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大淖记事》的叠音修辞艺术
2012-08-15黄京玄
黄京玄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师范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汪曾祺是新时期当代文学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作家。他的创作从建国前贯穿到建国后,他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大多选择短篇小说的形式,数量不巨而质量上乘。作品以清新淡远、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开80年代中国文学新格局。
汪曾祺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说:“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1](P232)汪曾祺先生对小说语言的要求是极高的,他甚至认为,如果没有精粹的语言表现形式,小说将失去它全部的意义,语言就是一个作家的生命,是其全部生活的感受,也是其艺术风格的体现。
1981年他写《大淖记事》,轰动一时。汪曾祺先生通过温柔多情的笔调,为读者营造出一幅意境优美、清新恬淡、充满乡土气息、在自然之光中折射出人性风采的凄美画面。其语言的清新质朴、平淡蕴藉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本文将通过分析汪曾祺先生在《大淖记事》中所使用的语音修辞方式及表现形式,努力揭示出汪曾祺的语音修辞艺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欣赏和解读汪先生是怎样选择和运用语音修辞表达手段,来完成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境的展现及主题的表达的。
汪曾祺先生在 《大淖记事》中运用了多种语音重叠形式,来描绘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加强人物动态及环境气氛效果。
叠音,是指音节的重叠,是重要的修辞手段,“是一种将形、音、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紧密相连地用在一起,以企及某种特定语音效果的修辞文本模式。这种修辞文本的构建,多是基于以语词的复叠形式唤起接受者视听觉美感的心理预期。”[2](P213)采用这一修辞,多显匀称和谐或形象鲜明,引发某种美感愉悦的艺术效果。现就汪曾祺先生在 《大淖记事》中运用的最主要的三种叠音词方式作以分析:
一、叠音单用:例如:
(1)河水解冻了,发绿了,沙洲上的残雪还亮晶晶地堆积着。(第70页)
(2)除此之外,锡匠们的娱乐便是唱唱戏。(第73页)
(3)他不愿巧云在后娘的眼皮底下委委屈屈地生活,因此发心不再续娶。(第78页)
(4)她在门外的两棵树杈之间结网,在淖边平地上织席,就有一些少年人装着有事的样子来来去去。(第78页)
(5)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第80页)
例(1)用“亮晶晶”将初春时残雪的质地及大淖的天气状态形象地表现出来,使读者在文本解读接受中受到视觉刺激,由此自然加深了对文本的印象,从而深切地体认到大淖化雪时天气寒冷,残雪未化的情境。例(2)由 “唱戏”重叠成“唱唱戏”,这一重叠表示行为者可以自己控制的动作,有短暂和喜爱的色彩,表现出锡匠们业余生活的丰富及悠闲自在的情态。例 (3)由 “委屈”重叠成 “委委屈屈”将双音节词重叠构成四音节词,文本表达上就显具匀称和谐的效果;在接受效果上,相同词语的重叠,造就了文本听觉上的整齐匀称和谐,加深了对文本的印象,将巧云父亲的担心表现得真切。例 (4)由 “来去”重叠成 “来来去去”,将双音节词重叠构成四音节词,形象地写出了大淖的“一些少年”为了多看几眼巧云来回不停走动的样子,表现了这些少年对巧云的爱慕心理,从侧面映衬巧云的美丽漂亮,从中也可以解读出巧云是一位美丽、善良、讨人喜爱的女子。例(5)“谈谈坐坐”动词重叠,将“谈”“坐”两个单音节词重叠成两个双音节词,读来匀称和谐,更加深了读者的视听觉刺激,充分表现了十一子和巧云的彼此爱慕之情。
二、叠音连用:例如:
(1)现在里面空荡荡、冷清清,只有附近的野孩子到候船室来唱戏玩,棍棍棒棒,乱打一气,或到码头上比赛撒尿。(第71页)
(2)坐在大淖的水边,可以听到远远地一阵一阵朦朦胧胧的市声,但是这里的一切和街里不一样。(第71页)
(3)她浑身是湿的,软绵绵,热乎乎的。(第80页)
(4)最妙的是被绑着的土匪也一律都合着号音,步伐整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着。(第82页)
(5)大淖出了这样一对年轻人,使他们觉得骄傲,大家的心喜洋洋,热乎乎的,好像在过年。(第86页)
例(1)“空荡荡”、“冷清清”连续使用,将“空荡”、“冷清”两个双音节词重叠构成三音节词,造就了文本视听觉上的匀称节奏感,将轮船公司停业后的萧条景象表现出来。例(2)“远远地”、“一阵一阵”、“朦朦胧胧”连续使用,将 “远” 这一单音节词重叠成双音节词,将“一阵”、“朦胧”两个双音节词重叠成两个四音节词,相同语词的多层重叠,结构上整齐匀称,错落有致,富于变化,音乐感强,加深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将乡下与街里的距离感形象地表现出来,有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美感愉悦。例(3)“软绵绵”、“热乎乎”两个三音节词连用,加强了文本的节奏和旋律感,将十一子把巧云从水里救起后抱她回家时的切身感觉写得惟妙惟肖,由于两人的身体接触紧密,在内心中会有一种很独特的满足感。例(4)“雄赳赳”、“气昂昂”连用,用讽刺及反语的笔调将被绑的土匪不知廉耻的痞子形象描绘出来。例(7)“喜洋洋”、“热乎乎”连用,将大淖人朴实无华、伸张正义、乐于助人的良好民风表现出来,他们为巧云与十一子的淳朴情感所感动,折射出了求真求纯的人性光辉。
三、叠音、摹声连用
“摹声,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声音的模仿。模仿客观世界的声音而构成的词,通常叫做象声词”。[3](P163)象声词的运用,能够使人感受到事物的生动性和内在的旋律,仿佛身临其境似的。
汪曾祺对声音特别关注,非常注意在小说中选用最贴切的象声词把声音直接传达出来,同时让摹声与叠音互相搭配运用,创造出一种特殊的韵味。收到了语言绘声的效果。例如:
(1)不时有人从门里挑出一副很大的扁圆的竹笼,笼口络着绳网,里面是松花黄色的,毛茸茸,挨挨挤挤,啾啾乱叫的小鸡小鸭。(第70页)
(2)七八个小家伙,齐齐地站成一排,把一泡泡骚尿哗哗地撒到水里,看谁尿得最远。(第71页)
(3)他有时下床,扶着一个剃头担子上用的高板凳,格登格登地走一截,平常就只好半躺下靠在一摞被窝上。(第79页)
(4)这不到一营的人,却有十二支号。一上大街,就“打打打滴打大打滴大打”,齐齐整整地吹起来。(第82页)
例 (1)“毛茸茸”、“挨挨挤挤”、“啾啾”三个叠音词连用,其中“毛茸茸”“挨挨挤挤”是将摹写状态的三音节词与四音节词组合搭配使用的叠音词,将 “鸡鸭坑房”内刚孵出的小鸡小鸭毛茸茸那种可爱的样子、挤在一起怕冷的情形表现出来;“啾啾”是一个象声词,形象真切地摹写了小鸡的叫声,将小鸡叫声的特点真实地再现出来。在接受上,连用三个叠音词,使读者透过表达者在文本中所摹写的声音,并经由自己生活经验的补充,运用再造性想象便自然构拟出表达者记忆中那 “鸡鸭坑房”中小鸡小鸭的模样情形。例(2)“一泡泡”、“哗哗”叠音词与象声词连用,形象地写出了小孩子们的幼稚、天真与淘气,有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亲历感;也写出了轮船公司停业后,码头由原来热闹的集市变成了小孩子玩耍的场所,从侧面衬托出了码头极为冷清的特点。例(3)“格登格登”属摹声叠音词,将巧云半瘫痪的爹下床扶着高板凳艰难行走的情形及声音形象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心。叠音与摹声的连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例(4)“打打打滴打大打滴大打”、“齐齐整整”摹声与叠音连用,以摹写保安队剿匪归来庆贺胜利吹吹打打之声,将真实的号声形象真切地复现出来;而读者则经过视听觉的刺激,加入再造性想象,就将保安队剿匪归来大获全胜得意与炫耀的样子形象地再现出来,从而产生一种意外的审美享受。
综上所述,汪曾祺先生在其作品《大淖记事》中使用大量的叠音词及摹声叠音词,取得了强烈的修辞效果,并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汪曾祺运用音趣的一大特色,也是大家学习炼音修辞艺术的最佳范本。
[1]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A].季羡林.京华心影 [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
[2]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注释:
文中所出现的例句均出自《矮纸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