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2012-08-27商婷张燕

关键词:斯汀甘草酸荨麻疹

商婷,张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上海 201900)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程超过6~8周者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且易复发的皮肤病,许多抗组胺药均能迅速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为进一步探求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方法,笔者于2010年6月—2011年8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入选标准 患者均来自笔者所在单位皮肤性病科门诊,临床诊断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年龄≥16岁,男女不限;病程≥6周;每周至少2次或2 d症状发作;治疗前4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1周内未使用过其他抗组胺药;无严重的心、肝、肺、肾等系统性疾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观察且能够按要求完成疗程、复诊、检查及随访。

1.1.2 排除标准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其他特殊类型荨麻疹,如胆碱能性荨麻疹、药物性荨麻疹及皮肤划痕症等;肝肾功能不全及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正确疗效评估的严重疾病者;治疗前4周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1周内使用过其他抗组胺药;有明显的高血压、低钾血症及肌病者;未完成疗程并按期随访者;对复方甘草酸苷片或乌蛇止痒丸过敏者或已知对H1受体拮抗剂过敏者。

1.1.3 终止及退出标准 经复核不符合入选/排除标准的患者;自动终止治疗者;因故失访者;违反方案者;因不良事件而终止治疗者,但需计入不良反应评估。

1.2 试验药物与治疗方法

1.2.1 试验用药 试验药为复方甘草酸苷片25mg/片(商品名:帅能,河南帅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723)和乌蛇止痒丸(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0044);对照药为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40019)。

1.2.2 剂量、服药方法和疗程 试验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 mg/次,3 次/d,同时口服乌蛇止痒丸 2.5 g/次,3 次/d;对照组每日早晨8点口服咪唑斯汀1片10 mg。2组均连续服药4周后评定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抗组胺及类固醇制剂,并忌服可能致敏的食物及避免致敏的吸入物。

1.2.3 随机方法 按每例患者就诊先后顺序1∶1比例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

1.3 观察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内容 研究者按0~3级标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主、客观症状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由患者自我评价瘙痒程度,观察并详细记录风团数量、风团大小、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荨麻疹每周发作次数,见表1。上述各项分数相加为总积分。随访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表1 荨麻疹症状评分表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每位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确定的症状总积分,按下列公式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ing index,SSRI)作为疗效判断标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SSRI≥90%,显效为60%≤SSRI<90%,好转为20%≤SSRI<60%,无效为SSRI<20%,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显效率之和,每次随访记录不良反应。

1.4 安全性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询问所有患者,进行体检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发现不良反应,医师综合分析,对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按轻、中、重度进行评价。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方法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根据入选/排除标准,共入选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试验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龄16~63岁,平均(38.64±12.27)岁,病期 0.17~8 年,平均(3.26±1.66)年,治疗前总症状积分(9.23±2.76)分;对照组43例,男20例,女 23 例,年龄 18~65 岁,平均(40.67±12.79)岁,病期0.25~7年,平均(3.28±1.63)年,治疗前总症状积分(9.37±2.66)分。经统计分析,2组患者入选时年龄、性别、病期、病情严重程度均衡性良好具备可比性(P>0.05)。因不良反应、失访等原因终止或者脱落病例共4例,其中试验组1例,对照组3例,病例脱失率4.44%。最终纳入疗效分析病例共86例,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0例。

2.2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时(4周),根据SSRI进行的总体疗效分析结果,其中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78%(39/46),略优于对照组的82.50%(33/40)。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见表 2。

表2 2组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安全性评估 本研究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入选的90例患者中,试验组有1例患者无故失访,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自动放弃治疗,这2例不纳入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根据入选/排除标准,有88例纳入安全性分析,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2例。试验组出现1项或1项以上不良事件有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2/46);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有9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43%(9/4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2)。与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试验组2例患者双下肢轻度浮肿;对照组2例因较严重的头痛和嗜睡乏力而终止试验,3例轻中度嗜睡,2例头晕、乏力;1例头痛、口干,1例胃肠道不适。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其发病原因甚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复方甘草酸苷为甘草甜素提取物,是一种中西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甘草酸铵、甘草酸、L-半胱氨酸等,该药可明显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激肽、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可作用于细胞膜抑制花生四烯酸的游离,降低过敏反应介质的生成。甘草甜素中甙元部分与肾上腺促皮质激素结构相似,故具有较强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即抗炎、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和类激素样作用[2],而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无明显影响,故没有明显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3],故能预防和治疗荨麻疹。

乌蛇止痒丸的主要成分为:乌梢蛇、防风、蛇床子、苦参、黄柏、苍术、人参须、牡丹皮、蛇胆汁、人工牛黄、当归。乌梢蛇搜风胜湿,止痒力强而为本方主药;防风散风胜湿,蛇床子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苍术祛风燥湿,三者佐用,助乌梢蛇祛风湿而止痒,为本方辅药。故本方可治疗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属血虚郁热、风湿相搏证。

咪唑斯汀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为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临床上仍有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对纯抗组胺药治疗无效,部分患者服药时症状消失,停药易于复发。为此笔者尝试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制剂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荨麻疹46例,结果显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为84.78%,略优于咪唑斯汀组的82.5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乌蛇止痒丸组和咪唑斯汀组均能明显控制慢性荨麻疹的主客观症状,获得了与抗组胺药咪唑斯汀同样的治疗效果。

在本组临床研究中,2组均无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乌蛇止痒丸组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4.35%,明显低于咪唑斯汀组的21.43%。因此,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为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临床选用。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3-618.

[2]Baltina LA.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as a route to new bioactive compounds for medicine[J].Curr Med Chem,2003,10:155.

[3]宋方闻,白水敏,陈玉祥,等.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J].中国药房,2003,14(5):304-305.

猜你喜欢

斯汀甘草酸荨麻疹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枪口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荨麻疹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