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人化导致学生两极分化
2012-08-15张奎勇
◎/张奎勇
自古以来,中国教育缺乏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儿童、少年和成人的教育措施没有鲜明的区别。在古代私塾,儿童、少年和成人一起学习《四书》《五经》,诵读诗词,区别只表现在量、难度和进度要求方面,在理念、方法和策略上则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即都采取记忆、诵读和写作的方式,很少通过游戏、娱乐对儿童实施教育。结果,一批又一批不适应这种教育方式的儿童被淘汰,很多孩子以失败者的心理放弃学习。
一百多年来,中国虽然引进和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但教育理念、方法和策略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即使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上将孩子视为成人,实施成人化教育,最终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导致学生两极分化。
扼杀了儿童好学的天性
孩子一出世就对周边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本能地拥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听到响声,迫不急待地向着发出声音的地方张望;看到新鲜的东西,都要摸一摸;拿到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尝一尝。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开始认出母亲;七八个月大的婴儿开始认识周围的人,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一周岁的孩子初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不高兴,并且能够识记许多东西。不难看出,孩子天生就是学习高手,学习速度惊人。然而,当他们一旦具备识记能力,家长就强加给孩子成人化的教育,根据自己的设想和愿望,让其强制性地识记东西、背颂诗词。起初,在家长、亲友、客人和同伴的赞美、赏识、奖赏和羡慕中,本着好奇心和表现欲,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深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采用同样的方式,强制性地做单调、乏味、枯燥的事情,并不时受到父母和教师的怒色、呵斥,甚至批评、挖苦或体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慢慢地对新鲜事物失去好奇,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有的家长和教师为了强化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吓唬孩子,告诉他们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必将被社会淘汰,去做环卫工人;还有的家长和教师为了强调学习需要付出,常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和“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勉励孩子奋发学习。殊不知,这些名言和故事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负面的心里暗示,即“学习是痛苦的、恐怖的,不是快乐的、幸福的”,孩子们容易对学习产生恐惧、憎恨和厌恶,厌学思潮如传染病一样在学生间蔓延,扼杀掉了孩子好奇的禀赋和好学的天性。
泯灭了儿童自我需求和选择能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普遍被家长认同和接受,加上个别教育专家对早期教育功能的盲目推崇和夸大,很多家长全然不顾孩子是否具备某方面的学习特长、优势和禀赋,也不考虑他们喜不喜欢、愿意不愿意、能不能接受、效果如何,单凭个人的认识、对孩子要尽到的责任和成人化教育的要求,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把自己的愿望、要求,甚至喜怒哀乐一股脑儿地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有的孩子两岁半开始学习京剧,三岁开始学习外语,四岁开始学习体操……过早地剥夺了孩子的娱乐时间、幸福童年和生活体验,严重地扼杀了孩子自我需求的天性,剥夺了他们的选择权利,使孩子失去了自我效能感。上学后,“一切为了成绩,为了成绩牺牲一切”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丧失了兴趣、爱好,以及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和时间,导致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爱好什么、想做什么、今后从事什么,一切都要听从家长和教师的安排,甚至高三学生填报高考志愿都要求家长和教师帮其定夺。
剥夺了儿童的权利和幸福
中国自古有“三岁见大”的俗语。为此,我们对孩子从小就实施成人化教育,倡导“孔融让梨”行为,让三岁孩子尽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责任和义务。从小要求孩子尊老爱幼,从幼儿园开始倡导学习雷锋好榜样。即使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还是以父母的时间和心情为支配,很多时候很多家庭随意践踏孩子一同玩耍和沟通的合理愿望和要求。同时,教育也成为家长们炫耀家庭经济和背景实力、满足虚荣心的工具,根本不顾及孩子的愿望、感受和实际教育需求。孩子们自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严格恪守与成人一样的作息时间,履行与成人一样的工作任务(即学习),但很多的时候还要承受超出成人的工作量(家庭作业)和工作业绩(每年至少四次考试)的压力,时常还承受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批评、挖苦和体罚。他们承受着与孩子身份不相符的学习压力,完全丧失了做孩子的权利和幸福,剩下的只有痛苦和指责。
忽视了儿童的认知特征
虽然在学科门类、内容难度和数量上有明显的渐进性梯度特征,但无论是幼儿园大班、小学低年级、高年级,还是初中、高中,我们采取的都是同样的行政班级授课制,插秧式的排座方式,在教学形式上多数学校千篇一律地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儿童、少年和成人在认知、思维和心理方面的明显区别。儿童的认知不仅具有渐进性发展的特征,还具有显著的形象和感知特征,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形象化的比喻和体验式的感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象、有趣、具体、贴近孩子生活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和感知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特点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经验有机结合、内化和建构。然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内容,特别是语文教材缺少形象化、感人、有趣的文章,多数是说教的、知识化的载体,让孩子们很难产生兴趣。同样,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多数教师往往忽视、放弃,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设计和实施情境教学,教学淡然无味,难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感动。而且,儿童认知的发展还有最佳发展期。如儿童语言最佳发展期在3 周岁之前,家长又让孩子学母语又让孩子学外语,会造成孩子语言思维混乱,语言能力下降,得不偿失。小学低年级之前是母语教学最佳时期,而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却已经开始了“双语”教学。小学低年级之前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教材则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用成人的思维规范孩子的思维,语文教材中成人化程度太高。这些都严重地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习能力的形成,甚至错过了最佳发展期,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违背了儿童教育规律
儿童教育需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成人化的教育往往把孩子当成成年人,忽视这两个方面,特别是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比较重视孩子的人身安全,而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安全。儿童在陌生环境和环境改变期间最为关注的是生命安全和心理安全,此时他们会感到恐惧、担心和不适应,容易做出不当反应和错误的判断。如孩子刚入小学,对学校、班级和教师是陌生的,对外界的一切时时保持警惕的心理,特别关注教师和同伴对他的态度、认同和表现。当孩子受到外界不友好对待、敌视或批评时,会本能地自卫。当自卫能力有限时,孩子必然拿起喜欢与不喜欢、高兴与不高兴作为心理武器进行防卫,表现为是否愿意听话,是否愿意跟随,是否愿意听课。孩子一旦不喜欢某一位教师,必然抵触、不听从教诲,学习效果和成绩必然下降。所以,孩子入学不到一个月就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同理,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在更换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期间、小学高低年级转段、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以及每学期开学初。一次次的环境变化,导致一次次的分化,分化出一大批学困生。同时,小学高学段孩子开始更加关注同伴认同、团队归属感、异性的态度和目光,独立意识增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顶撞师长等。产生这些变化时,如果教师和家长强烈压制,容易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和抵触,这也是导致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总之,成人化教育意识和观念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根深蒂固,挥之难去,危害性极大,直接影响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孩子全面、个性、幸福的成长。要想改变这种态势,师范院校要高度重视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教学,广大中小学要加大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切实摒弃成人化教育倾向,营造符合儿童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环境,促进每个孩子全面而有特长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