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幸福教室”

2012-11-12◎/王

湖北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愿景要素教室

◎/王 胜

教室是学校教育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教育改革的最小单元是班级,而教室是班级活动的载体。假如教室的革命扎扎实实,而且带来了学生的诸多改变,就可能会引起轰轰烈烈的教育的革命。

“教室的革命”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它主要体现在教室文化的变迁上。

“教室文化”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包含着孩子们的梦想和教师对孩子未来的远见。一个班级从成立那天起,就开始了班级文化建设之旅。有人意识到了,而有人没有意识到;有人用心去经营班级的文化,有人任由班级的文化荒芜。

班级的文化有显性的要素,也有隐性的要素。显性的要素包括班级的名称、愿景、吉祥物、班歌、班级制度、教室的布局、班级的活动及课程等。隐性的要素包含:班级里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等。

班级文化的生长如同一个孩子的生长,从蹒跚学步到己立立人,一点一点地展开着,成长着,从一个个故事,到一个个活动,再到一门门课程……这些都是在岁月长河中慢慢流淌出来的。

班级文化成长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和教育素养决定了班级文化的境界高低。在新教育,“幸福教室”的班主任需要有爱心和耐心,更要有教育的智慧。

“幸福掌门人”在带领孩子们创设班级愿景的时候,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去发现,去讨论。他不会一开始就把文化的内涵全部给予孩子,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给予他们。因为吸收不了的文化,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化。

所谓“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就是要等得起,要享受过程。在生长的过程中,让文化的要素逐渐清晰,与一个个生命融为一体。给孩子留下位置,让孩子参与其中,直至师生共同经历幸福的班级文化历程。

我们不知道教室里的孩子会怎样度过他们的一生,也不知道教室里的历程在他们的生命里将意味着什么。生命像一条河,点滴际遇或许都将影响学生前行的方向。教师、学校和父母都无法预先为他们设定他们的生命道路。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教室里面开放他们的生命体验,培养适合他们的文化氛围,让他们自由、自然地寻找自己的道路。

对于“幸福教室”里的孩子来说,教室里的生活指向何处,答案是开放的、未知的,取决于他们生命河流的每一个当下。只有当下的一个个幸福体验,才能铸就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

“幸福教室”可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幸福的教室里积累当下的幸福体验,师生合力打造适宜他们成长与发展的班级文化,共同走向未知而开放的未来。

猜你喜欢

愿景要素教室
冬日的愿景(组章)
“313”教室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