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学前教育学科地位与使命的思考

2012-08-15宋艳梅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学科科学儿童

宋艳梅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大学学前教育学科地位与使命的思考

宋艳梅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学前教育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这种学科性质使得学前教育学必须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这一立场出发,对以实践为主线的“学前教育管理学科”和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技能学科”的价值观和使命观提出了质疑,并期待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的理论研究为主线的“理论学科”能够担当起学前教育学的主流使命。虽然,目前学前教育学主要承担着三重使命,但是,学前教育学历史使命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即推动学前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

大学; 学前教育学; 学科地位; 历史使命; 思考

Abstract:Preschool pedagogy is a basic theoretical course,the nature of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is course mainly studies on the preschool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holds a skeptical attitude to the value outlook and mission of“Preschool Educational Management Discipline”based on practice and“Teachers'Educational Technical Discipline”based o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courses and pedagogy,and hopes that the“Theoretical Discipline”should take the main mission of the Preschool Pedagogy focusing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Although Preschool Pedagogy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riple missions,the nature of its historical mission will never change,namely to promote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y more scientific.

Key words:college; preschool pedagogy; disciplinary status; historical mission; thinking

学前教育泛指的是0——6岁的儿童教育,而大学的学前教育学和国家的学前教育管理是为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养育、保育及教育从而达到儿童的养成 (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服务”,所以学前教育的终极使命应该是也必须是以儿童为主体全面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学科和主流使命

对于学科的性质的研究和讨论需要有学科功能分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分类和界定。对于教育科学的功能分类,一般来说分为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这两大类。学前教育学作为整个教育教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还是应用学科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把它看成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1](P9)它的另一种理解也就是,学前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及分支建构任务。但是学前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主要支撑的分支学科一开始就是不完备的,不少的大学学者和研究人员很长时间在关于学前教育学科及其分支学科上坚持认为,学前教育分支学科主要为:以幼儿园教育实践和幼儿教师培养的课程和教学论为主线的“技能型学科”、以政策和制度研究为主线的“管理性学科”和以儿童身心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线的“儿童发展性学科”构成的所谓教育学学科群。同时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和实践过程中的师资培训对学前教育学的特殊要求,使得在现实中学前教育成为关注“办和怎样办”、“教什么和怎样教”、“养和怎样养”的学问或艺术,即以儿童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论为主线的“技能性学科”和以政策和制度研究为主线的“管理性学科”成为了主流学科担负起大学学前教育核心使命的学科,而未能发展为主线的“儿童发展性学科”的学前教育成了“次要”学科。

二、对“管理型学者”负载学前教育学主流使命的思考

在我国,“管理性学科”可能是最早意识到学前教育必要性的。清末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首次在《大同书》中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思想。其后,清末洋务教育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的张之洞拟定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次确定了三至七岁幼儿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2](P86-91)学前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但在政治方面的价值是最早被发现的,它的思想的惯性就使它一直以来成为学前教育学研究的主流。

经过近年的改革,大约学前教育基本上不属于公办单位,除了机关的附属幼儿园以及农村比例很小的集体所有幼儿园之外,几乎都改制了。最近几年,城乡3岁-7岁儿童的确切数字,如果按每年出生一千七百万计,应该将近一亿。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如何管理?这里面有一个体制的问题和机制的问题。教育部门管这摊事情的有几个人?各省区市很多地方一个专职的人也没有,而是基础教育到处兼管,面对这些显示问题,怎么办?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说目前我们的学前教育的混乱、思想上的混乱,是属于必然的,这种混乱是管理的混乱。基于当前的学前教育问题,首先政府的管理,其次才是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教师和家长的管理。

所以,以学前教育学“管理性学科”为主流学科和主要使命者感兴趣的是学前教育学在实际发展中的幼儿园的实践教学和养育对幼儿管理的实用价值。

三、对“技能性学科”作为核心学科负载主流使命的思量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或者说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最混乱的一段,最无章法的一段。首先是思想混乱,所谓思想的混乱就是在以下这些问题上认识不一致:学前教育到底有没有必要?学前教育到底是养育教育还是养成教育?如果是养成教育,应该养成孩子一些什么?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在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是希伯来·基督教-欧罗巴文化,一个古老的东方文化。我们现在的许多孩子,他们的“四观”,符合哪个民族的传统呢?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合,恐怕和基于希伯来·基督教-欧罗巴文化的“四观”也不合。这样下去不仅是国家的损失、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而且也给孩子自身带来无限的痛苦。正因为如此,学前教育学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幼儿园的保教实践上,它成了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中的一系列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总的说来,学前教育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发展成一个体系,既有指导幼儿教育实践的迫切的和实际需求也有学前教学学科发展自称体系的理论需求。因此,学前教育学的实践价值因为时间教育的迫切需要便成为更重要的价值,一直发展至今,而其中对幼儿发展的研究却被忽略。因此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为主线的“技能型学科”也自然成了学前教育学基础性核心学科与使命的承担者。

四、对“儿童发展学科”作为核心学科负载主流使命的期待

我们现在在搞科学发展观,一个是科学概念,还有一个发展的科学概念scientific concept in development),科学在于规律的发现,但不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就是规律。爱因斯坦说,科学上形成的概念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形成的一些观念方法不同,他需要更加周密的进行概念的定义而得出结论,更加新近地和系统地选择试验素材和格外地重视逻辑推理。我们决定教育政策,决定怎么教是好的,是不能拍脑袋,也不是直接经验的直接总结。全世界都讲用心学习,还有碰上聪明人,才可以。我们教育为什么混乱?实践证明是因为没有建立科学研究和科学概念。

美国本来就是很强调教育学与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结合,科学是交叉的。2002年开始,美国工程院、科学院,医学院共同组成美国科学理事会,专门对科学政策提出意见。该理事会发表了《教育的科学研究》、《教育战略研究的合作者》、《在联邦支持的教育研究机构中加强同行评议》,这一系列的报告确定了科学研究的原则。卡内基梅隆实验室现在把脑认知科学研究成果转向教育,强调现在如果不转向教育,没有一个教育改革可以做,不许付纳税人的钱,号召他们的研究转向基础教育。由此可见,他们非常强调在教育改革中必须要有科学研究。同时它还说明了什么是基础教育研究、什么是教育研究,规定任何一个政府、纳税人提供的东西,一定要设置目标,耕种过程分析项目的强项和弱点,报告取得的成绩,以及未达到目标方面造成的影响。立法必须有科学研究做支持,教育政策和教育学研究必须要负责。2008年卡内基教育基金会新上台的主席是斯坦福教育系的教授,他在2008年3月份对美国商会的发言中指出,面对教育的重大变化挑战,不能只做小的改革,号召建立教育研究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系统;所以你们看看奥巴马新上来个教育部长,花了50亿来推动教育改革,就是已经在建立教育研究的基础设施,为什么早期儿童政策要改变,来自以下的依据:

一个是实证,分别来自教育改革实践项目、发展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经济学的实证研究。现在特别的强调脑科学研究对我们的启示。的确,现在对中国是一个机会。因为心理科学经过100年的发展变成科学,认知科学是50年,然后现在最近20年左右,这个神经科学发展所得到的知识超过人类五千年文明积累,就是这20年出来的,所以在09的年底,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家卫生院开了一个会议,说现在这个机会,我们绝对不能再丧失,2008、2009就是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学习科学,也就是神经教育学,是从心智、脑与教育关系视角研究科学,下面这两个人,一个是加德纳,他们已经成立了协会,出版杂志,这个协会挂靠在哈佛教育学院。这是OECD的学习科学与脑研究项目,1999年开始时只有几个国家,2002年有22个成员国家加入,并发表了第一个总结,2007年在第二篇研究中宣布了学习科学的诞生。现在是中国教育研究的机会,中国真正现代化靠的就是脑科学,启示不是靠操作,是靠脑科学研究给我们一点方向,给我们一点政策选择,给我们一个平台。

另一个是因为我们根本从开始就不认心理科学,许嘉璐委员长讲过,中国小孩最缺的一个是勇敢,一个是自信,这两个东西是生下来就要培养的。现在,这两个问题在上海做得非常好,他们也在学前教育之中想试一试,能不能把这些理论搬到中国的实际。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儿童发展性学科”的使命旨在建构和丰富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五、结论

学前教育学有自身的历史使命,它的本质就是推动学前教育研究不断走向科学化,与实践教学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引导实践教学更为合理,指引学术研究者在研究中、实践教学者在教学中更注重学前儿童的综合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科发展,更需要打破学科内部壁垒导致的无法沟通的局面。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学前教育学的主流使命应当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研究。但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经常为从事传统社会科学的学者们忽视。社会科学家都把研究兴趣放在了其他的地方,主要是那些容易产生普遍性理论也为广大普通人所关注的社会领域。那些从事教育学研究的学者主要是关注中小学教育却很少去关注学前教育。如此以来,学前教育就基本被社会科学家忽视了,甚至为所有教育学的研究学者所忽视。这样一种被忽视的局面,导致了学前教育研究阶段的空白领域,这是貌似对学前教育学不利的事实,却为我们这些从事学前教育基础研究的教育者们对这个学科的改造提供了可能,就是学前教育学学者首先要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学前教育学科科学化的建设。正如克拉克教授所说的:“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P34)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徐 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On the Position and Mission of the Current College Preschool Pedagogy

SONG Yan-mei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0)

G61

A

1671-9743(2012)06-0112-02

2012-05-17

宋艳梅 (1980-),女,湖南溆浦人,怀化学院后勤集团幼教二级,从事学前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学科科学儿童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超学科”来啦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科学拔牙
“六·一”——我们过年啦!