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肾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2-08-20粟周海王世黔胡敬仙
粟周海,王世黔,黄 贵,胡敬仙,司 雄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影像科,贵州 凯里 556000)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肾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粟周海,王世黔,黄 贵,胡敬仙,司 雄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影像科,贵州 凯里 556000)
肝肾间隙所在的位置是右肾、右肾上腺、肝脏和下腔静脉间,可突向此间隙的占位性病变有肝脏右后叶、后腹膜和右肾上极、右肾上腺,巨大的肿瘤可占据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肝肾隐窝,肝脏、肾脏、肾上腺和血管等邻近的脏器受压形成明显的移位和变形,给肿瘤的来源及定位判断造成了困难[1],此类病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在临床上有着最重要意义的则是准确的病灶定位,病灶的定位是定性诊断的前提,且在手术方案的预先设定中起到相当重要的参考作用。肝脏间隙上界是肝右叶的下面和胆囊,肝肾间隙后界是右肾上腺和右肾及十二指肠降部,肝肾间隙下界则是结肠肝曲、横结肠系膜和横结肠,肝肾间隙的后上界是右冠状韧带的后叶,肝肾间隙的左界是肝镰状韧带后下部[2,3]。右肾上腺、右肾、下腔静脉、肝右叶,这些器官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解剖关系。但是由于腰方肌筋膜、膈肌筋膜与肾前、后筋膜和壁层腹膜融合,在肾中部和肾上极水平中各大概一半的位置融合,上部肾周间隙开放便因此而形成,使右侧和肝裸区相连接,左侧和左膈下腹膜外间隙相连接[4],肝右后叶的外生性肿瘤能从自裸区伸入到肾周间隙[5],肝脏右叶又受到了腹膜后尤其是如肾上腺肿物的压迫,从而使外来肿物与自身肿物难以分别[6]。本文中我们就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肾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1年12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肝肾间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螺旋CT三维重建组)35例和对照组(螺旋CT二维重建组)35例。观察组(螺旋CT三维重建组)35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4±5.8)岁。对照组(螺旋 CT二维重建组)35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4.3±6.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均P>0.05,无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观察组三维重建:全组患者进行加强CT检查,重组门静脉期数据图像进行1.5mm层厚和1.3mm间隔,多层面的重建以病灶为中心的冠状位和矢状位以及必要的斜位在独立的工作站进行。将病灶和肝脏、肾脏以及肾上腺等周围组织密切的解剖关系充分的显示出来,与此同时将门静脉与下腔静脉是否受推移也显示出来。对照组二维重建:全组患者进行加强CT检查,重组门静脉期数据图像进行1.5mm层厚和1.3 mm间隔,多层面的重建以病灶为中心的冠状位和矢状位以及必要的斜位在独立的工作站进行。将病灶和肝脏、肾脏以及肾上腺等周围组织密切的解剖关系充分的显示出来,与此同时将门静脉与下腔静脉是否受推移也显示出来。后将两组患者的定性诊断率、定位诊断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将术前CT三维重建的定位结果和定性结果与术后的定位结果和定性结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并整理。由医护人员讲解填写方法,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不满意则说明理由。本次调查发放调查表70张,回收70张,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非常显著性或有显著性的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定位诊断率情况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定位诊断率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定位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患者的定性诊断率情况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定性诊断率的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定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患者的定位诊断率情况的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的定性诊断率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的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见表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的比较 例(%)
3 讨论
许多事物都在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缺点,螺旋CT三维重建也不例外,能将血管和肝脏以及肝内肿瘤的立体结构准确地显示出来、帮助患者术前确定手术计划、让患者和家人直观地看到治疗方案以及病情,并且方便教学是它的优点。缺点是比CTR的费用昂贵;若要进行360度旋转观察则需要工作站的支持,医生在临床中研究肝内血管的系统情况只可选择某些角度的黑白图像;对部分血管性肿瘤病灶的显像效果不是很理想,需要与平扫图片相结合,还需要与CT和血清学检查在定性诊断方面相结合。螺旋CT肝门的分辨率较高、静脉造影的速度快以及价格较为低廉等优点受到广大临床患者的青睐,因此发展得比较迅速[7]。三维重建克服了血管及胆管造影操作的麻烦和创伤较大的缺点,从而可以得到高质量、多角度的立体图像。此外,肝脏变异和主要的供血动脉和副肝动脉也可以通过肝动脉的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8]。如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术前预测、肝外胆管解剖中已经广泛应用胆管三维重建[9]。伴随着重建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将被三维重建技术大幅度地推动。腹腔镜的肝脏外科对肝脏的三维重建需求及检验也将不断促进肝脏三维重建技术的完善。而二维视频影像将用三维影像以数学公式来投射,从而通过扫描得到了肿瘤信息直接覆盖于手术的影像,使肿瘤病变的切除增加精准度,使交互式影像引领腹腔镜手术技术[10],为普通外科特别是肝脏外科手术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突破。
文中我们就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肾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定性诊断率、定位诊断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肾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定位效果好,应在肝肾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广泛运用。
[1]李耀波.CT对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J].医学文选,2002,21(3):376.
[2]钟世镇.临床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86.
[3]Thornton FJ,Kandiah SS,Monkhouse WS,et al.Helical CT evaluation of the perirenal space and its boundaries:a cadaveric study[J].Radiology,2001,218(3):659.
[4]Lim JH,Yoon Y,Lee SW,et al.Superior aspect of the perirenal space:anatomy and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J].Clinical Radiology,1988,39(4):368.
[5]Lim JH,Ko YT,Lee DH.Sonographic sliding sign in localization of right upper quadrant mass[J].Ultrasound Med,1990,9(6):455.
[6]赫玉芝,牛丽娟,戴景蕊,等.B超和CT对上腹部大肿物的定位诊断[J].中华肿瘤杂志,1999,21(5):373.
[7]Ichikawa T,Kumazaki T,Ohya T,et al.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of portal and hepatic veins using helical CT with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J].Nippon Igaku Hoshasen Gakkai Zasshi,1994,54(13):1312.
[8]罗建光,杨东益,刘固岗,等.肝动脉螺旋CT血管成像和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4):201.
[9]周苏君,王秋生,邓绍庆,等.LC术前螺旋CT预测肝外胆管解剖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1996,2(4):27.
[10]Herline A,Stefansic JD,Debelak J,et al.Technical advancest oward interactive imageguided laparoscopic surgery[J].Surg Endosc,2000,14(7):675.
1007-4287(2012)02-0312-02
201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