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2012-08-15唐培华张园园陈楚舒
唐培华,张园园,陈楚舒,谭 杰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建生态城市的浪潮,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被认为是具有“协调现代化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的系统。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财富、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1]。
2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2.1 国际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城市空间绿化、绿色生态产业、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社区管理模式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埃尔兰根市是德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先锋市,它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了城市综合生态规划。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垃圾循环回收项目和能源保护项目荣获国际大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
2.2 国内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自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随后上海、长沙、成都、桂林、深圳等城市先后把建设生态城市定为奋斗目标,杭州、贵阳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除此之外,中国与世界各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瑞典和中国合作建设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主要从集约利用土地、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新途径,并致力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2]。
3 长沙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
长沙是湖南省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全市现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望城6个区和长沙、宁乡2个县及浏阳市,总面积为11 819.5 km2。长沙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2002年8月,长沙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生态示范试点城市。
3.1 优越的自然条件
长沙位于湘江下游,跨湘江两岸,地处丘陵地带,自然风貌极为独特,岳麓山、桃花岭、莲花山、鹅羊山、黑麋峰环城而立,湘江、浏阳河、捞刀河穿城而过,加上橘子洲、月亮岛、巴溪洲等诸多绿洲,总体呈现出“山、水、洲、城”的独特区域环境。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优越的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各种花草树木对光、热、水、气的需要,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城市绿地系统的培育。
3.2 显著的科技人才优势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长沙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现为湖南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全市现拥有各类高等院校48所,在校大学生50.82万人,在校研究生4.63万人。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2010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8项,专利申请9071件,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实力雄厚,“银河”亿次电子计算机在全国乃至世界高新科技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3.3 难得的政策机遇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还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第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城市之一,这些为长沙市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政策机遇和资金支持。
3.4 扎实的生态基础
2008年,长沙市出台了《长沙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未来3年内计划投入110亿元,治理369个污染项目。通过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实现跨越,率先在主城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71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启动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成效,201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3.8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55%,绿地率为38.38%,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3]。
4 长沙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全球性的共识,通过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长沙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积极探索出—条城市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4.1 建设生态城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是前提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充分考虑规划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城市生态环境演替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严格控制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生态绿地的面积符合生态城市用地比例,最后将各项指标与规划相结合落实到空间层面。长沙在制定规划时要强化城市生态屏障,形成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以“一江两岸”沿江风光带为生态主轴,以烈士公园、南郊公园、植物园及天心生态新城等为补充,融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构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森林体系[4]。此外,注重湘江、浏阳河、圭塘河、捞刀河等河流的保护,确保长沙的水质安全。
4.2 建设生态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型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不仅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举措[5]。一是要把生态文明融入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之中,努力把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与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实现资源重组、资源节约与资源永续利用。二是在产业发展上,建立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选择那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项目,把能耗标准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的强制性门槛,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突出引进科技含量高、单位产出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大型装备、精密机床等资本技术密集、清洁环保的重点项目[6]。
4.3 建设生态城市,雄厚的科技和资金是支撑
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发展必须与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要求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因此必须以强大的科技和资金作为后盾。首先,要加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和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领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城镇污水高效处理新技术及装备国产化等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和示范[7]。其次,在资金投入上,一方面我们要加大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投资,通过BOT、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出让等多种渠道,吸引各类资本。此外,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根据流域、区域环境质量标准,对完不成年度区域SO2、COD、扬尘削减任务的地方政府,每年收取一定的环境资源补偿资金。
4.4 建设生态城市,健全的政策法规是保障
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必须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综合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一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科技支撑、“绿色GDP”考核等政策法规支撑体系。二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强环境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现[8]。近年来,长沙市出台了《长沙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长沙市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管理办法》、《长沙市绿线管理办法》、《长沙市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来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
4.5 建设生态城市,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是根本
生态城市的建立最终受益者是公众,最大的执行者也是公众,因此,公众的参与是生态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意识,牢固树立“浪费是腐败,节约是善行”的观念,努力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其次,要建立贯穿生态城市建设整个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从城市规划到规划执行再到环境保护等流程,都应该积极地听取公众的意见,尊重公众的意愿,从而调动公众建设生态城市的积极性。最后,政府要进一步公开各类信息,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投诉、管理生态事务的渠道,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蔺晓彬,万旭梅.从国外生态城市看国内生态城市建设[J].现代商业,2010(27):148-149.
[2]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1-7.
[3]李军.以生态环境建设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N].湖南日报,2011-4-11(06).
[5]周俐.“两型社会”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60-261.
[4]唐叶萍.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7):1108-1111.
[6]邹君,吴顺山.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衡阳市为例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6):113-117.
[7]周念群.生态城市的理念与构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5):95-96.
[8]孙建国,吴克昌.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2007(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