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母语依赖策略的因素

2012-08-17

关键词:英语水平二语浅层

屈 琼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S母语和二语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二语习得领域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各派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以Lado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对比分析理论出发,认为母语对二语习得主要产生消极影响,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可以通过对比母语与二语的异同得以预测,二语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不断与“母语干扰”做斗争的过程[1]。以Dulay&Burt和Krashen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二语水平的发展有其特定的顺序和过程,主张淡化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母语对二语习得没有显著影响[2]。

进入本世纪以来,很多学者对二者的关系有了崭新的认识。如Herschensohn提出二语习得是一个新的语言系统的构建过程,构建主要建立在三大要素的基础上:母语,认知知识,普遍语法(UG)。在二语完全建立达到所谓的“专家”阶段的理想状态之前,母语的“模板”和“传输”功能一直存在。“深层共享能力”假设(CUP)认为母语和二语在深层次上依存并能力共享,所以二语习得的过程不能离开母语的积极“帮助”[3]。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很多研究发现了二语习得中的母语依赖现象的普遍性[4],认为学习者会在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以及假设检验三个环节上发生“策略性的母语迁移”,母语依赖是其重要的一种学习策略,能参与整个中介语构建过程中的假设检验和构建,并对其起修正作用,对于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至关重要[5]。

从认知角度出发,作为学习策略的母语依赖,其使用必然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文秋芳等发现母语依赖策略的使用与母语依赖观念(学习者主观上对于母语依赖的看法和主张)之间存在显著不一致性,虽然不少学习者认为母语依赖最应该回避,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偏爱使用母语。因此她的结论是,虽然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观上认为母语依赖不是学习英语的好方法,客观上却不得不大量依赖母语[6]。文秋芳后来连续3年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母语依赖观念与母语依赖策略的相关度呈递增趋势。同时,文秋芳运用Biggs的动机分类,发现母语依赖策略只与深层动机负相关,而与浅层动机不相关[7]。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对于母语依赖的认识为理论依据,将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依赖母语界定为母语依赖策略,在文秋芳等所做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影响理工科大学新生二语学习中母语依赖策略的因素(下文中的英语水平即为研究对象的二语水平),以期加深对于英语学习者母语依赖现象的认识。

一、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母语依赖策略与性别、英语水平、动机和母语依赖观念是否相关?(2)在性别、英语水平、动机和母语依赖观念四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对母语依赖策略最有预测力?

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共有湖北省两所理工科高校385名大学新生参加,最后回收有效问卷为340份,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67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3.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新生的英语水平由高考英语成绩界定(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新生高考成绩统计表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共分为4个部分:背景资料;英语学习动机;母语依赖观念;母语依赖策略。除第一部分外,其余都是选择题。学习动机部分以Biggs问卷[8]为基础,分为浅层动机(外部的工具性的动力,学习与个人前途直接相关)和深层动机(内部动力,学习者对学习本身有兴趣,能从英语学习本身获得很大的满足感)两个层面。母语依赖观念和母语依赖策略部分的设计参照了文秋芳的“学习者因素问卷”,也参照了笔者与受试者访谈的结果。从第二部分开始,采用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全部选项都是5项。

4.数据收集和分析

问卷由老师在课堂上组织新生填写。数据输入SPSS进行统计分析。1)用描述统计列出各项变量的频率,对学生未做答的个别问题用该题目的平均数代替;2)用内部一致性的方法校验各部分归类是否能达到统计上的要求,未发现因未达到统计要求而需要被删除的选项;3)用相关分析检验性别、英语水平、动机、母语依赖观念与母语依赖策略的相关性;4)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相关因素对母语依赖策略的预测力。

二、结果与讨论

1.性别、英语水平、动机、母语依赖观念与母语依赖策略的相关性

如表2所示,母语依赖策略除与性别因素不相关以外(P=0.228 >0.05),与英语水平,深层动机、浅层动机以及母语依赖观念均相关,且均具有统计意义,达到了很高的相关水平(P=0.000)。

表2 性别、二语水平、动机、母语依赖观念与母语依赖策略的相关情况一览表(N=340)

母语依赖策略和英语水平、深层动机呈负相关,而与母语依赖观念、浅层动机呈正相关。在所有相关的因素中,母语依赖观念与母语策略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0.59);英语水平与母语依赖策略的相关关系最不密切,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小(0.22)。

首先来看母语依赖策略与动机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母语依赖策略与深层动机负相关,却与浅层动机正相关。这样,动机与母语策略的关系在两个层面上就形成了一个连续体,即随着学习动机的由浅层向深层的发展,母语依赖策略越来越少(如图1)。

图1 学习动机与母语依赖策略的关系

这种关系也容易理解。学生如果真正对英语文化和知识感兴趣,就会有意识地“依赖英语学习英语”,控制自己的母语依赖;而当学生急于获得学习效果,如通过考试,从心理上来讲,自然会依赖最方便的方法来取得迅速的效果,依赖母语,通过对比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来加速自己的语言知识的发展无疑是一条捷径。所以,如果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自然更加倾向“借助母语学习英语”了。

再讨论母语依赖策略与英语水平的相关关系。英语水平与母语依赖策略负相关,即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母语依赖策略会减少。但是与其他因素相比,英语水平与母语依赖策略的相关度不高。这一结果验证了Herschensohn在普遍语法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模式中对母语地位和作用的描述,但是这种观点也存在着很多争议,如刘东虹认为在写作中语言水平对母语依赖策略的使用没有影响[9],Kellerman认为母语依赖策略的使用量随英语水平成 U型变化[10]。1998年,文秋芳等人在调查高中生看图作文过程时发现:虽然总体而言在写作中,高水平的写作者依赖母语的量比低水平的写作者低,但高水平组比低水平组多依赖母语作为转换中介和内容验证中介,而较少依赖母语作为内容生成中介、形式检索中介和程序管理中介。笔者认为,她们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写作中英语水平对母语依赖策略的使用不体现在量上,而体现在“如何使用”母语策略上[11]。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中国理工科大学新生,如果在观念上越认同母语依赖,学习以工具性目的为主,动力来自外部,英语水平越低,在英语学习中就会越依赖母语;相反,如果在观念上越抵制母语依赖,对英语语言或者文化本身感兴趣,动力来自内部,英语水平越高,在英语学习中就越少依赖母语。

2.英语水平、动机和母语依赖观念对母语依赖策略的预测力

表3显示的是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母语依赖观念、深层动机、浅层动机以及英语水平这四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母语依赖策略)的预测能力的结果。其中Multiple R表示所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复相关,Multiple R越高,相关程度越大。R2指四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体预测能力,R2越大,预测能力越强。F-value越大且P值达到显著性水平,则回归越显著。每个自变量后面的是它的Beta值。在本表中,某个自变量的Beta的绝对值越高,它对母语依赖策略使用量的预测能力就越强。Beta值有正负两个方向。如果是正值,意味着学生母语依赖策略,如果是负值,则结果相反。***表明P<0.001,**表明 P<0.01,* 表明 P <0.05。

表3 影响大学生母语依赖策略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N=340)

从表4中来看,这四个自变量能共同预测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母语依赖策略(因变量)39.1%的变异,F值达到了53.821,显著水平达到了0.001,回归十分显著。在四个自变量中,母语依赖观念的预测能力最强,Beta值为 0.499,显著水平为 0.000;浅层动机次之,Beta值为0.145,显著水平为 0.003(P <0.01);深层动机预测力最弱,Beta值仅为-0.101,显著水平为0.032(P <0.05),而且它的 Beta值是负的,意味着随着学生学习动机从表层进入深层,母语依赖策略量会逐渐减少。浅层动机的Beta绝对值大于深层动机的Beta绝对值,二者方向相反,说明浅层动机的正向预测力要大于深层动机的反向预测力,相对于深层动机而言,浅层动机越强,越能导致学生依赖母语。英语水平的 Beta值为 -00.61,显著水平为 0.173,大于0.05,不具有统计意义。说明二语水平对母语依赖策略没有预测能力。这一结果表明,母语依赖观念是最能预测母语策略使用的因素,超过了学习动机的预测力,说明母语依赖策略是受主观控制的。浅层动机对于母语依赖策略有正向预测力,超过了深层动机的负向预测力。尽管英语水平与母语依赖策略相关,但是不是母语依赖策略的预测因子。

因此,要影响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依赖策略,促进中介语从母语向目的语的发展,通过改变学生对于母语依赖策略的看法,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改变大学外语教学的应试性,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浅层外部动机转化到深层内部动机上来,是达到目的的主要途径。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果:1)母语依赖策略与母语依赖观念、动机、英语水平均相关,与性别因素不相关;2)母语依赖策略与动机在浅层和深层两个层面上形成了一个连续体:即随着学习动机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学习者会越来越回避依赖母语。3)母语依赖观念和动机均能预测母语策略的使用,且母语依赖观念的预测能力最强,英语水平不能预测母语依赖策略使用。

本次研究调查了在中国英语教学环境下影响理工科大学生母语依赖策略的因素,发现母语依赖观念与母语依赖策略紧密相关且最具预测力,英语水平虽与母语依赖策略相关但不具有预测力,揭示了学习动机在深层和浅层两个层面上与母语依赖策略形成的连续体关系。基于本次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依赖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母语依赖的客观认识,既避免盲目回避或人为主观地在教学中否定母语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避免完全依赖母语,完全通过翻译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总之,笔者呼吁积极开展母语依赖策略的相关研究,结合具体的学习任务研究学生母语依赖策略的具体方式,全面了解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母语依赖问题。

由于本次研究只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且调查面仅限于两所大学,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有待多视角、更大范围的检验。因此,今后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深入调查:一是采取多种调查手段,如将问卷、访谈以及有声思维等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取得母语依赖策略的相关资料;二是母语依赖策略对于英语学习在何种情况下有利,何种情况下有弊。

[1]Lado R.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2]Dulay H M.Burt,Krashen S.Language Two[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3]Herschensohn J.The Second Time around Minimalism and L2 Acquisi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

[4]Jarvis S,Odlin T.Morphological type,spatial reference and language transfer[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0,22:535-548.

[5]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6]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趋势及其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

[7]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8]Biggs J B.Study Process Questionnaire Manual[M].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Hawthorn,1987.

[9]刘东虹.大一学生写作中的母语策略与母语迁移[J].外语教学,2002.

[10]Kellerman E.If at first you do succeed[A].In Gass,S.& 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85:345 -353.

[11]文秋芳,郭纯洁.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现代外语,1998.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二语浅层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探究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