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动态评估

2012-08-15赵翠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测验商务英语动态

赵翠芳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091)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动态评估

赵翠芳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091)

教学评估是促进学生学习并检验教学质量的必要过程环节。以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动态评估兼重学习过程监控和学习效果考评,将其纳入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评估体系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效果表明,将动态评估与传统静态考试评估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商务英语学习者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商务英语; 教学评估; 社会文化理论; 动态评估; 静态评估

Abstract: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has been prevailing in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o which assessment is indispensable by monitoring students'learning process and outcome.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long with the literature of dynamic assessment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ports a studyof practising the Vygotskian Sociocultural Theoryof Mind and dynamic assessment in a business English program,which is proved to be successful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assessing students'cognitive process and learning potential.It is proposed that the conventional goal-oriented standardized testing and dynamic capability-oriented assessment models should be integrated to promote Chinese EFL learners'development of knowledge,capacity,humanistic literacy and employability in business studies.

Key words:business English; instructional assessment; Sociocultural Theory of Mind; dynamic assessment; static assessment

近二三十年来,动态评估在西方心理学和普通教育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在外语教育领域则刚刚起步[1]。K ozulin和Garb[2]将动态评估引入以英语为外语 (EFL)的阅读教学中,帮助23名因学业有困难没有通过中学英语考试的学生。Antón[3]在大学西班牙语高级课程中应用动态评估,通过语言测试及师生交流评估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以便进行合理的分班教学。Poehener[4]撰写了首部探讨如何将动态评估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的著作 (Dynamic Assessment:A Vygotski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L2 Development)。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动态评估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Frederich Taylor在其 1911年出版的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一书中首次提出教学评估的理念,强调了考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5]。受此影响,广大教师和课程设置人员一直非常重视对学习结果进行终结性考试评估。由于传统的考试评估主要是以心理计量学的标准化测验为基础发展而来,最终以量化数字判断个体已经形成的能力和学习结果,因而也被称为静态测验或静态评估 (Static Assessment)。

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影响,心理学家们对静态测验弊端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渐意识到以这种方式难以分析被试的认知历程,预测其发展潜力,动态评估 (Dynamic Assessment)由此应运而生。这一术语最初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Vygotsky)的同事Luria(1961)提出,之后 Feuerstein, Rand和Hoffman(1979)开发出一系列有影响的评估工具,极大促进了动态评估的研究和发展,而真正推动其发展的是维果茨基创立的社会文化理论 (Sociocultural Theory of Mind,简称SCT),该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已成为动态评估的核心思想[1]。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与人际互动在人类认知功能发展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在论及儿童的认知发展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 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概念,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经验的成年人指引下或与能力高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潜在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个体的最近发展区[6](P86)。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支架”(Scaffolding),是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在父母、老师或有经验的同伴引导下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随着自身经验的逐步积累,他人给予的协助便越来越少,直至儿童最终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7](P63)。也就是说,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需经历由中介调适到自我调适内化的过程,这一理念引导教师既要探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发展潜力,还要重视来自师、长及同伴的互动交际在学生个体发展中的“支架”作用。

受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学者们和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以动态视角开展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估,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简单地说,人们将在评估过程中通过评估者和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有经验的评估者的帮助下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评估方式统称为动态评估[8](P337)。由于不同学者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动态评估模式,大致可分为互动式 (Interactionist)和干预式 (Interventionist)两类:前者是指师生经过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持续评估学生的教学反应与学习历程;后者是指教师连续应用“前测验—教学介入—后测验”的评估程序了解学生在教学前后认知能力的发展[9]。可见,动态评估能够统整教学与评估,兼重历程与结果,可以评估、预测学生最佳的发展水准,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10]。

二、动态评估在我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

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外语教育界逐渐意识到传统的静态评估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描述学生的学习发展行为、能力和成绩进步等方面的情况[11]。彭金定和谭颖[12]是国内较早开展动态评估应用研究的高校外语教师,她们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动态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现动态评估在开发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媛霞[13]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构建了动态评估体系,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孙静[14]以及刘煜和赖小春[15]分别探讨了高职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和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动态评估体系的构建。陈利[16]将动态评估引入高职外贸英语函电写作教学,加强了师生评改的有效性、合作性和交互性,提升了学生的外贸函电写作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合理设计动态评估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自主性,提升英语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合国内文献来看,尽管已有不少教师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和英语专业的语言技能课程 (如语音、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模块)教学中开展了动态评估实践探索,但成果依然不足,聚焦商务英语教学动态评估的研究则更为少见。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动态评估研究

通常而言,商务英语指的是在国际商务领域中运用的英语,是一种英语功能变体,隶属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 ESP)学科[17](P4)。王淑花和田丽[18]对比研究了我国普通本科与高职类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认为二者除了在课程体系建构方面有所差异,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应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培养英语语言运用和商务活动能力强、具有严谨的思维能力、融贯中西文化和职业素养高的外语人才。也就是说,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面的目标都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得以体现和落实,这必然包括教学评估环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遵循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动态评估理念,在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建构了以学习过程监控和学习效果考评相结合的动态评估体系,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动态评估实施背景

我院为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连续开设两学期的“商务英语”专业必修课,所用教材分别是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推荐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 (初级)》和《新编剑桥商务英语 (中级)》,其中“商务英语1”课程性质为考试,“商务英语2”为考查。本文汇报的是笔者针对某班“商务英语2”课程学习所设计的评估方案。

(二)动态评估教学设计

1.评估内容

为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结果,本课程设计了包含静态测验在内的多元评估体系。

首先,课堂观察是一种普遍且必要的评估手段。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组织师生问答、二人对话和小组讨论等活动,重点考查学生的商务英语听、说技能以及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

其次,为考察学生对商务背景知识和商务英语词汇的把握以及商务英语读、写水平,本课程开展期中和期末测验两次静态评估,试题选自剑桥商务英语证书 (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简称BEC)中级考试的阅读和写作真题以及对教材中商务英语高频词汇的英汉互译。原定采用闭卷考试,后采纳学生意见改为课外自测,一周后集中讲评,阅读部分由学生自评,写作部分先由同伴互评后由教师主评。每部分讲解完毕教师均提供一定时间请学生在组内用中文开展做题思路与经验交流。

再次,本课程设计了集中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商务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人文、职业素养的小组商务活动——模拟新产品发布会,要求学生自由组成4-6人的团队,模拟公司运营模式用英、汉双语推介本公司新产品。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现场媒体记者角色,对各团队逐一提问并评分;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组表现总评和个别学生点评,学生须开展组内自评并提交一份总结报告,教师批阅报告并以书面形式反馈各组综合评价意见。

最后,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了解其认知发展过程和教学干预效果,教师还设计了期末反思报告(以中文撰写)任务,主要包含学习收获、曾遭遇的困难与解决办法以及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由教师逐一批阅并提供反馈意见。

为有效发挥教学评估的激励和竞争功能,以上五个项目的考核分别以百分制计分,各占课程总成绩的20%。

2.评估主体

本课程中的学习评估既注重教师的“支架”引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师在制定评估方案时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广泛征求他们对各项评估任务的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的意见,保证了学生参与评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各项评估活动均要求学生先开展自评,之后教师提供反馈意见,而在小组商务活动和两次测验中学生小组或个体之间还需要开展互评,以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取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多渠道反馈信息,促进个体学习策略的优化和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估。

3.评估模式

为充分发挥评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本课程综合采用了互动式和干预式动态评估模式。

首先,在各项目评估中,师生实现了多重交际互动:既有教师与全体及个别学生的师生交流,又有学生个体之间(课堂表现和两次测验)、小组之间 (小组活动)和小组内部(课堂表现、两次测验和小组活动)的同伴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或能力较高的同伴的帮助下确定最近发展区,挖掘自身潜能。

其次,教师在期中和期末测验之间除了常规教学还实施了专题教学干预,分别开展了BEC中级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测试四个模块各2学时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示范和组内讨论反思BEC中级命题特点、解题技巧、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计划等,并在各模块结束后两天内撰写训练日志。本活动旨在评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态度、行为表现和认知发展潜能,不计入课程成绩但要求学生提交日志,经教师审核备份后返回学生本人,作为指导自己今后学习的过程档案材料。

4.评估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体系融合多种评估手段,既发挥了静态测验的学习效果考核功能,又利用了动态评估的过程导向和能力评估导向优势,体现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优势互补;既沿袭了外语教育评估中广泛采用的课堂观察和测验评估,又尝试了日志 (Journal)和小组活动行为表现评估(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Performance Assessment)新方式,是一次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三)动态评估效果评价

在期末学生评教活动中本课程总得分 (满分为5分)为4.881分,其中相关分项“善于启发,教学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结合,实训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满分均为10分)平均得分各为9.385分和9.923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本评估方案中的课堂表现和小组商务活动效果的认可。从教师观察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准时到课并积极参与了课堂互动,在模拟新产品发布会活动中各小组创意无限,较好地理解和应用了所学的商务知识,并善于发挥组员之间的优势互补,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对比每位学生的期中、期末两次测验成绩 (在此暂且不论开卷测验的信度问题)可见,学生在商务英语词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进步程度各异,这反映了个体运用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努力程度的差异对学习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阅读学生的元认知训练日志可知,无论是个人书面反思还是小组内部交流以及两次测验讲评中的商务写作互评活动,都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意识。在期末反思报告中95.7%的学生表示,通过两次测验及四次元认知训练,他们熟悉了BEC中级考试的题型和做题技巧,积累了商务背景知识和商务英语词汇,强化了商务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并在各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另外,逐一阅读学生的期末反思报告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在以下方面收获最大:商务英语词汇、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英语口语和阅读技能、模拟实践活动、BEC考证应试技巧、商务英语写作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等,而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除两人表示仍在努力克服外,其余学生均设法及时解决问题并取得了进步。由此可见,反思性日志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自主性,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习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综上所述,本课程设计的动态评估体系融合了多元化的评估内容、主体、模式和手段,通过师生间及生生间的互动反馈与合作交流促进了学生商务知识、商务活动能力、英语技能以及人文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学生之间在实现各层面学习目标的进度方面尚存在不平衡现象,这值得我们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语

本研究以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探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评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效果,体现了动态评估的教育功能,对其他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尽管动态评估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刚刚起步,但已经显示出传统静态评估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最好能将二者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全面、准确的反馈信息描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动态发展。

[1]韩宝成.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6):452-458.

[2]K ozulin,A. & Garb,E.Dynmaic assessmentof EFL text comprehension of at- risk studen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2,(23):112-127.

[3]Antón,M.Dynamic assessment of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R]. Paperpresented at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Applied Linguistics,Washington D.C.,March 2003.

[4]Poehner,M.DynamicAssessment:A Vygotski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L2 Development[M].Berlin:Springer, 2008.

[5]王华,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J].外语界,2006,(4):67-72.

[6]Vygotsky,L.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7]周天赐.动态评量:发展与改进儿童学习潜能的媒介式学习[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9.

[8]Lidz,C.Dynamic assessment(Learning potential testing,testing the limits) [A].In R.Fernndez-Ballesteros(Ed.).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C].London:SAGE,2003.

[9]Lantolf,J.&Poehner,M.Dynamic assessment:Bringing the past into the future[J].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1):49-74.

[10]黄光扬.动态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模式及可用性初探 [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44-48.

[11]吴秀兰.形成性评价在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8,(3):93-98.

[12]彭金定,谭 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动态评估的开发与利用[J].外语教育,2002,(00):40-44,66.

[13]李媛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三级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179-181.

[14]孙静.工学结合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动态评估体系的构建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1 -62.

[15]刘煜,赖小春.全息动态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初探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2): 175-176.

[16]陈利.外贸函电写作动态评估评改模式探究 [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3):105-108.

[17]陈建平.商务英语研究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8]王淑花,田丽.普通本科与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目标及课程体系构建的哲学视角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9):81-84.

Dynamic Assessment:A Vygotskian Approach to Promoting Chinese EFL Learners' Self-development in Business Studies

ZHAO Cui-fa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 510091)

G642

A

1671-9743(2012)06-0119-03

2012-04-05

赵翠芳 (1977-),女,山东莒南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从事应用语言学、远程教育和高职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测验商务英语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动态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