现。
他者;叙述者;能指;同一性;绝缘;非同一性哲学
他者是西方哲学、美学、文论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柏拉图的理念之“一”的他者:理念的模仿——非存在的现实具体事物到黑格尔在自我意识博弈中胜出的主人的奴性他者,及至拉康精神分析中自我镜像的他者,再到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被社会意识规训的他者,他者概念的流变即是西方哲学发展的症候性表征。从西方思想史来看,他者大致有两重含义:(1)异于主体(人、文化等)的客体或者主体;(2)异于本真自我的自我意识或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自我。在这一视域之下,叙事文学和叙述者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特征。
一、他者视野下的叙事文学观——叙事文学是对于他者的叙述
在叙事文学中,不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们可以剥离出三个主体性元素:作者、叙述者、人物。在这三个主体性元素中,作者是实体性的,叙述者和人物都是文本建构中的非实体性主体。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他者”的关系:人物是作者、叙述者的他者,叙述者是作者的他者。这一点在叙事文学中的人称代词使用上有着鲜明的证据。
“你、他、她、它、你们、他们”是异于作者的主体或客体的他者,可指代人物或叙述者。而人称代词“我”则往往是叙述者,是作者自我的镜像。
由此看来,叙事文学既是对于他者的叙述,同时也是在他者关系之下建基的文学样式。
二、他者视野下叙述者的产生、分类及其演变
在他者视野下,叙事文学中的作者、叙述者、人物的交互关系呈现不同的形态。我们主要考察叙事文学中的两类他者关系:作者与叙述者;叙述者与人物。正是从这两组关系着手进而分析叙述者的产生、分类及其流变。
(一)能指的发展与分化——叙述者作为他者的产生
叙述者是叙事文中的陈述行为主体,也称声音或讲话者,具有功能性。传统叙事学认为叙述者和作者是不同的,但没有深入探究叙述者作为作者的功能性他者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能指的发展与分化是叙述者作为作者的功能性他者产生的原因。
能指包含两个层面:语音和文字。文字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能指的发展与分化指的是能指由能指语音层到能指文字层的出现,这使得能指包含语音和文字两个层面。在原始艺术中,文学艺术的形式呈现为口头形态,口头形态的艺术是语音能指的艺术,决定了原始艺术的叙述者和表演者同一。然而,随着文字的出现,文字成了凝聚声音与意义的载体,文字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存性,即能指的文字层面成了所指和能指语音层的载体,表演者或作者可以现实不在场,这使得叙述者从现实的表演者转变成文本中虚构的符号建构,即和现实的表演者、作者相分离。同时,随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文本的来源主体也相应的逐渐由作为集体代表或传承的表演者向单个的作者位移。正是由于能指文字层的出现和文本来源主体的缺场,导致了叙述者的位移和分化。同时,文字对于陈述的介入使讲述变成了叙述,并形成了叙述者与叙述主体(实体性讲述者)的分离。胡亚敏教授在《叙事学》附录的脚注中说,“金圣叹的作者概念包容了叙述者,而西方叙事学中的作者与叙述者是不同的……且我国由说书演化而成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与叙述者在叙述态度上基本一致”[1]248,就体现了这一点。说书艺术(口头艺术)在未形成纸质文本时,其作者(集体性作者)和叙述者是合一的。所以,正是能指的分化和发展——能指文字层的出现,使得叙述者作为作者功能性他者出现。
(二)叙述者分类的他者之维
叙述者与人物的他者关系有三种类型:他者可知、我知他者、绝缘他者。从叙述者与人物的他者关系的三种类型来看,叙述者可以相对应分为全知全能型叙述者、意向性叙述者、客观型叙述者。“他者可知”指的是主体可以感知他者的一切,是列维纳斯所批判的传统主体性哲学影响下的他者“同一性”视域的极端满足,即是主体万能,可以知晓他者的一切。“我知他者”则是主体只能知晓他所“意向”的,是现象学下的意向性主体视域。“绝缘他者”指的是客观呈现行为、现象,是列维纳斯“非同一性”他者的极端化。“绝缘”概念借鉴至海德格尔,他在《存在与时间》中的“绝缘”是在批判“把‘我’高标特立加以绝缘的做法出发”,“从这个绝缘主体过渡到他人的道路”[2]137的主体性哲学而认为此在与他人是共在的意义上来使用的。我们说的“绝缘”指的是不可通达、不可知晓。
在这一他者关系分类的基础之上对于叙述者所进行的分类吸收了聚焦的分类方法。聚焦分析的是谁感知的问题,叙述者分析的是谁讲述的问题,因此在我们从他者关系对叙述者进行分类时必须进一步厘清其中关系。根据叙述者、聚焦者、行动者(人物)三者的不同来研究叙事文本,借鉴米克·巴尔的符号叙事学[3]139-142分析,我们用如下符号指代相应的内容:N叙述者;F聚焦者;/或者;EN外在式的叙述者;CN与人物相连式叙述者;EF外在式的聚焦者;CF与人物相连式聚焦者;AP全部感知;IPP意向部分感知;NP不可感知。据此我们可以将一些叙述形式表述为如下符号形式:EN[CF-行动者];CN[CF-行动者];EN[EF-行动者];CN[EF-行动者];EN(P)[EF[CF]-行动者(P)]等。在这些符号之中,我们不着重于外在式和人物相连式的过多细分,但我们以全部感知AP、意向部分感知IPP、不可感知NP作为叙述者分类切入点来作分类(表1)。
表1 叙述者分类
通过表1,我们基本厘清了叙述者和聚焦者在他者视野下的相互关系。在他者可知中,全知全能叙述者可以直接(叙述者和聚焦者全知视域同一)或间接(叙述者转述聚焦者的全知视域)的知晓人物的一切。在我知他者中,意向型叙述者能直接(叙述者和聚焦者意向视域同一)或间接(叙述者转述聚焦者的意向视域)意向性知晓他所知晓的人物。在绝缘他者中,客观型叙述者只是客观呈现人物客观行为状况和事件、现象,对于人物的其他一切不可知晓,也无主观推断、倾向。
(三)他者哲学观流变下的叙述者类型演变
不同的哲学观对于他者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从他者的维度来看,西方哲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同一性哲学、意向性哲学、非同一性哲学。正是在这一哲学观流变的影响下,叙事文学中的叙述者类型经历了由全知全能型叙述者到意向型叙述者再到客观型叙述者的演变历程,这一演变并不是线性替代式的,而强调的是叙述者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
所谓同一性哲学指的是形而上的思考宇宙本质、万物始基且认为有一个独立于万物的本源性、永恒性、终极性的同一本质存在且主宰万物的本体论哲学。早在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古希腊时代就确定了主体性的原则。具体说来,古希腊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就确立了认识万物之前要先认识作为主体的自己,或者在认识万物的同时更加强调你自己。柏拉图实际上确立了语音中心主义,他认为作为主体的人的声音比起文字更接近理念,通过灵魂附体的诗人的回忆可以接近理念。比起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重视模仿,艺术即是模仿,而模仿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黑格尔主体精神的回归是世界向着绝对精神回归的前奏,主张“主高于奴”的主奴哲学;而在康德哲学中,主体是物自体和现象界的中介,是一切判断的主体;文艺复兴更是将人的主体性和主体的欲望扩大到了极致。逻各斯中心主义作为主体性合法性的基础一直被强化,理性为万物立法。正是在同一性哲学支配下,他者依附于主体,主体控制他者,将一切异在的、他性的他者纳入到主体所构建的统一和整体之中。列维纳斯批判同一性哲学,认为“本体论是一种权力哲学”[4]46。在同一性哲学影响下,叙事文学文本作为哲学文化思想的表征在叙述者类型这一环节体现为全知全能型叙述者。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全知全能叙述者除了受同一性哲学影响就起源头来说,还受到原始巫术文化遗留的产物。“从世界观上看,巫术认为人能控制自然”[5]43,原始巫术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认为能控制他者的全能型同一性世界观。这一巫术观遗留了全知全能叙述视域的传统,影响了后来文本叙事中全知全能叙述者的形成。全知全能的叙事应该是原始口头艺术作为集体记忆、历史的表演者与叙述者的同一的遗留。原始叙事文本和抒情文本差别不大,而且在大多数文明中呈现出史诗的形态。它的功用主要是用于巫术仪式当中。原始巫术仪式的状态,按照列维·布留尔的说法,必然是万物有灵,巫师与万物通灵、介于人神之间,必然手眼通天。同时他常常是记忆史诗这一叙事文本并用于祭祀和巫术仪式的人,这一身份和他自身及其部落对于这一人神之中介身份的认识必然要求作为氏族集体记忆的史诗的叙述视域是全知全能的。
在同一性哲学之后出现的是意向性哲学,它是以现象学为基础反思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同一性本体论哲学的哲学样式。悬置存在与思维优先性的争论,返回生活现象之中。我所知道是我所意向的,我不知道的都是我想象臆测的。在我或此在上建立的现象学反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哲学并不彻底,还存在主体性的残留。在意向性哲学影响下的叙述者类型即是意向型叙述者。
随着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哲学进入非同一性哲学阶段。我所说的非同一性哲学并不是列维纳斯所主张的伦理学理想的非同一。我所说的非同一哲学乃是自德里达解构主义始全面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性传统,强调非中心、差异性、相对性、消解宏大叙事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代表人物还有利奥塔、德勒兹等。在意识领域,理性权威得到解构,世界是播散、异延的,某种程度上是不可知的。在无意识领域,妄图以精神分析对无意识进行分析是徒劳的。因此,叙事文学中的叙述者类型是客观性叙述者。解构主义故乡——法国的新小说是鲜明代表。
三、结论
至此,本文在他者视野下对叙述者的产生、分类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由能指的分化与发展——能指文字层的出现产生的作者、叙述者、人物的他者关系来看,叙事文学是对于他者的叙述。在叙述者与人物的他者关系的三种类型——他者可知、我知他者、绝缘他者中,我们将叙述者分为全知全能型叙述者、意向性叙述者、客观型叙述者。而这三种叙述者类型随着西方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同一性哲学、意向性哲学、非同一性哲学依次出现。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8.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37.
[3]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39-142.
[4]E.Le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M].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79:46.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3.
book=97,ebook=353
H152
A
1673-1999(2012)14-0097-03
曾仲权(1987-),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