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们”字研究综述

2012-08-15彭晓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复数用法方言

彭晓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文史系,湖南长沙 410002)

现代汉语“们”字研究综述

彭晓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文史系,湖南长沙 410002)

“们”不但是普通话的复数形尾,而且在方言中尤其是北方方言中应用非常广泛。当前语法学界对现代汉语“们”的用法、性质、来源问题研究较为充分,这为进一步开展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样式和理论指导。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大对汉语方言“们”字的田野调查力度,以此为基础,在先进语言理论的指导下,对“们”字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们;现代汉语;综述

“们”作为词尾与单数人称代词结合以后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在较早时期就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吕叔湘在1949年发表的《说“们”》一文[1],是集中探讨“们”的用法的最早专题论文。此后,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学界对“们”的研究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推进,公开发表的论文有40余篇,各种现代汉语教材、语法学著作一般也会详细加以介绍。从研究“们”的内容来看,语言学界主要探讨其用法、性质、历史来源,现就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评述。

一、关于“们”的用法问题

任何一个语法成分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们”作为汉语的重要语法成分,形式和意义一直为学者重点关注。吕叔湘先生开“们”字系统研究之先河[2],详尽细致地分析了“们”字用法。吕先生认为“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与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组合成复数形式,并根据“们”的语法意义特征,区分为真性复数和连类复数:真性复数是指相同项目或类型之和,如“学生们=一个学生+一个学生+……”;连类复数是指以某某为代表的一类人,如“校长们=一个校长+其他”。吕先生还考察了“们”用在名词短语后面的情况,认为“太太和姑娘们”是“太太们和姑娘们”的省略形式,而“父子们=父亲和儿子”,这个“们”的用法不一样,它总括两个有关系的名词,跟连词的用法差不多,“们字作用不完全是化单为复,又超出于西文的复数语尾的作用之外”[2]。袁梅[3]、陶振民[4]、汪化云等[5]在此基础上分别以专题形式进一步描写并分析了“们”的用法。随着“们”字研究的深入,语言学界从深层次角度揭示“们”字用法产生的原因,陶振民[6]探讨了“们”与数词或名词共现的限制条件,他从历时角度详细考察了“概数+‘名+们’”结构形式的发展与变化,并认为这种结构在承古融洋中发展起来的,是书面语的表现形式,并带有个人爱好的色彩。冯胜利[7]从句法-韵律的交界面上来探讨“们”字结构的句法性质及其合法分布,认为:[N+们]在句中不合法的根本原因并非由句法或语义所致,是句法-韵律之间相互作用(亦即“韵律依附句法、句法又受制于韵律”)的自然结果。张谊生[8]从音节、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揭示了“N”+“们”的种种选择限制。关于“们”的语法意义,黄自由[9]认为汉语“们”可以表示类范畴,用于区分人与其他动物(非人);又可以表示数范畴,用于通数和复数的对立。

从上文分析来看,学者们从音节结构、组合能力、语义功能、句法环境、历史发展等多个角度探讨了“们”字的用法,深入挖掘了“们”字的语法意义,深刻地揭示了“们”字的使用规律。从研究过程来看,吕叔湘先生建构了一个研究“们”字用法的框架,奠定了“们”字研究的基础,尔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理论对“们”的用法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使“们”字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关于“们”的性质问题

目前关于“们”的性质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要是从构词角度来给“们”定性的,认为“们”是词缀(后缀)。吕叔湘先生[10]认为是“语缀”,朱德熙先生[11]认为“们”是“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的后缀,表示复数”。上述学者虽然对“们”作为词缀的表述略有不同,但实际上给“们”的定性是基本相同的。第二种观点是从词类角度给“们”定性的,认为“们”是助词。邢福义[12]先生把“们”称之为表数助词,“……‘们’是复数助词……可以看成词尾性助词”。张寿康先生[13]称之为“辅助词”,主要也是从词类的角度来阐述的。孔凡涛[14]从构成成分、组合能力、语法意义和语用等角度分析提出应设立“们”字短语。上述学者尽管认为“们”应归属于助词,但均强调其表数的语法意义。第三种观点是从构形角度给“们”定性的,认为“们”是形尾、记号。王力先生[15]称“们”为“形尾”,并认为“们”的产生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主要发展是形尾‘们’字的产生。”《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6]称之为“复数词尾”。赵元任[17]、Norman[18]、Iljic[19]等认为“们”是集合量标记(collective marker),不是形态标记,因为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里“们”在人称代词多数中不能省略,而在名词多数式当中可用可不用,并且不能受数量词修饰,只表示“群体”或“集体”的语法意义,与英语的复数标记具有根本上的区别。李艳惠[20]认为“们”不仅仅是一个表示集合量的标记,它还是一个在名词短语里的“定词”位置上实现的复数标记。储泽祥[21]、石毓智[22]从类型学角度出发,认为“们”是汉语数范畴的标记形式。上述学者尽管均认为“们”是形态标记,但对“们”语法意义的认识有一定差异。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学者们对“们”字研究的出发点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虽然学者们的观点有一些差别,但大多能自圆其说,有相当的道理。当然,观点的差异本身就反映了“们”的定性(词缀、助词还是形态标记)问题还没有彻底弄清楚,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很有必要对汉语方言中的“们”开展深入研究。

三、关于“们”的来源问题

“们”的来源问题一直是汉语学界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言对“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祖生利[23]对“们”的来源研究已进行了总结,本文不作详细叙述,只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们”来源于四个方面:1.来源于“辈”。“们”来源于“辈”首先由吕叔湘先生[1]提出,冯春田先生[24]赞同并进行了论证。2.来源于“物”。江蓝生先生[25]从语义上证明“物”虚化为复数词尾的条件,并在语音上构拟出“物”虚化为词缀时脱落尾音变为“弭”的过程,还根据历史文献和现代方言论证了“们”缀和代词“么”的同源关系。3.来源于“门”。这个观点最早由太田辰夫先生[26]提出,张惠英先生[27]从方言角度论证了“们”来源于“家门”的“门”。李艳惠、石毓智先生[28]则从量词系统与复数标记的分布的密切关系出发,认为“们”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受到量词系统建立的制约。4.来源于“每”和“人”的合音。这个观点主要由Norman[18]提出并加以论证。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对“们”的来源进行了解释,“都有相当的道理,但也存在问题”,“‘们’缀的来源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23]。对“们”的历时探讨,有助于揭示汉语的发展规律,也有利于深入认识汉语的复数范畴的本质特征。而且,在考证“们”的来源时,均用了某些方言的复数标记作为佐证材料,所以其成果为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样式和理论指导。

四、关于“们”字研究的思考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们”主要以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为考察范围的。当然,在研究中涉及了许多方言复数材料,但方言材料只是用来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的“们”。这样,汉语方言的复数标记“们”只是作为比较的或是佐证的材料,在研究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与“们”在方言中广泛运用的地位不相称。大家知道,“们”不仅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使用,而且在方言中使用也很广泛,汉语方言中“们”的研究的缺位肯定会影响人们对“们”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必须加大对汉语方言“们”的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挖掘汉语复数标记“们”隐藏的语言规律。

说汉语学界不重视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的研究是不符合事实的。汉语学界其实很早就对汉语方言中“们”进行了关注,杨耐思等[29]、兰州大学中文系[30]、侯精一[31]、武学军[32]分别对河北藁城话、兰州话、平遥话、河北蔚县话的“们”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些方言中的“们”与普通话的“们”的用法有很大不同,学者们在描写的过程中重在与普通话的比较,突出其特色。单点方言的“们”的描写分析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是进一步对汉语“们”进行综合研究的前提条件。但关于汉语方言“们”的研究从总体看,无论是发表的论文数量,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还很不够,与我国汉语方言的“们”的复杂现状是不相称的,无法从根本上揭示汉语“们”的系统(整体)特征,总之,关于汉语方言“们”的研究成果不多,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以“们”为中心的综合研究或系统研究因而也提上了日程。

针对当前汉语学界对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字的研究现状,我们应该加大对各方言点“们”字的田野调查力度,继续对其用法进行深入描写、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在有关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们”进行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的全方位研究,同时注重“普-方-古-外”的综合比较。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的地理类型学研究。语言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系统。任何语言或方言不是静止不变的,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任何语言(方言)在演变过程中,其语言系统都有前代语法规律的传承成分,也有语法变异所形成的创新成分,语言系统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这些成分不断地加以整合或分化,使整个系统保持平衡。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在共时平面上的差异不仅仅是汉语历时不同阶段分化的结果,也是方言在分化之后独立发展的结果,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很有必要加强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的地理类型学研究,从地域上寻找“们”字的语音演变规律。其次,在词汇扩散理论指导下,加强汉语方言“们”字与其他复数标记的接触演变研究。任何语法现象的变异都是由量变的积累发展为质变的飞跃。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的演变首先也从量变开始,然后逐渐积累,最后实现新旧替换,“们”字替换其他方言复数标记的过程也是如此。具体来说,“们”最先在年轻人中使用,然后,随着使用者的增多,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大量使用,从而取代了原有复数标记的地位,这个演变过程结束了,它又会进行新的变异。但它如何由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值得进一步探究。最后,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加强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字的类型学研究。只有把“们”字置于人类语言学这个大背景下,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们”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变异及其变异所受的限制;也只有从类型学角度出发来研究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才能更系统地揭示“们”字特点及其隐藏的语法规律。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们会越来越注重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的“们”,并将会上升到语言学理论的研究高度,更加突出研究的综合性、系统性,更加深入地挖掘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的本质特征及使用规律,这样就能为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持,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语言学理论宝库。

[1]吕叔湘.说“们”[J].国文月刊,1949,(4).

[2]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江蓝生,补.北京:学林出版社,1985:67-72.

[3]袁梅.“们”的语法意义及其实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4]陶振民.“们”表复数语法意义的结构形式[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5]汪化云,张万有.“同位短语+们”简论[J].语文研究,2 001,(3).

[6]陶振民.“概数+名+们”结构形式的发展与变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7]冯胜利.汉语韵律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2.

[8]张谊生."N"+“们”的选择限制与“N们”的表义功能[J].中国语文,2001,(3).

[9]黄自由.实用语言学教程[M].成都:成都科技人学出版社,1996:365-367

[10]吕叔湘.说们[A]//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145-198.

[1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1.

[12]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37.

[13]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58.

[14]孔凡涛.试论汉语“们”及“们”字短语[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5]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70.

[16]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33.

[17]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8]Norman,Jerry.Chinese.Massachuset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9]Iljic,Robert.Quantific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two markersofplurality.Linguistics,1994.

[20]Li,Audrey YH.Re-visiting-men.The annual meeting of IACL-7/NACCL-10,Stanford University,1998.

[21]储泽祥.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J].民族语文,2000,(5).

[22]石毓智.汉语的“数”范畴和有定范畴之关系[J].语言研究,2003,(2).

[23]祖生利.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5,(4).

[24]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25]江蓝生.说“麽”与“们”同源[J].中国语文,1995,(3).

[26]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16

[27]张惠英.复数人称代词词尾“家、们、俚”[J].中国语言学报,1995,(5).

[28]李艳慧,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教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1).

[29]杨耐思沈士英.藁城方言的“们”[J].中国语文,1958,(6).

[30]兰州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小组.兰州方言[J].兰州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3,(2);1964,(1).

[31]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79.

[32]武学军.河北蔚县话的“们”——兼谈“们”的用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6).

A Review on Study ofMenin Modern Chinese

PENG Xiao-hui

(Chinese and History Department,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tiy,Changsha,Hunan 410205)

Menisnot only a plural form in the common language of Modern Chinese,but also used very widely in the dialects,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dialects.Currently grammarians fully study the usage,nature and origin ofMen, which has provided a very good example and a theoretical guide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nMen.In the future,great effortsshould be made to have an investigation onMenand conduct study onMenwith the help of advanced linguistic theories.

Men;Modern Chinese;review

H14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831X(2012)03-0109-04

2012-03-20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09B020)

彭晓辉(1975-),男,湖南祁东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责任编辑:葛春蕃]

猜你喜欢

复数用法方言
方严的方言
评析复数创新题
方言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复数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作”与“做”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