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管理机制 均衡调配师资

2012-08-15鄂州市华容区教育局局长汪志国

湖北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边远集镇轮岗

◎/鄂州市华容区教育局局长 汪志国

实施背景

近几年来,受教育编制不足的影响,鄂州市华容区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乡镇学校之间师资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全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此,区政府按照“重点推进,分步实施,形成长效”的工作思路,通过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华容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调配的意见》和《华容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跨乡镇交流校长和教师管理的通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师资均衡调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创新内容

建立中小学校长聘任制、任期制和轮岗制度。每年按30-50%的比例,对在同一所学校任期满五年的校长进行轮岗交流。从集镇学校选派1-2名有管理经验的副职到农村边远学校任主职。

建立城乡教师定额调配制度。每年7-8月份,按不超过在职教师总数4%的比例进行人员调配,人员由各乡镇中心学校依据年度考核结果提供,区教育局主管部门审定。

推行城乡教师交流互换制度。从集镇学校选派中层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担任主、副职,同时推动超编学校教师以及集镇、农村教师定期轮岗;对无农村边远学校任教经历的教师,分期分批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三年轮换一次。

建立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制度。每年从农村边远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集镇学校跟岗学习,培训提高。

建立农村边远学校补助制度。边远学校教师绩效工资(30%部分)按高于全区教师平均水平5%-15%的标准发放,交通费每人100-500元/年;在跨乡镇支教期间,经区教育局考核合格的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的教师,分别每年提供岗位补贴2000元和2600元,同时每年补助交通费2000元。

建立交流教师个人“三评”优先制度。申报中级、高级职称必须有3年(含3年)以上在边远学校工作经历;对跨乡镇支教2年以上且现仍在支教岗位上的教师和一直从事体、音、美、英(小学)、政、史、地、生、信息等学科教学的专职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报中、高级职称;另外各级各类评先、评模、评优指标,50%用于农村边远学校。■

实施成效

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区教师均衡调配工作按计划顺利完成,全区50多名校长和教师按要求到指定学校的岗位工作。其中,校长轮岗交流8名(含跨乡镇交流校长2名),从华容、段店调配骨干教师到庙岭、蒲团支教11名,乡镇集镇调配到边远学校支教40多名(含挂职5人)。

鄂州市职评,华容区单独安排一个高级和中级指标,分别给跨乡镇教师和挂职锻炼教师评报。同时,以集镇学校为中心,向外延伸,按三个等级发放教师绩效工资(区财政另筹)、车费补助等补助金,实现了全区边远学校教师的待遇全覆盖。去年底,有597名教师拿到半年补助金(共计27万元),并由区财政另筹直接拨付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师资调配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调动了全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促进了全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猜你喜欢

边远集镇轮岗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第一次做饭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
地质灾害频发山区聚落安全性探索——以横断山系的集镇和村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