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医疗在卫生领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2012-08-15王园园刘砚燕魏春岚王婧婷袁长蓉

军事护理 2012年12期
关键词:哮喘依从性医疗

王园园,刘砚燕,魏春岚,王婧婷,袁长蓉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433)

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是指一种将移动计算、医学传感以及通信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兴医疗保健模式[1]。移动医疗是对医疗技术与卫生服务的延伸和补充,是在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为更多的人群提供更有效率的卫生医疗服务。移动医疗具有的便捷性、快速性和推广性等特征,使得其在卫生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近年来移动医疗在促进健康、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约提醒、远程医疗、卫生监测和监控以及患者监测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1 移动医疗的背景及概念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个体寿命大幅延长。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都使得长期照护成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关注的重点内容。在通信领域,移动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移动医疗这一新兴领域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近几年,移动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被认为是电子医疗(e-health)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对于移动医疗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2011年,WHO对移动医疗的定义为:通过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患者监护设备、PDA和其他无线设备为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实践提供支持[2]。移动医疗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医疗信息并得到医疗照护服务。

2 移动医疗的应用

2.1 移动医疗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应用 移动医疗通过改变人们饮食、运动以及健康方面的危险行为,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Free等[3]进行的移动手机短信戒烟项目(mobile phone text messaging smoking cessation programme,txt2stop)的研究表明,通过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SMS)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吸烟者自我报告的戒烟率有显著的提高。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的系统评价[4-5]一致,证明了SMS能在短期(6周)内显著提高吸烟者的戒烟率,并且进一步验证了短信对于提高戒烟率的长期(6个月)效果。同时,冠心病患者的戒烟[6]、孕妇的戒烟[7],HIV感染患者戒烟[8]的相关研究,也均表明通过手机短信能有效提高吸烟者的戒烟率。Jordan等[9]进行的Text4baby项目,根据孕妇的孕程及婴儿的月龄,通过SMS发送的方式每周向孕妇和新妈妈发送3条个性化产前保健的短信息。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短信可以迅速将保健信息传达到目标人群。然而,此项研究还需要继续评估关键项目的有效性,以证明短信能满足母亲和婴儿的需要,能促进健康行为改变和改善临床结果。

2.2 移动医疗在提高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移动医疗通过语音或者SMS方式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Lester等[10]对肯尼亚的538名艾滋病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研究表明,收到SMS支持的观察组患者与未收到SMS支持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服用抗逆转病毒药物的依从性和病毒抑制率明显提高(P<0.05)。手机作为一种有效通信的工具,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LV等[11]对150名哮喘患者,通过应用SMS对患者的哮喘控制行为进行了RCT研究,该研究将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SMS干预组、常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全球哮喘防治的口头健康教育;常规组接受了呼气峰流速监测和记录哮喘日记等个性化的自我管理;SMS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的健康宣教外,每日还会接受到关于如何管理哮喘的额外的短信提醒。短信提醒的内容包括:哮喘的介绍,控制哮喘的药物种类,如何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哮喘常见的促发因素,避免促发哮喘的策略,如何制定行动计划以及如何处理哮喘急性发作等。经过12周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SMS干预组与自我管理组相比,有效加强了对哮喘的控制,并且在提高随访率和哮喘特定的生活质量上,SMS干预组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解放军第309医院建立了基于手机短信的用药依从性服务系统,为患者尤其是院外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和用药依从性提醒,以期提高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提高疾病治疗水平,改善疾病预后[12]。

2.3 移动医疗在预约提醒方面的应用 移动医疗通过语音或者SMS发送的方式提醒患者的就诊服务,例如提醒患者门诊就诊时间、疫苗的预防接种时间、相关检验结果报告或随访时间等。2011年WHO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有58%的地区及欧洲53%的地区均通过移动医疗平台进行就诊预约提醒服务[2]。da Costa等[13]进行的一项由诊疗管理者及网络系统自动向患者发送预约SMS的研究表明,SMS组与不接受SMS组相比在就诊赴约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送就诊提醒短信到患者的手机是一种减少其就诊“不出席”率的有效策略。而Fairhurst等[14]的一项RCT研究结果显示,短信提醒患者与不提醒患者相比,在患者就诊赴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今后SMS将成为就诊预约提醒服务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2.4 移动医疗在远程医疗方面的应用 移动医疗通过使用医疗信息技术、医疗设备、移动电话、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和软件应用程序,建立一个更全面的远距离卫生保健模式来改善医疗保健协作。Bursell等[15]对糖尿病患者眼部健康远程医疗的研究显示,远程视网膜监测项目通过结合一个便携式设备采取低亮度级视网膜图像,再运用计算机辅助方法快速检测和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查看自己的视网膜图像可以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临床结果,与标准的眼部护理相比,具有成本降低和视觉改善的效果。患者自我管理和教育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健康结果,预防与糖尿病相关的视力丧失。移动远程医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照护,集成了从医疗记录系统与远程监测数据形成一个纵向的健康记录。并且通过移动医疗技术还可以加强患者、医疗照护团队和患者社会支持之间的联系,促进人们的健康。

2.5 移动医疗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用使用移动设备应对和管理突发事件和灾难(例如自然灾害、疾病、疫情和战争冲突等)的研究也越来越多。Case等[16]针对移动医疗在灾难医学应用的系统回顾研究显示,近5年移动医疗在灾难医学的应用有以下5种类型:(1)灾难现场的管理;(2)远程监测人员伤亡;(3)医疗图像传输(远程放射学);(4)决策支持应用程序;(5)野战医院的信息技术(IT)系统。这些应用的评价结果显示,移动医疗使患者得到更快分流、更准确的处理和运送,并且在灾难现场能更好地监测无人照护的患者。灾区的远程放射学和野战医院IT系统,可以为更好地实施卫生资源分配和为患者照护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大多数项目仅仅是在实验阶段,并没有实际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在混乱的灾难现场中,移动医疗能否发挥作用,尚待进一步应用和评价。

2.6 移动医疗在卫生调查和监控方面的应用 移动技术的进步,为健康调查或疾病监控的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数据收集方案。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数据收集、集合和报告的卫生信息系统,提高了疾病的实时和前瞻性监控能力。移动技术监测与传统纸笔形式的疾病监测方法比较,移动技术改进了监测的准确性,减少时间成本,并改进了数据质量[17]。例如,欧盟建立了欧洲监视系统(the european surveillance system,TESSy),它被描述为“高度灵活的元数据驱动的收集、验证、分析和传播数据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公共卫生行动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18]。

2.7 移动医疗在患者监测方面的应用 面向社区、家庭和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远端患者的主要生理参数进行监测,利用通信网络将远端生理信息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由专家或专家系统给出诊断结果及处理意见,能有效预防疾病和快速进行医疗诊治。移动终端如手机或PDA等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将监测到数据并实时传送给医疗服务提供者,使对患者的连续监测成为可能。

目前,对于一些重要的生理参数的连续测量技术仍处于研发过程中,现在已经应用的有血糖[19]、血压[20]、心电图[21]、血氧饱和度[22]等生理参数的无创连续监测技术。可穿戴医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诸如AMON、SenseWear、LifeGuard、Smart Shirt、Life Shirt、Smart Vest、Mobihealth等多可种穿戴传感器和系统的应用,如以腰带、衬衣、短裤、臂章等形式来获取人体呼吸、心跳、血压、体温、脉搏等生理参数,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续地实时监测穿着者的多个重要生理参数,并在参数出现异常时实时报警。移动医疗技术为需要连续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提供更方便、实时、有效的监护。

2.8 移动医疗在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应用 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患者数据和医疗信息交互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算法,为卫生提供者作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例如药物的处方。移动设备用来输入患者数据和接收有针对性的健康信息。Sadasivam等[23]讨论了在Android移动平台发展的mHIV-Dr系统,为发展中国家的卫生服务人员提供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推荐剂量,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Kelly等[24-25]为消除疟疾建立的一个整合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不仅可以用来作为监测工具,评估整体干预措施的覆盖率,而且还能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Lee等[26]做了由护士使用PDA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与不使用决策支持系统相比,医生做出与肥胖相关诊断正确率的比较研究。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临床1 874例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误诊率以及诊断率方面比较,试验组的诊断率为11.3%,而对照组为1%(P=0.000);误诊率方面,试验组为24.5%,对照组为66.5%(P=0.000)。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支持功能的整合,可自动计算并得到与肥胖相关的诊断,提高了诊断率,降低了漏诊率。研究者认为,决策支持系统有可能提高与肥胖有关的保健服务的质量。

2.9 移动医疗在患者信息记录方面的应用 使用移动设备来支持患者(包括收集和显示患者的记录)的治疗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移动医疗通过移动技术支持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电子病例记录(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EMRs)。例如解放军第309医院设计并实现了国内第一套适用于iPad设备的移动医护工作站。移动医护工作站是在集中管理的无线网络环境基础上,整合医疗信息系统资源,将HIS、LIS、PACS等数据库作为直接数据源,从而为医护人员提供诊疗数据。EMRs作为移动医疗的数据源之一,将患者的入院情况、病程、手术情况等通过软件集成方式融合在移动医疗系统中,在应用了移动医疗的医院中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平板设备查看患者的电子病例信息[27]。移动医疗集成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查房需携带大量手写病例资料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

3 小结

综上所述,低成本、高效、快捷等优势特征正使得移动医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医疗模式,在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快速应用。正如本文所涉文献显示,移动医疗的应用涵盖了从人际交流到人与健康系统的交流,从医院监护到家中的实时、方便无缝隙的监护,从纸笔传报监控疾病到随时、随地监控疾病的状态等卫生领域的诸多方面,且其应用还在不断的探索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有待于开发研究。可以预见,移动医疗对医疗服务外延和范围的有效扩充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未来医疗服务改革的重点。同时,移动医疗也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发展的领域,它需要卫生医疗领域、软件领域、信息通信领域的多学科共同参与与合作,才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为全球的医疗卫生服务带来革命性变化。

移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现状

[1]Istepanian R,Jovanov E,Zhang Y T.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ction on m-health:Beyond seamless mobility and global wireless health-care connectivity[J].IEEE Trans Inf Technol Biomed,2004,8(4):405-414.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observatory for eHealth series-Volume 3[EB/OL].[2012-11-1].http://www.who.int/goe/publications/ehealth_series_vol3/en/.

[3]Free C,Knight R,Robertson S,et al.Smoking cessation support delivered via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ing(txt2stop):A single-blind,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11,378(9785):49-55.

[4]Whittaker R,McRobbie H,Bullen C,et al.Mobile phonebased interventions for smoking cessatio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4):CD006611.

[5]Free C,Phillips G,Felix L,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mhealth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health and health services:A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J].BMC Res Notes,2010(3):250.

[6]Blasco A,Carmona M,Fernández-Lozano I,et al.Evaluation of a telemedicine service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Cardiopulm Rehabil Prev,2012,32(1):25-31.

[7]Naughton F,Prevost A T,Gilbert H,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aluation of a tailored leaflet and SMS text message self-help intervention for pregnant smokers(MiQuit)[J].Nicotine Tob Res,2012,14(5):569-577.

[8]Vidrine D J,Marks R M,Arduino R C,et al.Efficacy of cell phone-delivered smoking cessation counseling for 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3-month outcomes[J].Nicotine Tob Res,2012,14(1):106-110.

[9]Jordan E T,Ray E M,Johnson P,et al.Text4baby:Using text messaging to improve maternal and newborn health[J].Nurs Womens Health,2011,15(3):206-212.

[10]Lester R T,Ritvo P,Mills E J,et al.Effects of a mobile phone short message service on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adherence in kenya(weltel kenya1):A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10,376(9755):1838-1845.

[11]Lv Y,Zhao H,Liang Z,et al.A mobile phone short message service improves perceived control of asthm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elemed J E Health,2012,18(6):420-426.

[12]赵冠人,冯端浩,杨宏桥.手机短信用药依从性提醒及药学服务系统的建立[J].中国药师,2011(11):1647-1650.

[13]da Costa T M,Salomǎo P L,Martha A S,et al.The im-pact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 text messages sent as appointment reminders to patients'cell phones at outpatient clinics in sao paulo,brazil[J].Int J Med Inform,2010,79(1):65-70.

[14]Fairhurst K,Sheikh A.Texting appointment reminders to repeated non-attenders in primary care: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J].Qual Saf Health Care,2008,17(5):373-376.

[15]Bursell S E,Brazionis L,Jenkins A.Telemedicine and ocular health in diabetes mellitus[J].Clin Exp Optom,2012,95(3):311-327.

[16]Case T,Morrison C,Vuylsteke A.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bile technology to disaster medicine[J].Prehosp Disaster Med,2012,27(5):473-480.

[17]Anantraman V,Mikkelsen T,Khilnani R,et al.Open source handheld-based emr for paramedics working in rural areas[C].Proc AMIA Symp,San Antonio,2002:12-16.

[18]The European Surveillance System(TESSy).Stockholm,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2010[EB/OL].[2012-10-02].http://ecdc.europa.eu/en/activities/surveillance/TESSy/Pages/TESSy.aspx.

[19]Ali S M,Aijazi T,Axelsson K,et al.Wireless remote monitoring of glucose using a functionalized zno nanowire arrays based sensor[J].Sensors,2011,11(9):8485-8496.

[20]Lee R G,Hsiao C C,Chen C C,et al.A mobile-care system integrated with bluetooth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monitor,and cellular phone[J].IEICE Trans Inf Syst, 006,E89D(5):1702-1711.

[21]Figueiredo C P,Becher K,Hoffmann K P,et al.Low power wireless acquisition module for wearabl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s[C].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Buenos Aires,ARGENTINA,2010:704-707.

[22]Chung W Y,Lee Y D,Jung S J.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ompatible wearable u-healthcar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integrated ECG,accelerometer and SpO2[C].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Vancouver,BC,2008:1529-1532.

[23]Sadasivam R S,Gathibandhe V,Tanik M M,et al.Development of a point-of-care hiv/aids medication dosing support system using the android mobile platform[J].J Med Syst,2012,36(3):1583-1591.

[24]Kelly G C,Seng C M,Donald W,et al.A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guiding focal indoor residual interventions in a malaria elimination zone[J].Geospat Health,2011,6(1):21-31.

[25]Kelly G C,Tanner M,Vallely A,et al.Malaria elimination:Moving forward with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J].Trends Parasitol,2012,28(7):297-304.

[26]Lee N J,Chen E S,Currie L M,et al.The effect of a mobile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n the diagnosis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in acute and primary care encounters[J].ANS Adv Nurs Sci,2009,32(3):211-221.

[27]黄叶莉,段蕴铀,田光,等.医院船移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B):75-76.

猜你喜欢

哮喘依从性医疗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