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球配合腰骶部按摩及家属陪伴对产妇的影响
2012-08-16郭肖兰叶彩容谢志岳陈玲芳
郭肖兰 陈 兰 叶彩容 谢志岳 陈玲芳
分娩时疼痛长时、反复发作,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对大多数妇女而言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往往被视为生理过程而忽略[1]。近年来,分娩球被广泛应用于产房待产,在减轻疼痛、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中效果肯定[2,3]。WHO曾于1996年提出应鼓励使用陪伴分娩[4],分娩时由家属陪伴顺应了产妇的心理需求,能减轻焦虑,缓解紧张,减少了发生害怕—紧张—疼痛综合征的几率[5]。不利的是,家属尤其是产妇的丈夫通常缺乏分娩的生理知识,随着产程的进展,他们可能比产妇更为焦虑、急躁和恐惧,反而加重产妇的负面情绪,导致产妇也对分娩失去信心[6-8]。因此,我们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分娩球配合腰骶部按摩及家属陪伴对产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11月在本院产房待产的低危初产妇80例,年龄22~29岁。孕37~39周。均为单胎、头位、胎儿情况正常,排除头浮、臀位等胎先露异常者。按住院号最后1位数的单双作为随机分组法,单号为观察组42例,双号为对照组38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胎产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妇宫口开大3 cm送入产房,实行家属陪伴待产。观察组由助产专业小组成员指导产妇正确使用分娩球(坐、趴、跪),并在宫缩时使有拉玛泽呼吸法减痛,同时指导家属对产妇进行腰骶部穴位按摩,即按摩八髎,八髎是8个穴位,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1对,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疲劳时可以床上休息和自由体位,时间小于1 h,对照组采取常规体位,即卧位(平卧位、交替左右侧卧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分娩各产程的时间、孕妇对疼痛的耐受情况、分娩方式、采用干预措施、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具体是在纸上画一条10 cm的直线,两端分别表明0和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让产妇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纸上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 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例(%)
2.2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比较(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比较(±s)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比较(±s)
注:1)为 t′值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min) 第二产程(min) 产后2 h出血量(ml)观察组对照组t值P 42 489.46 ±210.29 34.38 ±23.84 231.89 ±73.86 38 443.96 ±212.36 33.98 ±20.65 240.83 ±127.62 0.9619 0.0798 0.37831)0.3391 0.9366 >0.05值
2.3 两组产妇新生儿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产妇新生儿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产妇新生儿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产妇新生儿1 min评分,5 min评分,10 min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
组别 例数 1 min评分 5 min评分 10 min评分观察组42 9.95 ±0.23 10.00 ±0.00 10.00 ±0.00 38 9.67 ±1.24 9.90 ±0.41 9.90 ±0.41对照组
2.4 两组产妇干预措施比较(表4)
表4 两组产妇干预措施比较 例(%)
2.5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表5)
表5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例)
2.6 两组产妇枕后位比较(表6)
表6 两组产妇枕后位比较(例)
3 讨论
3.1 分娩球配合腰骶部按摩能减轻疼痛 分娩球是使用现时流行的健身球,帮助孕妇于产前及自然生产的过程中,减低紧张及压力,减轻分娩时的痛楚,使产程更顺利。当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即未入产房时),利用分娩球舒适的表面、独特的球型、柔软及弹力,能帮助产妇应付阵痛,减低紧张及压力。人体很多重要的经络和穴位都分布于腰背部,产妇平卧位时,特别是胎儿枕后位者,胎枕对产妇骶骨压力增加,加重产妇腰骶部疼痛。因此,让产妇趴在分娩球上,维持直立式或膝跪姿势待产,可减少四肢着地时双手过度受力,藉着地球引力的作用,加快胎头的旋转与下降。阵痛时可配合按摩、呼吸及松弛等技巧,采用双手拇指或球状物在按摩者腰骶部八膠穴处,由轻到重进行按摩,以保持松弛及调整身体对疼痛的反应,藉此保留精神体力于第二产程。廖碧珍等[9]指出临产后对腰骶部胀痛不适者采用穴位按摩可明显减轻疼痛,使分娩过程自然化。白华等[10]采用穴位按摩对新生儿血气分析的研究发现可降低新生儿酸中毒和窒息发生。从表5可见,观察组产妇缓解疼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宫口扩张至5~6 cm前,产妇能够得到较好的放松休息。
3.2 分娩球与产程进展 传统的待产体位多是平躺或侧卧在床上,连续性进行胎心监护,产妇活动少,不利于胎头的下降和旋转,易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如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加强宫缩、使用镇静解痉药物。硬膜外镇痛往往伴有产程时间延长和使用人工合成催产素[11]。表4结果显示,对照组需要较多的人工破膜的干预手段,两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而在使用分娩镇痛及催产素等药物方面,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当宫缩逐渐加强,特别是应用了催产素后,产妇阵痛变得剧烈,往往难以忍受和坚持,要求行分娩镇痛增多。1996年WHO的“正常分娩监护实用守则”中,鼓励在产程中使用非侵入性、非药物性止痛措施,如按摩术、松弛术等[12],由于分娩球能减轻阵痛,同时通过起床活动,改变重心,通过地球引力作用,从而加速产程的进展,促进自然分娩,减少药物镇痛的使用。因此,观察组顺产率较对照组高。
3.3 分娩球与枕后位 表6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活跃期分别有接近半数的产妇是以枕后位入盆,而对照组以改变体位来纠正胎方位,观察组则以趴、抱、坐分娩球来纠正,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10例产妇因持续枕后位行剖宫产手术,两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与冯颖等[13]提到产程中用分娩球纠正枕后位优于侧卧位不符,亦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不同的母体体位和运动能够改变重力的优势作用和骨盆径线,同时对子宫和骨盆关节形成多种不同的压力。胎儿胎方位会因这些力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枕后位时让产妇采用手膝位,俯趴在分娩球上,利用重力使胎头远离宫颈,减轻胎头对阴道后壁的压力引起的肛门坠胀感,避免过早屏气用力致宫颈水肿、宫颈裂伤和胎头变形,因此观察组的产妇趴在分娩球上,抬高臀部,配合家属的腰骶部按摩,便意感明显减少。虽然分娩镇痛让产妇得到休息,但却不利于枕后位变为枕前位[11]。
3.4 分娩球与家属陪伴待产 据邬晓娜等[14]报道,100%的孕妇在待产期间期望家属陪伴,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而我国的孕妇学校听课率低,家属在陪伴过程中除了做基本的生活护理,面对产妇在疼痛时却变得惊慌失措或无所事事。在周英凤等[15]的质性研究报告指出家属对产妇分娩缺乏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而表现紧张和无能为力,造成了产妇的心理负担。因此,让产妇坐分娩球,家属在身边守候进行腰骶部按摩,往往家属非常尽力去做,期待能够减轻爱人或亲人的痛楚,更快更顺利地分娩,满足夫妻间身体和心理上的需要,增进愉悦感,令产妇更放松,得到短暂的休息和舒缓,使产妇疲劳时及时得到家属的照应,提高对坐分娩球的安全系数,减轻助产士工作量,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增高。
4 小结
综上所述,分娩球配合腰骶部按摩能够增加舒适感,缓解疼痛,指导家属进行有效的按摩,能够增进夫妻关系,减轻丈夫焦虑,从“无事可做”而变得“累并快乐着”,从而在减轻疼痛,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人工干预,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着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梁 丰,李惠萍.非药物减痛分娩的护理现状及进展[J].护理学报,2009,16(11B):7 -10.
[2]刁杞香,古海荣.分娩球对分娩疼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2854.
[3]龙秀红,彭茹凤,谢 蓉.分娩球配合导乐陪伴分娩对第一产程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68 -69.
[4]Lauzon L,Hodnett E.Labour assessment programs to delay admission to labour wards[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01,3:CD000936.
[5]薄纯美,王秀芹.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对分娩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35 -436.
[6]刘富英.医务人员陪伴分娩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5):756.
[7]张凤莲.家属陪伴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J].荷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1):74 -75.
[8]陈小荷,卢巧英,蔡丽萍.产时护理模式改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4,10(4):318 -320.
[9]廖碧珍,周 勤.穴位按摩应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3,28(4):541 -543.
[10]白 华,蒋秋燕,唐玉婷,等.分娩穴位按摩镇痛法对新生儿血气分析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5):5316-5317.
[11]陈改婷,张宏玉主编.产程进展手册[M].第2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165.
[12]Care in Normal.WHO/FRH/MSM/96.24.Report of a Technical Working Group:34.
[13]冯 颖,王 欣,刘 妍.分娩球纠正枕后位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7):1295 -1296.
[14]邬晓娜,欧阳苏云.孕妇焦虑和抑郁与分娩方式[J].中国生育健康,2002,13(4):185.
[15]周英凤,袁晓玲.陪伴分娩产妇分娩过程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1):3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