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回血方法对透析管路残余血量的影响

2012-08-15姜淑媛金丽华

军事护理 2012年12期
关键词:血量透析器生理盐水

姜淑媛,金丽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浙江金华321027)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贫血会导致患者乏力、精神萎靡,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如何减少长期透析患者的血液流失,避免患者发生贫血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上,患者行血液透析后,护理人员常会对透析管路进行回血操作[2]。为了了解不同回血方法对透析管路残余血量的影响,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金华市中医院对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的48例患者分别采取两种回血方法操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在金华市中医院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4~80岁,平均(58.7±2.35)岁,透析时间6个月至10年,平均(5.4±1.25)年。48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3例,糖尿病肾病12例,间质性肾炎9例,多囊肾3例,狼疮性肾炎1例。本组患者生活自理,凝血功能正常,血红蛋白8.58~12.5g/L,平均(10.3±1.21)g/L,行血液透析3次/周,4~4.5h/次,血流量250~300ml/min。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透析后回血对照组采取透析器揉搓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材料 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透析设备、材料,即贝朗Dialoy+透析机,聚砜膜面积1.5m2及配套管路。普通肝素抗凝,首剂0.3~0.5mg/kg,追加4~6mg/h,持续性静脉输注,透析结束前30min停止追加肝素。

1.2.2 操作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透析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对照组采取透析器揉搓法。观察组:结束透析后,动脉预冲侧管接生理盐水200ml,调整血流量至80ml/min[3];打开动脉预冲侧管,用生理盐水将残留在动脉侧管内的血液回输到动脉壶。关闭血泵,一手引导透析管路,一手将管路放在拇指与四指之间来回滑行捻转,靠重力将动脉侧管近心侧的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夹闭动脉管路夹子和动脉穿刺针处夹子,打开血泵,用生理盐水全程回血。回血过程中,将管路在拇指与四指之间来回滑行捻转,沿血流方向依次分节段进行,每节段来回滚动3~5次,捻转管路动脉壶至静脉端。透析器用双手来回揉搓3~5次。回血过程中,打开管路多根测压旁路,让滞留旁路的血液随生理盐水回流至体内。当生理盐水回输至静脉壶,安全夹自动夹闭,停止继续回血。夹闭静脉管路夹子和静脉穿刺针夹子,密闭透析液侧。将动、静脉针头插入200ml生理盐水袋中(含肝素10mg),密闭循环5min,同时排除管路和透析器的空气。对照组:与观察组设定相同的血流量、等体积生理盐水回血,回血过程中,单纯使用透析器揉搓法。

1.2.3 标本采集 取样前摇匀肝素生理盐水袋,取出25ml放入试管送化验室,以2 000 r/min离心5min,取下层含有红细胞的液体2.5ml,再加2.5ml生理盐水,将5ml红细胞生理盐水再离心,方法同前。取1ml沉淀测定红细胞比容,同时测定患者红细胞比容。残余血量=回收液红细胞比容× 10/患者红细胞比容[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透析器揉搓法回血,在管路中肉眼可见少量残血,残余血量为(2.583±0.394)ml;观察组患者采取透析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回血,肉眼观察管壁无黏附血液,管路透明,残余血量为(1.752±0.23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7,P<0.05)。

3 讨论

在回血操作过程中发现,观察组生理盐水袋中肉眼几乎看不到残血,管壁无血液吸附残留,残余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t=3.457,P<0.05)。采用透析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回血,能够确保回血过程中层层把关,最大程度减少残余血量。从动脉端开始来回滑行捻转各段管路,滚动过程中生理盐水层流改变,沉积在管路壁血液有形成分由于外力作用及生理盐水层流改变旋转漂浮,随生理盐水很快回流体内;揉搓动脉壶,使黏附壶壁的红细胞、有形成分脱落;揉搓透析器可使沉积在动、静脉端两侧的血液由于外力作用使其漂浮,更容易被冲洗干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的流失,减少生理盐水的用量[4]。另外,在回血过程中,若空气进入管路,容易使血液黏附在管路与透析器内,而打开管路多根测压旁路,则可使滞留这些管腔血液随生理盐水回流至体内,减少残余血量。静脉壶未采用揉搓法是为了避免空气进入体内。

贫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非常常见,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直接有关[5]。患者每次透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血液丢失[6-7]。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回血操作的各环节,切实为患者着想,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彻底回血。在回血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其说明操作的意义和目的,以取得患者信任,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实践结果证明,采取透析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进行回血操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流失,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1]申飞梅,龚燕娟.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A):1161-1162.

[2]郭盈,崔丹,于亚梅.临床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B):5-8.

[3]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9.

[4]侯爱和,吕文艳.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A):12-16.

[5]王培芳.血液透析回血方法的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4):301-302.

猜你喜欢

血量透析器生理盐水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自制生理盐水
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0.9g/dl生理盐水稀释解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方法研究
两种方法预防透析器反应的体会
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帽制作透析器防感染接头
复用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透析器半自动手工复用与全自动复用的安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