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思考
2012-08-15龙和文
龙和文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思考
龙和文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随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于体育教育教学价值选择的研究和实践变得活跃起来,以“学生为中心,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生的运动技能严重下降,以及无锻炼行为习惯的事实.因此,要思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运动技术教学的思想观念,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擅长的运动技术学习和应用,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成为体育的爱好者和参与者.
学校教育;体育教育;体育教学;体育课程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了学校体育理论,但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兴趣爱好,出现以健康、快乐完全替代运动技术教与学的局面,导致了体育价值取向上的混乱.体育价值取向是指体育价值主体在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对体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1]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观念导向影响下,体育教学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为价值取向,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学生结合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教师和学习时间,这种“三自教学”方式实践证明效果不尽如人意,过多的“自主”让学生有了体育就是“玩、乐”的心态,造成运动技术水平的下降,影响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实现,增加了体育教学管理的难度.反思体育教学的效果,只有在满足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建立运动技术教育的思想观念,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擅长的运动技术学习和应用,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成为体育的爱好者和参与者.
1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反思
1.1 体育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偏误导致大学生的运动技能下降
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价值观念导引学生体育学习价值取向,且随着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导向及学校体育的教育理念而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思想大至经历了:以传授运动竞技体育技术为主的教学理念;突出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学理念;以活跃体育气氛和增强学生练习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突出以运动习惯养成为主的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等等.这一系列学校体育教学观念的变革,其价值取向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理论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而且随着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体育教学价值取向由“身体、心理”二维观向“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观转变,相对应的教学模式研究显得异常活跃,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情景式、快乐式、主副项式等占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指导者或辅导者,[2]这种自由创新和发展的目标指向性教学,对促进体育教学理念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目前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重理论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现实,造成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混乱,使基层体育教师在实践中由于价值取向的混乱而无所适从.事实证明,通过体育教学来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是对体育教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误解,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展开的运动技术传习活动.[3]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果片面突出体育教学增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价值取向,违背了以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以示范操练为主要方法,以生理耗能为负荷,以分组单练为主要组织,以运动场馆为主要场所的六大体育教学特点.[4]导致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在实际中的错位.政府提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是因为“一些学校领导体育意识淡薄,生均体育资源随着高校扩招出现负增长,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5]期望全社会和学校教育管理者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没有直接指向于体育教学内容.事实上,身体素质下降,近视率上升,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以及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体型、疾病等问题,靠两年左右的大学体育教学来改变显然是无能为力.突出以身体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价值取向,使得体育教学在理论层面上失去了它作为“运动技术传习活动”存在的基本依据.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表现方式,不能否定传授知识技能,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达到巩固技能的教学目的.身心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只是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突出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适应社会等发展价值,急功近利地要求体育教学在短短的两年教学中产生立竿见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效果,事实证明适得其反,否定体育学习是为了提高技能这一客观事实,也使得大学生从心理认识层面上认为体育学习只是获得学分,拿到毕业证的一门普通课程.
1.2 体育教学价值取向偏误带来体育教师无为
体育教学的六大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性质、功能的认定,影响大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体育学习效果的评价等一系列实践问题.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其“多类别价值取向”的界定广泛地影响着近年来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实践乃至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标准也是无所适从.这与体育教学价值取向认定的方向性偏误不无关系,导致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低下.
就体育教学本身来看,确立以“运动技术传习活动”为主要目的是体育教师能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也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如果自相矛盾地按照“目标统领内容”的思路,期望通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目标要求,由教师自主选择符合目标的内容进行教学,提高体育教师自主权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观,看似体现学校体育改革的理念,但现实是抽象的水平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身处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显然是不能够把握的.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对学生评价方面,由于没有一个基本的内容框架和范围,就不可能对认知与技能领域确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因此只能提出一个形同虚设的评价建议,整个“教学标准”没有任何部分能够对具体的体育教师实践具有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作为一线教师,他们所关心的是“在具体的目标指导下、教什么、怎样教、如何评价教与学的结果”等问题,而现实要求就是要通过短短的两年体育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课程目标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差距使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发挥作用.
对于经历几十年的以“运动技术传习活动”观念熏陶的体育教师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自有他们简明而高效的招法.他们擅长一种非此即彼的简明的思维方式,要改变竞技化教学的倾向,在他们看来就是要反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除此以外的唯一选择就是体育愉悦式的教学.尽管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呼声中,他们也想成为追风一族,尝试一时风靡的快乐教学、兴趣教学,但在一阵风潮以后,他们又不能不对这样的教学效果感到迷茫,以至最终对自身连同他所从事的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考评等都感到模糊,学生无任何运动专长,体育教学不仅得不到各方面的重视,许多体育教师自身也开始怀疑自我主导地位作用.短暂的“快乐”和“兴趣”使大部分学生在学校体育学习的过程只能跟着感觉走,最终结果是离开学校就告别体育.
2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价值的再认识
2.1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擅长的运动技能学习和应用
体育教学从形式上看,它与其它课程教学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表现为知识的呈现方式与体系的不同,而教学内容是任何课程编制和实施中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无论是目标的确立、方式的选择、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依据教学内容来追本求源.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功能是该课程确立为学校课程体系组成部分的基本依据,而目标、方式、评价体系等都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二级制约因素.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本体,课程改革的核心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体育教学与其它文化教学的区别,正是因为在人的体育参与中具有特殊作用的作为体育内容的运动技术与其它教学内容的不同.因此,对运动技术这一内容的认定是体育教学价值取向表述中的首要内容.尽管体育教学内容中包含有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知识方面,但由于它们在体育教学内容中不是主导
性的影响因素,只是体育教育的目标任务,因此,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本体性价值是尊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引导他们对擅长运动进行技能的提高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2.2 促使学生成为有运动技术的人
反映体育教学价值最直接的取向就是促使学生成为熟练掌握一、二项运动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人.这里首先需要注意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培养目标之间的区别.作为体育课程培养目标是以体育学科的知识、技能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突出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教育功能;而体育教学目标则主要应该体现对运动技术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因此,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对学生要求的表现形式,其目标应体现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本体价值观,也就是对运动技术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只有把运动技术这种操作性知识当作体育教学传习活动的专有属性,体育教学才不会失去其“教”的特有媒介,突出“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运动技术的传习活动时,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等,用运动技术作为载体来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
2.3 成为自觉应用运动技术进行锻炼和评价的参与者
如果说文化课程教学的基本行为和认知主要是借助于学科特有的概念和符号,通过观察、理解、记忆和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获取间接经验,那么体育教学则是以动作技术为基本操作性知识,主要是让学生以肢体直接感觉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它是从认识到肢体感觉然后通过肢体实践检验的过程,也不同于我们常认为的体育教学就是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一般是指用相对熟练的体育技能进行的身体活动,虽然其中可能包含一定的学习和技能巩固的成分,但其核心是活动;而体育教学,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直接目标是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运动技术,其核心是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并能评价参与的能力.教学过程不仅包括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等,而且还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毅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等个人品质的培养,最终使运动技术成为生活的自觉行为,保持和维护身体的健康状态.
3 结束语
把体育教学划分成有意义的教学与有意思的教学两方面展开讨论,有意义是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存在的根本性追问,是一种永久而必须的价值,是体育教学生命的源泉,它追求的是终极目标;而有意思追求的是当下的快乐,是暂时性的满足.只有当具备一定的运动技术且运动技术运用自动化时,学生的运动参与才会成为一种自觉意义的活动,相应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适应社会的目标自然就会以运动技术为载体得以实现,而当运动技术成为问题时,学生的运动参与就会失去稳定性,有意思就替代有意义,有意思就会变成唯一,结果就会被更不需要技术含量的快乐所代替.只有根据学生的个体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手段,设计好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来提高运动技术,真正把运动技术当成一种知识进行传授,体育课程的学科教学价值才具有重要意义.
[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1.
[2]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6.
[3]杨文轩.《技术健身教学论》源流记[J].体育与科学,2009.(3)95.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北京:教育部,2002.
On the Problems of Value Orientat ion in Current PE Teaching in Ordinary Colleges
LONG He-wen
(PE Department, Honghe University of Yunnan, Mengzi 661100,China)
Along with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PE curriculum reform in Ordinary Colleges, more and more studies on the teaching modes and practices in PE teaching has sprung up. Although the reform with the objective of “Students-Centered, Health the First”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there is a need to notice the serious decline in students' sports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students do not have the habit of doing physical exercises. Therefore, to think of the problems in PE teaching in Ordinary College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ncept of sports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inspire and guide students to excel in sports skill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movement skills, to become the sports fans and participants.
schoo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G812.5
A
1008-9128(2012)02-0083-03
2011-10-23
龙和文(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教育资源开发.
[责任编辑 自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